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python里面什么是猴子補丁(Monkey Patch)?,使用場景有哪些?
猴子補丁主要有以下幾個用處:
- 在運行時替換方法、屬性等
- 在不修改第三方代碼的情況下增加原來不支持的功能
- 在運行時為內存中的對象增加patch而不是在磁盤的源代碼中增加
猴子補丁(Monkey Patch)
屬性在運行時的動態替換,叫做猴子補丁(Monkey Patch)。
作用是在運行的時候,動態替換模塊方法。先看一個簡單的例子
如果有一個模塊somemodule.py,在其它代碼里面有用到這個類里面的speak方法
class SomeClass(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yoyo"
def speak(self):
return "hello world"
在不改變原來代碼的基礎上,可以重新定義一個speck方法,替換原來的
from xxx.somemodule import SomeClass
def new_speak(self):
return "new hello"
# 替換speck方法
SomeClass.speak = new_speak
替換之后,調用的時候,就會變成新的方法里面內容
some = SomeClass()
print(some.speak())
# 運行結果 new hello
python自定義對象轉json串
我自己定義了一個類,如下
class MyDefine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yoyo"
self.age = 18
def __repr__(self):
return 'name={}&age={}'.format(self.name, self.age)
在定義字典的時候,引用了上面類的實例
aa = {
"a1": True,
"b1": "hello",
"c1": [1, 2, 3],
"d1": MyDefined()
}
print(aa)
# 運行結果:{'a1': True, 'b1': 'hello', 'c1': [1, 2, 3], 'd1': name=yoyo&age=18}
如果直接轉json串,會出現異常:TypeError: Object of type 'MyDefined' is not JSON serializable
import json
print(json.dumps(aa))
因為MyDefined類是我自己定義的,json庫無法解析成對應的字符串,這種情況就需要自己去寫一個解析方式
方法一:可以在json.dumps 傳一個cls參數
import json
class MyEncoder(json.JSONEncoder):
def default(self, obj):
if isinstance(obj, MyDefined):
return str(obj)
else:
return json.JSONEncoder.default(self, obj)
print(json.dumps(aa, cls=MyEncoder))
# 運行結果 {"a1": true, "b1": "hello", "c1": [1, 2, 3], "d1": "name=yoyo&age=18"}
方法二:使用猴子補丁來解決
from json import JSONEncoder
def new_default(self, obj):
if isinstance(obj, MyDefined):
return str(obj)
else:
return json.JSONEncoder.default(self, obj)
JSONEncoder.default = new_default
print(json.dumps(aa))
# 運行結果 {"a1": true, "b1": "hello", "c1": [1, 2, 3], "d1": "name=yoyo&age=18"}
替換模塊
還有一個比較實用的例子,很多代碼用到 import json,后來發現ujson性能更高,
如果覺得把每個文件的import json 改成 import ujson as json成本較高,或者說想測試一下用ujson替換json是否符合預期,只需要在入口加上:
import json
import ujson
def monkey_patch_json():
json.__name__ = 'ujson'
json.dumps = ujson.dumps
json.loads = ujson.loads
monkey_patch_json()
運行中替換或者添加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在單元測試中,有些負責和外界服務通信的函數就需要替換掉,方便測試。
這個技巧不僅很常用,而且在你最終決定要修改代碼之前還可以保持代碼的可維護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巧。
還有比如你在pip安裝第三方包的時候,使用過程中發現某個方法有一些bug,或者不兼容中文的情況,這時候不要去改源碼(雖然改源碼能解決,但不利於后期維護,后期你換個電腦,重新pip安裝的時候,就忘記之前改哪里了)
像這種情況下,可以自己寫個方法去替換第三方包原來的方法,非常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