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統簡介


前言:通過今天的學習詳細了解了Linux系統,希望通過這篇博客和大家分享有關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如果文章中有哪些錯誤或表達不正確的地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聊我,我們一起探討!

Linux系統介紹

        Linux,全稱GNU/Linux,是一種免費使用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其內核由Linus Torvalds於1991年10月5日首次發布,它主要受到Minix和Unix思想的啟發,是一個基於POS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件、應用程序和網絡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件。Linux繼承了Unix以網絡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絡操作系統。Linux有上百種不同的發行版,如基於社區開發的debian、archlinux,和基於商業開發的Red Hat Enterprise Linux、SUSE、Oracle Linux等。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件。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絡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不僅僅是被網絡運維人員當作服務器使用,甚至當作網絡防火牆,這是Linux的一大亮點。

發展過程:BCPL -> newB -> C -> UNIX -> Minix -> Linux -> gcc

Linux的特點

  • 開源
  • 完全免費
  • 良好的界面
  • 多用戶、多任務
  • 豐富的網絡功能
  • 可靠的系統安全
  • 出色的速度性能
  • 良好的可移植性,支持多種平台
  • 具有標准兼容性,完全兼容POSIX1.0標准

Linux的目錄結構

Linux管理硬盤的能力非常強大,所以我們看到只有一分區“/”(根目錄)

Linux的目錄結構是呈倒懸樹,目錄的切換只能上下不能左右

 

  • /:根目錄,用於全部文件的存儲
  • bin (binaries):存放二進制可執行文件
  • boot:存放用於系統引導時使用的各種文件
  • cdrom:存放光盤文件
  • dev (devices):用於存放設備文件
  • etc (etcetera):存放系統配置文件
  • home:存放用戶文件的根目錄
  • lib (library):存放跟文件系統中的程序運行所需要的共享庫及內核模塊
  • media:存放Ubuntu系統自動掛載的設備文件
  • mnt (mount):系統管理員安裝臨時文件系統的安裝點
  • opt:作為可選文件和程序的存放目錄,否則將無法引導計算機進入操作系統
  • proc:這是一個虛擬目錄,它是內存的映射,包括系統信息和進程信息
  • root:超級用戶目錄
  • run:是一個臨時文件系統,存儲系統啟動以來的信息。當系統重啟時,這個目錄下的文件應該被刪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統上有 /var/run 目錄,應該讓它指向 run
  • sbin (super user binaries):存放二進制可執行文件,只有root才能訪問
  • snap:存儲的是snap程序的設置信息
  • srv:存儲系統提供的服務數據
  • sys:系統設備和文件層次結構,並向用戶程序提供詳細的內核數據信息
  • tmp (temporary):用於存放各種臨時文件
  • usr (unix shared resources):用於存放共享的系統資源
  • var (variable):用於存放運行時需要改變數據的文件

  注:詳細的Linux系統文件的作用會另外寫一篇博客作總結。

Linux的常用命令:

文件相關的: touch、rm、cp、mv、cat/head/tail/more、df、du、stat

目錄相關的:mkdir、rmdir、rm -rf、cp -frp、mv、cd、ls、pwd

網絡相關的: ping、ifconfig/ipconfig、telent、ssh、ftp

其它:chmod、find、grep、tar、ln

注:詳細的命令介紹另寫博客介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