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度


感光度ISO

什么是感光度(ISO)?

📷相機底片對於光的靈敏程度

對於較不敏感的底片,需要曝光更長的時間以達到跟較敏感底片相同的成像,因此通常被稱為慢速底片;

對於慢速底片,為了減少曝光時間,相對制作成較高敏感度的同時,會導致影像質量降低(由於較粗的底片顆粒或是較高的影像噪聲等等)。

怎么來的?

在膠片時代,感光度是由所購買的膠片決定的,是膠片上自帶固定的數值。在購買膠卷時包裝上都會標示ISO 100、ISO 200這樣的字樣。

如今,數碼相機雖然是通過特定的感光器件感應入射光線的強弱,不過為了與傳統相機所使用的膠片統一計量單位(用都用習慣了,你就說怎么着吧?),引入了ISO感光度的概念。

感光度(ISO)的等級

感光度的等級是倍數關系,如ISO100、200、400、800、1600...相鄰ISO之間的感光度提升一倍,其感光的速度也相應的提高1倍。

低感光度——ISO 800以下

可以獲得極為平滑、細膩的照片。只要條件許可,只要能夠把照片拍清楚,就盡量使用低感光度,比如,只要能夠保證景深,寧可開大一級光圈,也不要把感光度提高一擋。
適用拍攝:

中感光度——ISO 800~6400

需要認真考慮這張照片做什么用,要放大到什么程度,假如你能夠接受噪點,中感光度設定降低了手持相機拍攝的難度,提高了在低照度條件下拍攝的安全系數,使成功率提高。

高感光度——ISO 6400以上

噪點明顯,使用這樣的設置,拍攝的題材內容的重要性,往往超過了影像的質量,畢竟有的時候拍攝的條件太差,拍到一張質量稍差的照片,總比根本捕捉不到影像好

感光度與爆光、噪點

與快門速度、光圈大小、感光度ISO共同決定了相片的明暗。

ISO太大,曝光會過度,照片就會白茫茫一片,噪點過多;

ISO太小,曝光會不足,照片就會是黑漆漆的,照片細膩;

故,提高ISO可以增強畫面亮度,但ISO的提高會給畫面帶來明顯噪點。

所以理論上ISO越低越好。

如何選擇合適的感光度

  • 光線好的時候盡量用低ISO;
  • 在夜晚、光線較暗或需要快速捕捉物體形態的情況下,則需要提高感光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