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給出以下我程序配置好的 可以運行的
vs中
在屬性頁中包含路徑及lib路徑,
在cpp中添加以下程序
#DEFINES += _USING_V110_SDK71_
# include <dshow.h>
#pragma comment(lib, "strmiids.lib") 這樣寫 就不用再屬性頁連接器那里 輸入strmiids.lib了
#pragma comment(lib, "quartz.lib")
#pragma comment(lib, "strmbase.lib")
#pragma comment(lib, "ole32.lib")
qt中
#zkl ok 絕對路徑
#INCLUDEPATH += $$quot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Include/um)
#INCLUDEPATH += $$quot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Include/shared)
#INCLUDEPATH +=$$quot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Include/winrt)
#LIBS += -L$$"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Lib/winv6.3/um/x64"
#LIBS+= -lquartz -lole32 -lstrmiids -lVfw32 -lstrmbase
#已經設置環境變量 怎么引入環境變量
INCLUDEPATH += $$(WinSDK_Inc)/um $$(WinSDK_Inc)/shared $$(WinSDK_Inc)/winrt
LIBS += -L$$quote(WinSDk_Lib)
LIBS += -lquartz -lole32 -lstrmiids -lVfw32 -lstrmbase
下面是qt下配置opencv的 這個配置耳目一新 比網站上常見的配置方法要容易擴展
#zkl opencv249
win32:OPENCV_DIR = E:/opencv-2.4.9/opencv/build
win32:OPENCV_LIB_DIR = $${OPENCV_DIR}/x64/vc11/lib
win32:CV_VER = 249
#opencv30 動態鏈接庫
#CV_LIB_NAMES = ts world
CV_LIB_NAMES = core imgproc highgui calib3d feature2d flann
for(lib,CV_LIB_NAMES){
CV_LIBS +=-lopencv_$$lib
}
CONFIG(release, debug|release){
CV_LIB_PREFIX =$$CV_VER
}
else{
CV_LIB_PREFIX = $${CV_VER}d
CONFIG +=console
}
for(lib,CV_LIBS){
CV_LIBS_NEW += $$lib$$CV_LIB_PREFIX
}
#opencv_objdetect249d
CV_LIBS = $$CV_LIBS_NEW $$CV_EXT_LIBS
LIBS += -L$$OPENCV_LIB_DIR $$CV_LIBS
INCLUDEPATH += $$OPENCV_DIR/include
從網上下載別人的程序,遇到的問題大都都是配置問題,有的程序調用windows的函數,比如 window.h dshow.h,,視頻處理方面的 用dxd directshow接口時,配置很麻煩,
缺少某個lib,ok你可以去下載然后放到qt或vs的軟件安裝的lib文件下,但這種方式畢竟不是根本,,明明缺少的lib庫 像gdi32.lib,glu.lib,其實window都給你已經安裝到了c盤下
,包含配置下就可以了,但是,但是window也是坑很多的系統,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SDKs/Windows/v7.1A/Lib
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Lib/winv6.3/um/x64
程序中遇到的lib 包含文件,都能在c盤搜到,是以上兩個文件下,微軟,你過來,我問你,你讓我包含哪一個,哪個是最確保萬無一失的, 只好自己試試,不然 包含v7.1A,好納悶,我系統是8.1的啊,,但是我筆記本是win7的,把 8.0 8.1全都刪除了之后,所有的vs程序幾乎都不能運行了,難道說不管你系統裝的是win10 win7,這些文件夾都存在的是,7.0 7.1 8.0 8.1不以系統意志為轉移啊,,,包含v7.1在vs下可以 vs2012 其中 vs2015 不用包含就沒問題,qt5.2.0的包含有問題,,后來又在網上搜搜,
