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http://www.woshipm.com/zhichang/2329530.html
流程有哪些作用?我們為什么要畫流程圖呢?正確的畫流程圖規范是什么?
流程圖是一個很強大的工具,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會使用到。但我們也發現,有時看到別人流程圖的畫法、規范都不太一樣,這是為什么呢?難道流程圖就沒有統一的標准或規范嗎?
基於這個疑問,我出於好奇認真地查閱了一些資料,發現流程圖確實有一套明確且通用的規范。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些使用規范,認為流程圖隨隨便便畫一下,別人看得懂就行了,其實,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
下面,根據我學習得到關於流程圖的知識,整理出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目標讀者:需要經常畫流程圖的職場人士們,以及不確定自己畫得是否標准的小伙伴們也可以來圍觀一下。
本文將從流程圖的定義、為什么要畫流程圖、畫流程圖畫法和注意事項等幾個方面展開個方面展開。
一、流程與流程圖
1. 什么是流程
具體來說,流程是一項活動或一系列連續有規律的事項或行為進行的程序。
流程有6個要素,分別是:資源、過程、結構、結果、對象和價值。
一個流程會把這些基本要素串聯起來,例如流程中資源的輸入、流程中的活動、活動的結構,由誰執行,輸出結果、流程最終創造的價值等。
2. 什么是流程圖
流程圖(Flow Chart),顧名思義,就是用來直觀地描述一個工作過程的具體步驟圖,它使用圖形表示流程思路,是一種極好的方法。它在一些技術設計、工作步驟及商業簡報等領域應用較為廣泛,也可以稱之為輸入-輸出圖。它通常用一些圖框來表示各種類型的操作,在框內寫出各個步驟,然后用帶箭頭的線把它們連接起來,以表示執行的先后順序,用圖形表示執行步驟,十分直觀形象,易於理解。
二、為什么要畫流程圖
那么,流程有哪些作用呢?我們為什么要畫流程圖呢?
首先,流程圖作為一個工具,幫助我們把一個復雜的過程簡單而直觀地展示出來,大大提高了我們的效率。其次,在我們畫出一張流程圖之后,方便我們將實際操作的步驟和我們想象的過程進行比較、對照,更加方便我們尋求改進的機會。最后,流程圖還能幫助我們將工作過程中復雜的、有問題的、重復的部分、多余的環節以及可以簡化和標准化的地方都顯示出來,有利於我們把復雜流程簡單化。
通常,對於希望創建流程的人來說,無論創建的是什么樣的流程,流程圖都是很有用的。畫流程圖主要有以下好處:
- 一張簡明的流程圖,能幫你梳理活動流程的先后順序,讓策划、思考的思路更清晰、邏輯更順暢,有助於流程的邏輯實現和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 流圖還能幫助我們查漏補缺,避免活動流程、邏輯上出現遺漏,確保活動流程的完整性。通過梳理、琢磨流程上的步驟和關鍵節點,可以快速發現遺漏之處,以便及時整改,保證后續方案執行的順暢。
- 流程圖還是職場溝通的神兵利器,能夠提升我們與老板、同事之間的溝通效率,可以省下不少扯皮的時間。當一件事情的執行步驟比較復雜,判定條件較多,用口頭難以表達清楚,用一張流程圖,就能高效地解決溝通問題。
三、流程圖的畫法和注意事項
前文介紹了什么是流程圖和我們為什么要畫,接下我們再介紹如何畫好流程圖。
1. 流程圖的符號要求
流程圖看起來很容易畫,但是想要畫好、畫標准一張流程圖,還是需要一些練習的,下面這張圖介紹了畫流程圖的一些特定符號,我們一定要記清楚每個符號的含義,在畫流程圖的時候可不要弄錯了。
下面是幾個重要且最常用的符號,需要牢記!
2. 流程圖的三大結構
流程圖由三大結構構成,這三大結構分別為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和循環結構,這三個結構構成了流程執行的全過程。
(1) 順序結構
在順序結構中,各個步驟是按先后順序執行的,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基本結構。如圖,A、B、C是三個連續的步驟,它們是按順序執行的,即完成上一個框中指定的操作才能再執行下一個動作。
(2) 選擇結構
選擇結構又稱分支結構,選擇結構用於判斷給定的條件,根據判斷的結果判斷某些條件,根據判斷的結果來控制程序的流程。在實際運用中,某一判定結果可以為空操作(如圖二、圖三)。
(3) 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又稱為重復結構,就是流程在一定的條件下,反復執行某一操作的流程結構。循環結構下又可以分為當型結構和直到型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看成是一個條件判斷條件和一個向回轉向條件的組合,循環結構的包括三個要素:循環變量、循環體和循環終止條件。在流程圖的表示中,判斷框內寫上條件,兩個出口分別對應着條件成立和條件不成立時所執行的不同指令,其中一個要指向循環體,然后再從循環體回到判斷框的入口處。
當型結構:先判斷所給條件p是否成立,若P成立,則執行A(步驟);再判斷條件p是否成立;若P成立,則又執行A,若此反復,直到某一次條件p不成立時為止。
直到型結構:先執行A,再判斷所給條件P是否成立,若p不成立,則再執行A,如此反復,直到P成立,該循環過程結束。
3. 繪制流程圖中的注意事項
(1)繪制流程圖時,為了提高流程圖的邏輯性,應遵循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
(2)繪制流程圖時,為了提高流程圖的邏輯性,應遵循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一個流程從開始符開始,以結束符結束。開始符號只能出現一次,而結束符號可出現多次。若流程足夠清晰,可省略開始、結束符號。
(3)菱形為判斷符號,必須要有“是和否(或Y和N)”兩種處理結果,意思是說,菱形判斷框一定需要有兩條箭頭流出;且判斷符號的上下端流入流出一般用“是(或Y)”,左右端流入流出用“否(或Y)”。
(4)同一流程圖內,符號大小需要保持一致,同時連接線不能交叉,連接線不能無故彎曲。
(5)流程處理關系為並行關系的,需要將流程放在同一高度。
(6)必要時應采用標注,以此來清晰地說明流程,標注要用專門的標注符號。
(7)處理流程須以單一入口和單一出口繪制,同一路徑的指示箭頭應只有一個。
(9)同一路徑的指示箭頭應只有一個。
(9)流程圖中,如果有參考其他已經定義的流程,不需重復繪制,直接用已定義流程符號即可。
復雜流程圖的處理
以上對於流程圖的簡單介紹,涵蓋了流程圖的基礎知識和注意事項,相信這些知識足夠我們在日常的工作中運用了。
對於較為復雜的流程圖,我們可以在熟練掌握這些基礎的前提下,學會運用子流程和泳道圖來表達較為復雜、涉及多個主體的流程。而泳道圖和子流程的繪制也並不難,稍加練習即可。
以上,就是本人針對流程圖相關知識的整理結果,基礎知識大概如此。在實際運用中,不同類型、風格的流程均圍繞該基礎展開,實際處理可能有些出入,如若整理不當,還望指出錯誤,謝謝閱讀!
關於我:學藝不精、不學無術的互聯網新人,希望能和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