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賠款計算因子-賠付比例


@

1.什么是賠付比例

比例賠償方式(principle of average),在不足額保險的情況下,對於保險標的的實際損失,保險人按賠付比例(保險金額與保險價值的比例)承擔賠償責任的賠償方式。
在車險、財產險中,如果保險金額低於保險價值,都將導致比例賠付。
例如:一輛價值12萬元的汽車,按照6萬元投保車輛損失險。如果車輛出險后,需要2萬元修理費(假設是自己的全責,並已附加不計免賠特約條款),保險公司只賠償1萬元,計算方法是:賠償款=修理費×保險金額÷保險價值。同樣的事故,如果按照12萬元足額投保, 將得到保險公司2萬元的全額賠付。

在人身險中,通常體現為根據有無社保投保,賠付比例不同。
例如:張三投保了一款意外傷害保險,按照條款約定“免賠額100元,經社保報銷,按照100%賠付;未經社保報銷,按照80%賠付,限社保范圍內費用”。張三發生意外出險后,需要1000元醫療費,因未使用社保報銷,則保險公司只賠償800元,計算方法是:賠償款=醫療費×賠付比例=1000×80%=800;若張三使用了社保,社保報銷500元,則保險公司賠償500元,計算方法是:賠償款=醫療費×賠付比例=500×100%=500。
*這里的使用了社保的場景,醫療費為500元,是因為醫療保險補償形式適用於“醫療費用補償原則”,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關於保險的“損失補償原則”》

2.賠付比例的分類

一般保險合同中的賠付比例有:一般賠付比例、有社保賠付比例、無社保賠付比例、有社保並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有社保未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

1)一般賠付比例

保險合同中約定的,在每次索賠中,保險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2)有社保賠付比例

醫療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若被保人有社保,在每次索賠中,保險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3)無社保賠付比例

醫療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若被保人無社保,在每次索賠中,保險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一般來講,無社保賠付比例 < 有社保賠付比例。

4)有社保並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

醫療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若被保人有社保,且出險后使用社保結算,則在本次出險索賠時,保險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5)有社保未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

醫療保險合同中約定的,若被保人有社保,但出險后未使用社保結算,則在本次出險索賠時,保險人需承擔賠償責任的比例。
*一般來講,有社保未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 < 有社保並以社保結算賠付比例

3.賠付比例對賠款計算的影響

1)賠付比例參與賠款計算

若保單中約定了賠付比例,則計算賠款時需乘以該比例:
MIN{ 剩余保額 , MAX{ 0 , ( 估損金額 - 免賠額 ) } × 賠付比例 }
提示:根據不同保險公司的條款,賠款計算公式會有差異
提示:在理賠實務中,若保單中約定了不同的賠付比例(如,同時約定了“有社保賠付比例”、“有社保賠付比例”),則理賠人員在進行賠款計算時,應根據出險情況,采用不同的賠付比例計算賠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