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的加載配置


  FPGA是基於SRAM的架構,所以具有SRAM的特點:數據掉電丟失。因此,FPGA每次重新上電后,需要重新寫入配置數據。根據碼流載入的方式,可以將配置模式分為兩大類:

  1. 通過JTAG直接下載到FPGA中,每次重新上電都需要再下載一遍。  (JTAG配置模式)

  2. 固化/sysCONFIG加載方式。配置數據存儲在外部非易失存儲器中,上電后再加載到FPGA中。(主串、主並、從並、從串)

(題外話:  CPLD基於非易失性器件(EEPROM   FLASH),因此掉電不丟失。所以它的上電不需要配置加載,上電速度快。某些FPGA內部內部集成了Flash,聲稱CPLD,實則上電仍需要從Flash中加載配置信息,並不能真正意義上稱其為CPLD)

 

具體:

  1. 調試階段常用直接下載的方式。

    

 

     如圖是基於JTAG的下載配置方式

 

  2. 固化/sysCONFIG

    FPGA掉電數據仍丟失,但是可以把配置信息存儲到非易失器件里,當FPGA上電后,再從該器件里讀取配置數據,就可以重新加載FPGA了。 

  根據誰提供時鍾, 分為  FPGA主動加載(master) 和 從加載(slave);

  根據加載的數據位寬  分為 串行(serial)  和 並行(parallel)  ;

  思想都是:    把需要的配置信息存在掉電不丟失的器件里,  FPGA上電后, 把信息取出來 。    只是存的器件,取的方式可能有很多分類。

  例如,FPGA主動向外部的SPI Flash請求數據,這種配置方式可稱為Master_SPI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