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是基於SRAM的架構,所以具有SRAM的特點:數據掉電丟失。因此,FPGA每次重新上電后,需要重新寫入配置數據。根據碼流載入的方式,可以將配置模式分為兩大類:
1. 通過JTAG直接下載到FPGA中,每次重新上電都需要再下載一遍。 (JTAG配置模式)
2. 固化/sysCONFIG加載方式。配置數據存儲在外部非易失存儲器中,上電后再加載到FPGA中。(主串、主並、從並、從串)
(題外話: CPLD基於非易失性器件(EEPROM FLASH),因此掉電不丟失。所以它的上電不需要配置加載,上電速度快。某些FPGA內部內部集成了Flash,聲稱CPLD,實則上電仍需要從Flash中加載配置信息,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稱其為CPLD)
具體:
1. 調試階段常用直接下載的方式。
    
如圖是基於JTAG的下載配置方式
2. 固化/sysCONFIG
FPGA掉電數據仍丟失,但是可以把配置信息存儲到非易失器件里,當FPGA上電后,再從該器件里讀取配置數據,就可以重新加載FPGA了。
根據誰提供時鍾, 分為 FPGA主動加載(master) 和 從加載(slave);
根據加載的數據位寬 分為 串行(serial) 和 並行(parallel) ;
思想都是: 把需要的配置信息存在掉電不丟失的器件里, FPGA上電后, 把信息取出來 。 只是存的器件,取的方式可能有很多分類。
例如,FPGA主動向外部的SPI Flash請求數據,這種配置方式可稱為Master_SP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