包含v8.1 並且是WindowsKits下的8.1,,,sdk中7.1是老版本的
幸之,vs12 15 qt三個都完美運行,gl的問題也隨之解決,,
看來就是幾乎大部分的開源代碼的問題就是你的配置問題。
再說下sdk 和kit關系
Microsoft SDKs包含了Windows Kits、Azure SDK、Kinect SDK,等。win8以前winsdk還是放在Microsoft SDKs目錄下的,以后就單獨弄了個Windows Kits目錄出來
pro中 LIBS INCLUDEPATH 引入三方庫的,空格處理有兩種方式:都可以
INCLUDEPATH +=$$quote(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Include/winrt)
LIBS += -L$$"C:/Program Files (x86)/Windows Kits/8.1/Lib/winv6.3/um/x64"
LIBS+= -lquartz -lole32 -lstrmiids -lVfw32 -lstrmbase
pro中引入環境變量
Qt中Pro文件變量詳細說明
學習Qt時,發現有些知識看了不經常用就忘了,以下是書本上寫的一些關於qmake的相關知識,自己看后,打算把一些經常用到的記下來,整理整理。
Qt程序一般使用Qt提供的qmake工具來編譯。
qmake工具可以使用與平台無關的.pro文件生成與平台相關的makefile。該工具包含了調用Qt內置代碼生成工具(moc,uic,rcc)的必要邏輯規則。
可以在命令行下,輸入qmake -project來生成平台無關的pro文件。
工程文件pro主要分為三種:app(單獨的應用程序),lib(靜態和動態庫),subdirs(遞歸編譯)。工程類型可以使用TEMPLATE變量來指定。
如: TEMPLATE = app(默認不指定的情況下是app工程)
對於app工程或者lib工程,有以下這些經常使用的變量:
HEADERS:指定C++頭文件
SOURCES:指定C++實現文件
FORMS:指定需要uic處理的ui文件
RESOURCES:指定需要rcc處理的qrc文件
DEFINES:指定預定義預處理器符號
INCLUDEPATH:指定C++編譯器搜索頭文件路徑
LIBS:指定工程要鏈接的庫
CONFIG:指定工程配置和編譯參數
QT:指定工程所要使用的Qt模塊
VERSION:指定目標庫版本號
TARGET:指定可執行文件或庫的基本文件名,默認為當前目錄名
DESTDIR:指定可執行文件放置的目錄
DLLDESTDIR:指定目標庫文件放置的目錄
CONFIG:指定工程配置和編譯參數
以下對CONFIG變量做主要介紹:
debug:編譯有調試信息的可執行文件或則庫
release:編譯不具有調試信息可執行文件或者庫(如果同時指定debug release時,只有debug有效)
warn_off:關閉大量警告,默認是打開的
qt:指應用程序使用Qt
dll:動態編譯庫
staticlib:靜態編譯庫
plugin:編譯一個插件
console:應用程序需要寫控制台
當我們寫CONFIG變量時,可以使用
如:CONFIG = qt release warn_off
或者CONFIG = qt
CONFIG += release
CONFIG += warn_off
當想要移除某個設置時:CONFIG -= warn_off
在pro文件里,可以使
{varName}來訪問自己定義的變量,如
MyVersion = 1.2
FILE = 1.cpp
TARGET = improve$${MyVersion}
SOURCES = $$FILE
pro文件里,訪問環境變量的用法是:$(varName)
pro文件里,訪問Qt配置參數的用法:$$[varName]
在不同的編譯平台上編譯時,需要設定條件。如:
win32{
SOURCES += 1.cpp
}else{
SOURCES += 2.cpp
}
或者
win32:SOURCES += 3.cpp
轉自:http://www.cnblogs.com/braver/articles/1935891.html
http://blog.csdn.net/dbzhang800/article/details/6758204
- 不想太深入地去看qmake,可是,左等,右等,總不見Qt新的構建系統有什么新消息。還是整理一下qmake吧,由於沒什么主題,還不知道本文最終會亂到什么程度。
注:你可能會對下面的內容感興趣。
變量
$$varName$${varName} |
qmake工程文件內定義變量的值 |
$$(varName) |
qmake運行時,環境變量的值 |
$(varName) |
makefile被處理時,環境變量的值 |
$$[varName] |
Qt配置選項的值 |
${varName} |
你可能見過這個用法,但本文不討論這個東西,以后用到時會提及 |
這4中用法區別何在?沒有例子我還真說不明白...
