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數組的定義
二維數組定義的一般形式是:
dataType arrayName[length1][length2];
其中,dataType 為數據類型,arrayName 為數組名,length1 為第一維下標的長度,length2 為第二維下標的長度。
我們可以將二維數組看做一個 Excel 表格,有行有列,length1 表示行數,length2 表示列數,要在二維數組中定位某個元素,必須同時指明行和列。例如:
int a[3][4];
定義了一個 3 行 4 列的二維數組,共有 3×4=12 個元素,數組名為 a,即:
a[0][0], a[0][1], a[0][2], a[0][3]
a[1][0], a[1][1], a[1][2], a[1][3]
a[2][0], a[2][1], a[2][2], a[2][3]
在C語言中,二維數組是按行排列的。也就是先存放 a[0] 行,再存放 a[1] 行,最后存放 a[2] 行;每行中的 4 個元素也是依次存放。數組 a 為 int 類型,每個元素占用 4 個字節,整個數組共占用 4×(3×4)=48 個字節。
二維數組的初始化(賦值)
二維數組的初始化可以按行分段賦值,也可按行連續賦值。
例如,對於數組 a[5][3],按行分段賦值應該寫作:
int a[5][3]={ {80,75,92}, {61,65,71}, {59,63,70}, {85,87,90}, {76,77,85} };
按行連續賦值應該寫作:
int a[5][3]={80, 75, 92, 61, 65, 71, 59, 63, 70, 85, 87, 90, 76, 77, 85};
這兩種賦初值的結果是完全相同的。
對於二維數組的初始化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 可以只對部分元素賦值,未賦值的元素自動取“零”值。例如:
int a[3][3] = {{1}, {2}, {3}};
是對每一行的第一列元素賦值,未賦值的元素的值為 0。賦值后各元素的值為:
1 0 0
2 0 0
3 0 0
再如:
int a[3][3] = {{0,1}, {0,0,2}, {3}};
賦值后各元素的值為:
0 1 0
0 0 2
3 0 0
2) 如果對全部元素賦值,那么第一維的長度可以不給出。例如:
int a[3][3] = {1, 2, 3, 4, 5, 6, 7, 8, 9};
可以寫為:
int a[][3] = {1, 2, 3, 4, 5, 6, 7, 8, 9};
3) 二維數組可以看作是由一維數組嵌套而成的;如果一個數組的每個元素又是一個數組,那么它就是二維數組。當然,前提是各個元素的類型必須相同。根據這樣的分析,一個二維數組也可以分解為多個一維數組,C語言允許這種分解。
例如,二維數組a[3][4]
可分解為三個一維數組,它們的數組名分別為 a[0]、a[1]、a[2]。
這三個一維數組可以直接拿來使用。這三個一維數組都有 4 個元素,比如,一維數組 a[0] 的元素為 a[0][0]、a[0][1]、a[0][2]、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