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安裝方式,CentOS安裝時使用的是“Legacy”啟動,則硬盤的啟動方式為“Legacy”;安裝時使用的是“UEFI”啟動,則硬盤的啟動方式為“UEFI”。
另一個區分方式為在進行掛載時,如果只出現了“/boot”選項,則為“Legacy”方式安裝。出現了“/boot”及“/boot/efi”選項,則為“UEFI”方式安裝。
2.關於分區問題:
問題出現在了自定義分區這塊,沒有搞清楚 “/” 與 “/home”的區別?
“/”根分區和“/home”分區的大小就類似“C盤”和“D盤”的空間分布一樣,主要占空間在哪兒就在那里分大容量
建議大家對“/”分20GB的大小,“/”為根目錄,相當於Windows系統中的c盤;而“/home”相當於其它存文件的分區或者盤符。這兩個分區都要分比較大的空間。
swap固定分區添加/boot/efi分區,大小為200MB~300MB左右,swap分區設置為內存的2倍左右
必要分區,一般來說我們最少需要三個分區,需要一個/boot啟動分區,swap分區,和一個“/”根分區,但把一些常用、重要的掛載點分到其它分區,這樣便於管理。
可選分區,一個/usr分區,一個/home 分區,一個/var分區,一個/tmp分區等,這些完全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進行分配修改。
1.簡單分區方案一
/boot目錄 200M
/swap目錄 8G ##內存小於4G的為內存的2倍 內存大於4G的和內存大小一致即可
/根 目錄 剩余空間
2.較詳細分區方案二
/boot目錄 300M
/swap目錄 8G ##內存小於4G的為內存的2倍 內存大於4G的和內存大小一致即可
/根 目錄 30G-50G ##較大一些 強制主分區
/var 目錄 30G-50G ##存放各種日志文件最好較大一些
/usr目 錄 50G-100G ##用於個人配置應用程序,特別是安裝一些容易產生日志較大的程序若wowza tomcat等時,最好划分的大一些
/home 10G
/opt 10G
/tmp 10G
其他剩余空間可以划分出一部分給業務應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進行分配
如果安裝數據庫可以划分 /data 用於存放數據庫文件
安裝web服務可以划分 /webroot 用於存放網頁文件等等
最后特別提示:系統安裝成敗的關鍵步驟!!!
點 更改設備
點BIOS驅動器順序
第一BIOS驅動器:選擇sda(本地磁盤驅動器)
第二BIOS驅動器:選擇sdb(U盤驅動器)
點確定
說明:這一步至關重要,如果按照默認方式安裝,會把系統啟動引導安裝到U盤里面,這也就是很多網友安裝完系統之后,只要把U盤拔了,系統就啟動不了,插上U盤系統又能正常啟動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