$$varName
例子:
- test.pro
projectname = dbzhang
FULL1 = $$projectname/800 FULL2 = $${projectname}800 !build_pass:message($$FULL2)
運行qmake時,輸出結果是
Project MESSAGE: dbzhang/800 dbzhang800
- 何時加大括號?當變量和后面的字符連接到一塊的時候。
- build_pass 干嘛用的?自己試試看吧,如果沒有它,同樣的消息在windows下會被輸出3次(因為會生成3個makefile文件,每個一次)。
$$(varName)
環境變量,就是大家通常說得環境變量。例子:
- test.pro
message($$(PATH))
運行qmake時,結果:
Project MESSAGE: /usr/bin:/home/debao/qt-labs/qt5/qtbase/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
$(varName)
makefile被處理時,環境變量的值?如何理解??
看例子:
- test.pro
INCLUDEPATH += $(MYINCLUDEPATH)
執行qmake
$ export MYINCLUDEPATH="/home/dbzhang800/include"
$ qmake test.pro
生成的makefile:
...
INCPATH = -I/usr/share/qt4/mkspecs/linux-g++ -I. -I/usr/include/qt4/QtCore -I/usr/include/qt4/QtGui -I/usr/include/qt4 -I$(MYINCLUDEPATH) -I. ...
為了對比,可以將單$符號,改成$$再試試看看,運行命令,結果:
...
INCPATH = -I/usr/share/qt4/mkspecs/linux-g++ -I. -I/usr/include/qt4/QtCore -I/usr/include/qt4/QtGui -I/usr/include/qt4 -I/home/dbzhang800/include -I. ...
$$[varName]
Qt配置選項的值?何解??
- 配置選項值有哪些?
debao@ubuntu:~/ttt/qmake-t1$ qmake -query
QT_INSTALL_PREFIX:/usr QT_INSTALL_DATA:/usr/share/qt4 QT_INSTALL_DOCS:/usr/share/qt4/doc QT_INSTALL_HEADERS:/usr/include/qt4 QT_INSTALL_LIBS:/usr/lib QT_INSTALL_BINS:/usr/bin ...
- 有什么用呢?比如,我們編譯一個動態庫,想將dll放置到Qt的bin目錄下(供其它程序使用):
win32:{
DLLDESTDIR = $$[QT_INSTALL_BINS] QMAKE_DISTCLEAN += $$[QT_INSTALL_BINS]\\dbzhang800.dll }
-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值么?恩,你可以自己設置一些值,比如
$ qmake -set dbzhang 800
然后就可以在pro文件內用 $$[dbzhang] 了
注:在Qt5下,有 qmake -unset dbzhang 可以取消設置,在Qt4下沒有 unset!
