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通信


 

Client<======>Server
客戶端和服務端

 Brower<======>Server
#瀏覽器和服務端

 

網絡通信:
跨地域數據傳輸--->通信
網絡=物理鏈接的介質(交換機,線纜,中轉站等)+互聯網通信協議

 

互聯網通信協議:

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物理層
協議:規定的數據組織格式:頭部+數據部分

物理層:負責發送電信號,一般物理層的數據稱為:位,需要隊數據進行分組

數據鏈路層:Ethernet以太網協議,一組數據稱為一個數據幀,分為頭+數據,頭中包含了源地址和目標地址,數據包含了網絡層所有的數據

      凡是接入互聯網的主機必須有一塊網卡,每塊網卡出廠時規定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地址,MAC地址(計算機身份證)

      主要的工作方式--廣播,在同一個局域網(同一個網關,或者網絡,如同一個WiFi)中可以直接接受到數據

網絡層:IP協議,一組數據稱為一個數據包,分為頭+數據,頭中包含了源地址和目標地址,該地址是IP地址,數據包含了傳輸層所有的數據

    ipv4=IP地址/子網掩碼地址(區別廣播域)

    划分廣播域

    如果與外部(廣播域)通信,需要一個網關(出口),把數據發送到公網

    網關與外部的通信,路由協議

數據打包

(源MAC地址,目標MAC地址)(源IP地址,目標IP地址) 數據  在物理層轉成二進制,通過交換機給到目標計算器

事先知道的對方的IP地址,但是計算機底層是通過以太網協議進行通信的,所以需要一個可以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的協議----ARP協議

在數據傳輸的時候,會調用ARP協議,通過IP和掩碼判斷是否在一個局域網中。

  在一個局域網中,目標計算機相應,返回目標Mac地址,直接通信,如果不在一個局域網中,需要把數據包交給網關

  不在一個局域網中,發送的數據包中,攜帶目標的Mac地址,目標網關相應,解析得到目標IP地址,相應,返回目標MAC地址

  有了IP地址,可以找到計算機

 

傳輸層:tcp協議,udp協議,基於端口(CS)

    IP+端口:標識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網絡通信的應用程序

    端口范圍:0-65535,0-1023為系統占用端口

tcp協議:

    主體:頭部+數據(頭部長度固定,數據稱為段)

    基於tcp協議通信之前,必須建立一個雙向通道的鏈接,三次握手建立鏈接,四次揮手斷開鏈接

    B------>C

    C<------B

 應用層:

    對於網絡傳輸數據的封裝,使用socket,無需自己去封裝頭部與數據

    socket的相關介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