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層架構的概念


三層架構就是為了符合“高內聚,低耦合”思想,把各個功能模塊划分為表示層(UI)、業務邏輯層(BLL)和數據訪問層(DAL)三層架構,各層之間采用接口相互訪問,並通過對象模型的實體類(Model)作為數據傳遞的載體,不同的對象模型的實體類一般對應於數據庫的不同表,實體類的屬性與數據庫表的字段名一致。

三層架構區分層次的目的是為了 “高內聚,低耦合”。開發人員分工更明確,將精力更專注於應用系統核心業務邏輯的分析、設計和開發,加快項目的進度,提高了開發效率,有利於項目的更新和維護工作

Entity層:稱之為實體層,與數據庫對應的實體類;

DAL層:稱之為數據訪問層,僅包含對數據庫進行CRUD操作的類,也就是所謂的增刪改查;

BLL層:稱之為業務邏輯層,對UI提供方法,調用DAL層提供的方法,既然是業務邏輯層,那這里面顯示是包含業務邏輯的,比如一個用戶提交注冊表單之后能否注冊成功(不考慮程序異常或網絡異常等原因)就是業務邏輯層的事情了,業務邏輯層需要判斷用戶填寫的資料是否符合規定,比如用戶名不能重復、一些字段長度不能超過限制、日期類型字段必須在指定范圍之類等等,這些都是業務邏輯層要做的事情(當然在界面也可以做一些驗證規則的預判斷,比如長度限制之類)。

在三層里面DAL層就像一支槍,讓它殺誰它就殺誰,不管是國家主席還是總統亦或者平民百姓;而BLL就像一個控制槍的人,這個人能不能殺是由BLL來決定的。



作者:知乎用戶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761695/answer/340877795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