注:設置值是通過QSettings保存的。你應該知道保存在何處了,呵呵
QSettings(QSettings::UserScope, "Trolltech", "QMake");
暈死,4個這東西竟然寫了這么長。只好本文標題中加個(一),慢慢寫二三四了。
參考
-
http://developer.qt.nokia.com/wiki/Qt_Modules_Maturity_Level
-
http://labs.qt.nokia.com/2009/10/12/to-make-or-not-to-make-qmake-and-beyond/
-
http://labs.qt.nokia.com/2009/10/14/to-make-or-not-to-make-qmake-and-beyond-redux/


1. 注釋
從“#”開始,到這一行結束。
2.模板變量告訴qmake為這個應用程序生成哪種makefile。下面是可供使用的選擇:
TEMPLATE = app
A> app -建立一個應用程序的makefile。這是默認值,所以如果模板沒有被指定,這個將被使用。
B> lib - 建立一個庫的makefile。
C> vcapp - 建立一個應用程序的VisualStudio項目文件。
D> vclib - 建立一個庫的VisualStudio項目文件。
E> subdirs -這是一個特殊的模板,它可以創建一個能夠進入特定目錄並且為一個項目文件生成makefile並且為它調用make的makefile。
#指定生成的應用程序放置的目錄
DESTDIR += ../bin
#指定生成的應用程序名
TARGET = pksystem
#配置信息
CONFIG用來告訴qmake關於應用程序的配置信息。
CONFIG+= qt warn_on release
在這里使用“+=”,是因為我們添加我們的配置選項到任何一個已經存在中。這樣做比使用“=”那樣替換已經指定的所有選項是更安全的。
debug:編譯有調試信息的可執行文件或則庫
release:編譯不具有調試信息可執行文件或者庫(如果同時指定debug release時,只有debug有效)
warn_off:關閉大量警告,默認是打開的
qt:指應用程序使用Qt
dll:動態編譯庫
staticlib:靜態編譯庫
plugin:編譯一個插件
console:應用程序需要寫控制台
當我們寫CONFIG變量時,可以使用
如:CONFIG = qt release warn_off
或者CONFIG = qt
CONFIG += release
CONFIG += warn_off
當想要移除某個設置時:CONFIG -= warn_off
#指定uic命令將 .ui文件轉化成ui_*.h文件的存放的目錄
UI_DIR += forms
#指定rcc命令將.qrc文件轉換成qrc_*.h文件的存放目錄
RCC_DIR += ../tmp
#指定moc命令將含Q_OBJECT的頭文件轉換成標准.h文件的存放目錄
MOC_DIR += ../tmp
#指定目標文件(obj)的存放目錄
OBJECTS_DIR += ../tmp
#程序編譯時依賴的相關路徑
DEPENDPATH += . forms include qrc sources
#頭文件包含路徑
INCLUDEPATH += .
#qmake時產生的信息,[
#message($$(PATH))
#源文件編碼方式
CODECFORSRC = GBK
#工程中包含的頭文件
HEADERS += include/painter.h
#工程中包含的.ui設計文件
FORMS += forms/painter.ui
#工程中包含的源文件
SOURCES += sources/main.cpp sources/painter.cpp
#工程中包含的資源文件
RESOURCES += qrc/painter.qrc
LIBS += -L folderPath //引入的lib文件的路徑 -L:引入路徑
Release:LIBS += -L folderPath // release 版引入的lib文件路徑
Debug:LIBS += -L folderPath // Debug 版引入的lib 文件路徑
DEFINES += XX_XX_XXX //定義編譯選項,在.h文件中就可以使用:#ifdefine xx_xx_xxx
RC_FILE = xxx.icns
7. 平台相關性處理
我們在這里需要做的是根據qmake所運行的平台來使用相應的作用域來進行處理。為Windows平台添加的依賴平台的文件的簡單的作用域看起來就像這樣:
win32 {
SOURCES += hello_win.cpp
}
====================================================================================================================
當你已經創建好你的項目文件,生成Makefile就很容易了,你所要做的就是先到你所生成的項目文件那里然后輸入:
Makefile可以像這樣由“.pro”文件生成:
qmake -oMakefile hello.pro
對於VisualStudio的用戶,qmake也可以生成“.dsp”文件,例如:
qmake -tvcapp -o hello.dsp hello.pro
++++++++++++++++++++++++一個PRO文件實例++++++++++++++++++++++++++++++++++++++++
TEMPLATE = app #模塊配置
LANGUAGE = C++ #C++語言
CONFIG += qt warn_on debug release
#引入的lib文件,用於引入動態鏈接庫
LIBS += qaxcontainer.lib
#頭文件包含路徑
