Linux添加硬盤和掛載


轉:https://www.cnblogs.com/myvic/p/6816924.html

1.使用fdisk -l 查看硬盤的詳細信息

分析:

2.分區初始化

fdisk /dev/sdb

分析:各個參數的解析

                    1. 輸入 m 顯示所有命令列示。

        2. 輸入 p 顯示硬盤分割情形,打印分區表。

        3. 輸入 a 設定硬盤啟動區。

        4. 輸入 n 設定新的硬盤分割區。

         4.1. 輸入 e 硬盤為[延伸]分割區(extend)。

         4.2. 輸入 p 硬盤為[主要]分割區(primary)。

        5. 輸入 t 改變硬盤分割區屬性。          

          t:分區系統id號
            L:82:linux swap
             83:linux
            86:NTFS window分區

        6. 輸入 d 刪除硬盤分割區屬性。

        7. 輸入 q 結束不存入硬盤分割區屬性。

        8. 輸入 w 結束並寫入硬盤分割區屬性

復制代碼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a1 * 1 26 204800 83 Linux 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2 26 287 2097152 82 Linux swap / Solaris Partition 2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 /dev/sda3 287 2611 18668544 83 Linux Disk /dev/sdb: 10.7 GB, 10737418240 bytes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1305 cylinders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 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 Disk identifier: 0x02537cbf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sdb1 1 1305 10482381 83 Linux 分區創建成功
復制代碼

 

注意:1.

Partition number (1-4): 2  #如果這里已經創建了1個分區,那么這個值就不能輸入1了。

3.分區的文件系統

給分區指定文件系統:ext2和ext3

mke2fs /dev/sdb1   #默認是ext2,此命令是創建文件系統

mke2fs -j /dev/sdb1 #-j 是ext3

mke2fs  -t ext4 /dev/sdb1 #ext4創建文件系統

e2fsck  -p  /dev/sdb1 #檢查文件系統 :文件、扇區是否有錯誤 參數-p 是自動修復
This filesystem will be automatically checked every 31 mounts or
180 days, whichever comes first.  Use tune2fs -c or -i to override.
解析:掛載37或180天后檢測文件系統
tune2fs -l /dev/sdb1  #查看文件系統的詳細信息
  -l 查看詳細信息
  -c 30 /dev/sdb1 設置多少次檢查(掛載多少次檢測)
  -i 70d /dev/sdb1 70天檢查(多少天檢測)

e2label /dev/sdb1 www-data  #指定轉標

findfs www-data #查找轉標

4.掛載

vim /etc/fstab 永久性掛載配置
在文件中添加如下:/dev/sdb1       /opt      ext3   defaults   1 1
mount :查看分區格式
      -a 掛載信息立即生效
      -t ext3 /dev/sdb1 /opt 臨時掛載linux分區
      -t vfat /dev/sdc1 //media/usb u盤掛載 window分區
      -o loop docs.iso /media/iso 掛載鏡像文件
mount media/cdrom 光驅掛載
umount /opt 卸載掛載

5 成功

df -h :查看當前硬盤使用情況
 
 
 
 
 
新空間增加到已有分區空間中
主要命令:
umount先卸載,fdisk 輸入d刪除分區,n重新分區,wq保存退出,e2fsck -f /dev/sdc 修復下磁盤分區信息 ,resize2fs /dev/sdc1分區擴容,partprobe刷新下內核得磁盤表信息

 

 先把mysql停掉,在卸載磁盤,lsof /data,cd到mysql的目錄然后停掉mysql后在卸載磁盤

 

 詳細步驟可以參考:https://www.cnblogs.com/gucb/p/11528507.html

. 查看數據盤信息
登錄Linux雲服務器后,可以使用“fdisk -l”命令查看數據盤的已分區和未分區的信息。使用“df –h”命令,無法看到未分區和格式化的數據盤。 

 

2. 卸載正在使用的磁盤
使用以下命令,卸載已掛載的需要擴容的磁盤
umount /data

 

3. 數據盤分區
執行以下命令:
fdisk /dev/xvdc
按照界面的提示,一次輸入”p”(查看已有分區信息), ”d”(刪除需要擴容的分區)、“n”(新建分區)、“p”(新建主分區)、“1”(使用第1個主分區,必須保持與需要擴容的分區一樣),兩次回車(使用默認配置),輸入“w”(保存分區表),開始分區。
這里是以創建1個分區為例,用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擴容多個分區。


4. 檢查擴容后的分區
使用“fdisk –l /dev/xvdc1”命令,即可查看到,新的分區xvdc1已經創建並擴容完成
再使用e2fsck -f /dev/xvdc1檢查擴容的分區是否ok


5. 擴容分區
使用resize2fs /dev/xvdc1命令擴容分區


6.掛載擴容后的分區
通過“mount /dev/xvdc1 /data”命令手動掛載擴容后的分區,用“df -h”命令查看,出現以下信息說明掛載成功,即可以查看到數據盤了。
再執行”ll /data”命令,可以查看到,擴容后原分區的數據沒有丟失

分類: linux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