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大頂堆的構建、排序過程


 

這兩天在復習大頂堆和小頂堆,比起兩年前的懵懵懂懂,這次理解起來就容易了一些。又翻看了一下自己之前的筆記數據結構與算法之PHP排序算法(堆排序),發現自己這次查閱資料,和之前的思路不太一樣,遂寫下這篇筆記,算是和以前的筆記做一個對照。

一、什么是堆

堆是一種非線性結構,可以把堆看作一棵二叉樹,也可以看作一個數組,即:堆就是利用完全二叉樹的結構來維護的一維數組。

堆可以分為大頂堆和小頂堆。
大頂堆:每個結點的值都大於或等於其左右孩子結點的值。
小頂堆:每個結點的值都小於或等於其左右孩子結點的值。

如果是排序,求升序用大頂堆,求降序用小頂堆。

一般我們說 topK 問題,就可以用大頂堆或小頂堆來實現,
最大的 K 個:小頂堆
最小的 K 個:大頂堆

二、大頂堆的構建過程

大頂堆的構建過程就是從最后一個非葉子結點開始從下往上調整。

最后一個非葉子節點怎么找?這里我們用數組表示待排序序列,則最后一個非葉子結點的位置是:數組長度/2-1。假如數組長度為9,則最后一個非葉子結點位置是 9/2-1=3。

比較當前結點的值和左子樹的值,如果當前節點小於左子樹的值,就交換當前節點和左子樹;
交換完后要檢查左子樹是否滿足大頂堆的性質,不滿足則重新調整子樹結構;

再比較當前結點的值和右子樹的值,如果當前節點小於右子樹的值,就交換當前節點和右子樹;
交換完后要檢查右子樹是否滿足大頂堆的性質,不滿足則重新調整子樹結構;

無需交換調整的時候,則大頂堆構建完成。

畫個圖理解下,以 [3, 7, 16, 10, 21, 23] 為例:

代碼如下:

<?php /**  * 構建大頂堆  * 大頂堆的性質:每個結點的值都大於或等於其左右子結點的值。  */ function buildBigHeap(&$arr, $len) {  for ($i = floor($len/2) - 1; $i >= 0; $i--) {  //根節點小於左子樹  if (2 * $i + 1 < $len && $arr[$i] < $arr[2 * $i + 1]) {  //交換根節點和左子樹的值  swap($arr, $i, 2 * $i + 1);  // $temp = $arr[$i];  // $arr[$i] = $arr[2 * $i + 1];  // $arr[2 * $i + 1] = $temp;  //檢查左子樹是否滿足大頂堆的性質,如果不滿足,則重新調整  if ((2 * (2 * $i + 1) + 1 < $len && $arr[2 * $i + 1] < $arr[2 * (2 * $i + 1) + 1])  || (2 * (2 * $i + 1) + 2 < $len && $arr[2 * $i + 1] < $arr[2 * (2 * $i + 1) + 2])) {  buildBigHeap($arr, $len);  }  }  //根節點小於右子樹  if (2 * $i + 2 < $len && $arr[$i] < $arr[2 * $i + 2]) {  //交換根節點和右子樹的值  swap($arr, $i, 2 * $i + 2);  // $temp = $arr[$i];  // $arr[$i] = $arr[2 * $i + 2];  // $arr[2 * $i + 2] = $temp;  //檢查右子樹是否滿足大頂堆的性質,如果不滿足,則重新調整  if ((2 * (2 * $i + 2) + 1 < $len && $arr[2 * $i + 2] < $arr[2 * (2 * $i + 2) + 1])  || (2 * (2 * $i + 2) + 2 < $len && $arr[2 * $i + 2] < $arr[2 * (2 * $i + 2) + 2])) {  buildBigHeap($arr, $len);  }  }  } }  /**  * 交換兩個值  * m n 為數組的下標  */ function swap(&$arr, $m, $n) {  $temp = $arr[$m];  $arr[$m] = $arr[$n];  $arr[$n] = $temp; } 

三、大頂堆的排序過程

將待排序序列構造成一個大頂堆,此時,整個序列的最大值就是堆頂的根節點。將其與末尾元素進行交換,此時末尾就為最大值。然后將剩余n-1個元素重新構造成一個堆,這樣會得到n個元素的次小值,如此反復執行,便能得到一個有序序列了。

是不是對上面這一大段文字很頭疼?其實排序過程用下面 4 步就能概括:
第 1 步:先 n 個元素的無序序列,構建成大頂堆
第 2 步:將根節點與最后一個元素交換位置,(將最大元素"沉"到數組末端)
第 3 步:交換過后可能不再滿足大頂堆的條件,所以需要將剩下的 n-1 個元素重新構建成大頂堆
第 4 步:重復第 2 步、第 3 步直到整個數組排序完成。

/**  * 交換交換根節點和數組末尾元素的值  */ function adjustHeap(&$heap, $len) {  $temp = $heap[0];  $heap[0] = $heap[$len - 1];  $heap[$len - 1] = $temp; } /**  * 堆排序  */ function heapSort(&$arr) {  $len = count($arr);  for ($i = $len; $i > 0; $i--) {  buildBigHeap($arr, $i);  adjustHeap($arr, $i);  } } 
 
 https://www.cnblogs.com/sunshineliulu/p/12995910.html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