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低代碼是玩具,是行業毒瘤?看看低代碼對程序員帶來了多大的幫助


開發應用程序的難度比很多“外行”想的更加復雜。程序員不僅僅需要掌握多種開發語言,還需要了解構建工具、測試、部署應用等相關知識,甚至擁有客戶體驗、數據處理、安全能力、以及多終端(PC端、移動端)的設計能力。能否充分發揮出每個程序員的全部潛力,是開發團隊提升效能的關鍵所在。

程序員鼓勵師

此外,企業級軟件開發團隊中的程序員還得適應敏捷迭代和DevOps思維,才能快速構建應用程序,在盡量減少對消費者干擾的情況下,定期對系統和用戶接口進行小規模的更新和改進。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這種軟件開發思維方式的變化,加速了低代碼應用開發時代的到來。因為低代碼平台的關鍵特征就是減少開發應用程序所需的傳統手工編碼的工作量,這意味着它的交付速度更快,Bug更少。

那么,程序員在低代碼時代的開發體驗有何變化,該如何從低代碼中獲益呢?

尋找均衡點

我們需要知道,軟件開發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在穩定性和交付速度之間取得平衡。過分強調前者意味着軟件開發團隊很難提升他們所提供給客戶的服務,並且可能在競爭中失利;過分強調后者可能會給應用程序帶來一定風險,尤其是對於企業級應用而言。即便采用的是低代碼或者更先進的開發技術,仍然需要遵循基本的設計法則,如數據庫設計范式、事件控制、前后端分離、基於角色的權限控制等。這個均衡點究竟在哪里?主要是由應用場景決定的。對於數據填報、辦公審批等簡單的場景,開發團隊通常傾向於后者;而生產管理、設備監控等核心業務場景,促使開發團隊為前者考慮得更多。

進入低代碼時代后,不同的應用場景和平衡點也為我們帶來了多樣化的低代碼開發平台。這些平台統稱為“低代碼”,但是為使用者提供了完全不同的開發體驗。

企業級低代碼平台是低代碼廠商中偏向於“硬核”的部分,他們為了支撐更高技術要求、更高價值的企業級應用開發,從數據庫建模、Web API構建到頁面設計,全程與傳統軟件開發幾乎沒有差異,只是通過可視化技術和智能化功能,減少了構建“增刪改查”功能的重復勞動。程序員在開發過程中可以輕松上手,充分利用傳統開發模式下積累的經驗。

使用低代碼構建的倉儲APP

與之相對,更多表單驅動型的低代碼產品則完全拋棄軟件開發的模式,將數據表、Web API隱藏在表單的身后,專注於更簡單的應用場景。面對這種低代碼開發平台,業務人員確實比程序員更容易適應。

使用低代碼開發的數據填報應用

認識到這兩類低代碼平台的差異,才能幫助開發團隊根據項目需求和團隊技術構成選擇合適的開發工具,以“更舒服的姿勢”投入低代碼的懷抱。

在開發團隊中“升級”

眾所周知,低代碼通過降低軟件開發的技術門檻,減少重復的編碼勞動,讓程序員能專注在更有價值的領域,最終讓他們更有能力交付一個能夠給客戶產生巨大影響的、致其業務成功的應用程序。在這個過程中,程序員可以投入更多時間思考,將新技術與用戶需求深度融合,並且將價值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到客戶手中,而不是僅僅專注於技術任務和編碼。

低代碼成倍提升開發效率的奧秘

是的,開發人員對技術的更新迭代更敏感,也更有好奇心,更容易發現將技術應用於業務問題的機會。正是由於認識到這一點,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建立創新型的團隊或實驗室,將程序員作為產出商業解決方案的主干。

這意味着開發團隊不能再考慮“一切需要從頭開始”的開發方式,程序員也不能被大量投入在CRUD等簡單、重復的編碼工作中。事實上,在低代碼技術的幫助下,開發團隊可以將程序員提升為團隊的核心,致力於研究如何將AI、IoT等新技術集成到軟件中,以及面對大數據量、大並發請求的極致優化,再配合一些初級技術人員甚至業務人員通過拖拉拽的方式,快速而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程序員大量編碼的“增刪改查”等軟件基礎功能。

可以簡單地說,低代碼的出現,讓程序員能更好地發揮教育背景和開發經驗的優勢,在開發團隊中輕松實現“升級”。

小結

我們建議程序員,特別是從事企業級應用開發的程序員,應更積極、更主動地抓住低代碼開發平台帶來的機會,在日常“一切照舊”的工作之外,努力了解如何使用這些新的工具集和平台,為即將到來的團隊技術轉型做好准備。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