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誕生的故事
Unix篇:
為了進一步強化大型主機的功能,讓主機的資源可以提供更多的使用者來利用,所以在1964年, 由AT&A公司的貝爾實驗室(Bell)、麻省理工學院(MIT)及奇異公司(GE美國通用電氣公司)共同發起了Multics(多路信息計算系統)的計划, Multics計划的目的是讓大型主機可以同時支持300個以上的終端機連線使用。
貝爾實驗室有個叫Ken Thompson的人也參與了這個項目,並在Multics操作系統上開發了一款叫做"星際旅行"的游戲.不過,由於Multics計划的工作進度太慢,資金也短缺.所以1969年,貝爾實驗室退出了Multics計划.
那年的某一天,他的妻子帶着孩子要回娘家探親一個月,Ken Thompson為了打發自己無聊的時光,同時也為了可以繼續玩他的"星際旅行".於是乎,他就決定寫一個操作系統來移植自己的游戲.
於此,Unix的雛形,UNICS就誕生了.只不過此時的UNICS是用匯編語言寫的.移植到其它計算機上需要改很多源代碼,很不方便.
於是,他又開發一門編程語言---B語言,用B語言重寫了UNICS.可是,B語言寫的UNICS移植起來,依舊需要改一部分源代碼,他對此並不滿足.
於是,又開發了一門編程語言---大名鼎鼎的C語言,並用C語言重寫了UNICS.
后來,大家取其諧音,稱其為Unix.
歷史過渡篇:
起初Unix是免費開源的,所有人都可以獲得其源碼,各個大學也將Unix應用於操作系統的教學.
直到1970年起,AT&A公司意識到Unix的商業價值,他們開始用法律手段試圖保護Unix,使得Unix的源碼私有化,並且1979起不再允許大學使用其源碼用於教學.
1983年的時候,有個叫斯托曼的黑客坐不住了,他認為軟件應該是自由的,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免費的使用,並且可以直接拿到源碼,並對源碼進行改進.因此他發起了GNU計划.
在1984年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叫做塔能鮑姆的大學教授,為了教學目的,基於AT&A公司的system V 開發出了一款叫做Minix的操作系統.
1985年,斯托曼創立了自由軟件基金會來為GNU計划提供技術/法律/財政支持.
到了1990年的時候,GNU計划已經開發出了很多優秀的軟件,那時唯一沒有完成的就是操作系統的內核.
嘣!Linux出來了!
1991年,出現了一個叫做林納斯的大學在校生,他基於Minux開發出了Linux的第一個版本,並在GNU的自由軟件(GPL)條款下發布.在1992年的時候,成功與其它GNU軟件結合.
在Linux內核上封裝了眾多應用軟件的操作系統就叫做Linux發行版.
你們生活中一定會聽到對Linux的各個讀法,主流的有:哩吶咳死,哩你咳死,哩牛咳死
那到底哪個讀音是正確的呢?
答案是:都正確
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這么讀,你不管怎么讀大家都能理解.
這就好比<甄嬛傳>,大眾都讀甄huan傳,雖然后來有人整幺蛾子,說嬛不讀huan,讀xuān.有用嗎?並沒有什么卵用.
傳說,林納斯這哥們兒寫出Linux之后,想着要給Linux定一個吉祥物.但是......百思不得其解
有次他去動物園玩,看企鵝的時候,因為在想吉祥物的事情,所以分神了,再所以就被企鵝咬了.
於是,他就瞅着那只企鵝."咬我?好,就這么定了,吉祥物就是你了"
於是,Linux的吉祥物就是一只企鵝了.
我們上面說過,在Linux內核上封裝了眾多應用軟件的操作系統就叫做Linux發行版.
那么,主要的發行版都有哪些呢?
這里面,有一個點要提一下.那就是centos和redhat公司的關系.
起初,redhat公司發行了redhat系統,發展着發展着,演變出了兩個分支,一個分支是交由社區來維護和跟新,這個版本就是我們用的最多的Centos.而另一個分支,就是依舊由redhat公司自己負責維護和更新的版本,redhat,這個版本上面有些服務是需要收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