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https://edu.cnblogs.com/campus/besti/2021-2022-1fois
作業要求:https://www.cnblogs.com/rocedu/p/9577842.html#WEEK03
教材學習內容總結
《計算機科學概論》:
第二章:二進制運算法則:0+1=1,1+1=0+進位;減法每次借位借的是2
第三章:1.要注意儲存數據時是否會發生溢出(編程時在處理一些很大的數據時往往容易忽視數據類型的上下限而導致數據溢出,進而導致程序運行出錯)
2.關鍵字編碼:對使用頻率高的詞用更少的字符進行替換;字母的大小寫對應不同的編碼
3.行程長度編碼,例:AAAAAAA --> *A7
4.赫夫曼編碼:使用頻率低的分配較少的位數,使用頻率高的使用較多位數。按需要分配位數,比較靈活。
《看漫畫學Python》:
第二章:import <模塊名> :導入模塊所有代碼元素,訪問其中元素時要加模塊名作為前綴
from <模塊名> import <代碼元素> 導入模塊內的元素,且訪問時不用加前綴
from <模塊名> import <代碼元素> as <代碼元素別名> 引用的模塊元素與原模塊元素有名稱沖突時,為引用模塊的代碼元素起別名
導入自己寫的模塊:https://www.cnblogs.com/xtl3906/p/15354325.html
第三章:Python有復數類型的數據
教材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過程
問題1:雖然二進制是使用最廣泛的,但是它的效率一定高嗎?效率最高的電腦是多少進制的?(此處效率指什么進制最省空間)
解決過程:通過查詢資料可知,非整數進制時e進制(e為自然對數的底數)電腦的效率最高,整數進制時3進制效率最高。限於科技水平及種種原因,目前二進制計算機成本是最低的,所以二進制使用的最廣泛。
問題2:學習《看漫畫學Python》2.6的模塊時,知道了模塊的存在,后來也了解到各種功能強大的模塊也是python的一大特點。但在后面的學習中,書上引用模塊都是在本地創建py文件,然后通過cmd運行,而不是在Python 3.8中導入,於是我就在想,怎么在Python 3.8中用我自己寫的模塊?
解決過程:在CSDN中查詢文章我了解到了怎么導入自己的模塊,也成功導入了一個模塊。不過有多篇文章提供了不同的方法,我只實驗了其中一種,其他的都沒看懂是怎么操作的,目前此問題算是初步解決了。
代碼調試中的問題和解決過程
無
上周考試錯題及總結
上周雲班課的測試很多題目是英文的,加上個人英語基礎也不是很好,寫的很痛苦。目前計划先把英語基礎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