INCLUDEPATH += ..\..\qtcompnent\qtchklisten\inc ..\..\qtcompnent\qtclearfile\inc ../../validator\inc\validerrcode ../../qtcompnent/qtdir/inc ../inc ../../utillib/inc/xmlapi ../../utillib/inc/util ../../xercesc ../../qtcompnent/qteditor/inc ../../qtcompnent/qtfunreview/inc ../../qtcompnent/qttable/inc ../../qtcompnent/qtversion/inc ../../qtcompnent/qtini/inc ../../icdtool/icdservices/inc ../../icdtool/dataset/inc ../../icdtool/doi/inc ../../icdtool/reportcontrol/inc ../../icdtool/GSEconctrol/inc ../../icdtool/inputs/inc ../../icdtool/SMVconctrol/inc ../../icdtool/logcontrol/inc ../../scdpreview/inc/scdpreviewtoollib ../../scdpreview/form ../../icdtool/sclcontrol/inc ../../icdtool/log/inc ../../icdtool/settingcontrol/inc ../../qtcompnent\qteditor\inc ../../qtcompnent\qttreeview\inc ../../qtcompnent\qttabwidget\inc ../../communication/inc ../../qtcompnent/qtabout/inc ../iedmanage/inc ../ldmanage/inc ../foriecrun/inc ../../qtcompnent\validset\inc
#工程中包含的頭文件
HEADERS += ../inc/exportstable.h \
../inc/maintabwidget.h \
../inc/outputtab.h \
../inc/strutil.h \
../inc/treeeditview.h \
../inc/MainForm.h \
../inc/recenfileini.h \
../inc/ExportCIDFunction.h
#工程中包含的源文件
SOURCES += ../src/main.cpp \
../src/exportstable.cpp \
../src/maintabwidget.cpp \
../src/outputtab.cpp \
../src/treeeditview.cpp \
../src/MainForm.cpp \
../src/recenfileini.cpp \
../src/ExportCIDFunction.cpp
#工程中包含的.ui設計文件
FORMS = ../form/scdmainform.ui \
../form/exportiedform.ui \
../form/Exportsedform.ui \
../form/Importsedform.ui \
../form/formiminputs.ui
#圖像文件
IMAGES = images/substation.png \
images/communication.png \
images/autocom.png \
images/reportcfg.png \
images/comcfg.png \
images/filetrans.png \
images/review.png \
images/setting.png
#工程中包含的資源文件
RESOURCES = Scintilla.qrc
#CONFIG -= release
CONFIG -= debug
RC_FILE = scdtool.rc
BINLIB = ../../bin ../../xercesc/lib
UI_HEADERS_DIR = ../inc # .ui文件轉會為**.h 存放的目錄
UI_SOURCES_DIR = ../src # .ui文件轉會為**.cpp 存放的目錄
QMAKE_LIBDIR = $${BINLIB}
release {
TARGET = scdtool #指定生成的應用程序名
OBJECTS_DIR = ../../obj/scdtool/release #指定目標文件(obj)的存放目錄
}
debug {
TARGET = scdtool_d #指定生成的應用程序名
OBJECTS_DIR = ../../obj/scdtool/debug #指定目標文件(obj)的存放目錄
}
MOC_DIR = $${OBJECTS_DIR}
DESTDIR = ../../bin #指定生成的應用程序放置的目錄
==============================================================================
1.簡介:
qmake是Trolltech公司創建的用來為不同的平台和編譯器書寫Makefile的工具。是qt工具包的一部分.在Unixstdio.h>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0;
}
創建qmake需要的項目文件(hello.pro),
SOURCES = hello.cpp
CONFIG += qt warn_on release
Makefile可以像這樣由".pro"文件生成:
qmake -o Makefile hello.pro
現在你的目錄下已經產生了一個 Makefile 文件,輸入"make" 指令就可以開始編譯 hello.c 成執行文件,執行 ./hello 和 world 打聲招呼吧!打開這個Makefile文件看看,是不是很專業啊!
