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隧道人員定位解決方案,雙通道UWB定位方式


一、隧道人員定位系統概述

針對隧道目前存在的施工環境復雜、作業風險系數高、施工人員管理困難等問題,星網雲聯研發基於無線自組網的免布線UWB隧道人員定位系統,能高效、精准地實現施工人員實時定位、電子圍欄、視頻聯動、區域報警、緊急求救、考勤管理等功能,助力隧道施工人員安全管理。

 隧道人員定位系統采用UWB定位技術,定位基站同時集成雙通道UWB模塊、窄帶無線模塊,結合窄帶無線數據網絡可實現標簽與不同基站測距的智能切換。 相較於傳統UWB定位,星網雲聯隧道定位基站采用雙通道UWB定位方式,單基站即可雙通道測距,基站部署間距300-600米;同時基於無線自組網傳輸數據,免布線,施工簡單,維護方便。

隧道人員定位系統通過在隧道內已完工區部署一維隧道定位基站,施工區的防水台車、二襯台車部署星網雲聯研發的隧道專用子基站(電池供電),實現對施工人員、工作車輛和工程機械設備精准定位,定位精度最高可達10cm。

二、隧道人員定位系統優勢

1、基站部署:星網部署間距>傳統部署

星網雲聯隧道人員定位:

基站雙通道測距,部署間距可達300-600米,所需定位基站數量少,施工難度低

傳統UWB隧道人員定位:

基站單通道測距,部署間距可達150-200米,所需定位基站數量多,施工難度高

系統優勢:部署間距提升2-3倍,基站數量減少1/2-2/3

窄帶波束天線技術+雙射頻前端技術:專為隧道定制的雙窄帶波束定向天線,采用雙射頻前端輸出,實現單基站信號前后雙向輻射,雙向定位。

2、施工布線:星網定位真0布線>傳統UWB100%布線

星網雲聯隧道人員定位:

布線方式:免布線;電源:直接依靠強電

傳統UWB隧道人員定位:

布線方式:光纖或網線;電源:POE交換機或適配器(光纖交換機);施工:熔纖(或固定光模塊)+網絡調試

系統優勢:布線0成本

無線自組網數據傳輸技術:定位數據采用mesh無線自組織網絡技術;支持>30個基站級聯傳輸;最大無線寬帶雙頻1.167Gbps。

3、項目成本:

星網雲聯隧道人員定位:

隧道施工過程中一定距離增加基站,系統自動獲取基站位置,減少安裝、調試工作量,維護成本低。

傳統UWB隧道人員定位:

隧道施工過程中增加基站,需新增布線、安裝和調試設備,維護成本高。

系統優勢:滿足隧道施工移動性的特點,維護成本大幅降低

標簽預位置估算技術:系統根據窄帶無線網絡估算出標簽的預位置,再結合UWB雙通道定位,精准定位標簽位置。

三、隧道人員定位產品組成:

1、隧道人員雙通道定位基站

定位方式:UWB、窄帶無線

數據傳輸方式:無線自組網傳輸

測距方式:TOF測距,雙向

雙射頻前端

300-600米

定位精度:最高10cm

定位維度:一維定位

天線類型:窄帶波束定向天線

使用方式:隧道定位基站部署於洞口、完工區,已完工區使用一維精准定位

 2、隧道人員定位子基站

定位方式:UWB、窄帶無線

數據傳輸:無線傳輸

測距方式:TOF測距

射頻方式:低功耗UWB前端

定位精度:最高10cm

定位維度:一(二)維定位

天線類型:內置全向天線

供電方式:電池(容量可選)或直流適配器

使用方式:子基站部署於施工區台車上,施工區使用一維精准定位

 3、隧道人員定位安全帽標簽

定位方式:UWB、窄帶無線

數據傳輸:窄帶無線網絡

測距方式:TOF測距+TDOA

定位精度:10cm

定位維度:一(二)維定位

使用方式:人員佩戴/粘貼在設備上

 

 4、隧道人員定位引擎

兼容TDOA、TOF、AOA、RSSI指紋、無線SLAM等各種定位技術,通過多種定位算法融合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和穩定性。

5、隧道人員定位地圖

自研的高精度矢量地圖,支持二維、三維可視化呈現;輕量化渲染引擎,標准化開發接口,支持本地部署,可加載各物聯網應用。

使用方式:在定位管理平台上展示

四、隧道人員定位基站部署

 五、隧道人員定位實施架構

 六、隧道人員定位系統功能

1、實時定位

實時定位隧道施工人員位置;

實時監測當前隧道、區域、部門、工種等進入場景人數、具體位置;

實時查看隧道人員分布情況以方便后台調度。

 2、實時定位查詢

多條件篩選,查詢定位人員綜合信息;

一鍵追蹤目標信息。 

3、電子圍欄

靈活設置電子圍欄、出入權限及報警規則;

對無權限進入電子圍欄區域人員進行報警管理。

 4、視頻聯動

定位視頻監控聯動,實施掌握現場動態;

進入電子圍欄區域,觸發入界報警提示。 

5、區域報警

限制區域設置自主化;

靈活配置任意區域限制規則;

實現對不同人員、不同區域、不同時間規范限制;

讓管理更精確、更高效。

 6、緊急求救

人員穿戴設備與平台無線雙向通訊;

實時接收人員異常求救信息;

精准定位求救人員位置;

主動聲光提醒,高效快速應對異常情況。 

 7、考勤管理

全自動化人員考勤;

可制定區域人員考勤、部門人員考勤等多種考勤方式;

考勤數據自動統計儲存。 

8、定位軌跡查詢

智能儲存統計區域停留信息,讓定位有跡可循;

自由選擇回放時間。

 9、區域設備可視化管理

通過3D地圖與設備信息完美結合;

實時檢測全局設備狀態;

精確定位故障設備;

實現可視化管理,讓運維更方便、更高效。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