4.高級操作技巧
當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的工程不可能象這個程序這樣簡單的,它可能有多個目錄,多個頭文件,多個源文件,需要鏈接器它不同的鏈接庫等等情況。別急,讓我和你慢慢道來。這些都是非常容易用qmake來實現的。我們從一個更加復雜的項目文件為例和你詳細的講訴qmake的高級技巧:
項目文件示例:
SOURCES += myqt.cpp
SOURCES += main.cpp
HEADERS += myqt.h
FORMS += xsimform.ui
TEMPLATE = lib
CONFIG += debug warn_on qt thread x11 plugin
TARGET = ../bin/panel_qt
INCLUDEPATH = ../../../../xsim ../../../../xsim/IMdkit
DEFINES = BDB_VERSION4 OS_LINUX
從這個文件可以知道,SOURCES變量指向項目中的源文件,當項目中有多個源文件時,我們需對項目中的每一個源文件都這樣做,直到結束:
SOURCES += hello.cpp
SOURCES += main.cpp
當然,如果你喜歡使用像Make一樣風格的語法,你也可以寫成這樣,一行寫一個源文件,並用反斜線結尾,然后再起新的一行:
SOURCES = hello.cpp main.cpp
HEADERS變量指向項目中的頭文件,多個頭文件的時候,和多個源文件的解決方法一致。
FORMS變量指向項目中使用到的窗體文件(qtdesign設計的.ui文件),qmake也注意了Qt的特殊需求,可以自動的包含moc和uic的連編規則。沒有的話或者非qt程序可以不寫。
TEMPLATE變量告訴qmake為這個應用程序生成哪種makefile。下面是可供使用的選擇:
app - 建立一個應用程序的makefile。這是默認值,所以如果模板沒有被指定,這個將被使用。
lib - 建立一個鏈接庫的makefile。
vcapp - 建立一個應用程序的Visual Studio項目文件。
vclib - 建立一個庫的Visual Studio項目文件。
subdirs - 這是一個特殊的模板,它可以創建一個能夠進入特定目錄並且為一個項目文件生成makefile並且為它調用make的mkefile。
CONFIG變量變量指定了編譯器所要使用的選項和所需要被連接的庫。配置變量中可以添加任何東西,但只有下面這些選項可以被qmake識別。
下面這些選項控制着使用哪些編譯器標志:
release - 應用程序將以release模式連編。如果"debug"被指定,它將被忽略。
debug - 應用程序將以debug模式連編。
warn_on - 編譯器會輸出盡可能多的警告信息。如果"warn_off"被指定,它將被忽略。
warn_off - 編譯器會輸出盡可能少的警告信息。
下面這些選項定義了所要連編的庫/應用程序的類型:
qt - 應用程序是一個Qt應用程序,並且Qt庫將會被連接。
thread - 應用程序是一個多線程應用程序。
x11 - 應用程序是一個X11應用程序或庫。
windows - 只用於"app"模板:應用程序是一個Windows下的窗口應用程序。
console - 只用於"app"模板:應用程序是一個Windows下的控制台應用程序。
dll - 只用於"lib"模板:庫是一個共享庫(dll)。
staticlib - 只用於"lib"模板:庫是一個靜態庫。
plugin - 只用於"lib"模板:庫是一個插件,這將會使dll選項生效。
TARGET變量指定生成的二進制代碼的路徑和文件名,如果建立的是一個鏈接庫的話,它會在文件名前面自動加上"lib"和在最后自動加上".so".
我們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使用到另外的一些函數庫,鏈接庫等。函數庫的頭文件指定使用INCLUDEPATH變量,其它鏈接庫的指定可以通過LIBS 變量來指定,例LIBS += -lmath -L/usr/local/lib
DEFINES變量的指定就如同make的-D選項一樣。
結束語
Autoconf 和 Automake 功能十分強大,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太過復雜。qmake方便、簡單、快捷,是一個輕量級的makefile生成工具,雖然它是qt工具包的一部分,但它也完全可以用來進行其它程序makefile文件的生成,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它已經是非常的夠用了。你也可以從qt提供的許多現存的源程序中找到相關的.pro項目文件,它們是學習qmake 更多技巧的最佳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