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律 + 元素周期表


一、元素周期律

數量關系質子數 = 核電荷數 = 核外電子數 = 原子序數

質量關系質量數A= 質子數Z + 中子數P≈ 相對原子質量

電量關系核外電子數 = 質子數 ± 離子電荷數

周期序數 = 核外電子層數 = 能級組序數

主族序數 = 最外層電子數/價電子數/特征電子數 = 最高正價

副族序數 = 最多可失去的電子數/價電子數/特征電子數

元素周期律

  定義元素性質隨原子序數遞增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

  發現者門捷列夫

  內容

    ①原子半徑同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越來越小。同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越來越大。

      分類共價半徑金屬半徑范德華Van Der Waals半徑

        共價半徑

          定義相鄰兩同種原子以共價單鍵相連時核間距的一半

          共價半徑 < 真實半徑

        金屬半徑

          定義金屬晶體中相鄰兩同種原子核間距的一半

          金屬半徑 = 真實半徑

        范德華半徑

          定義相鄰兩同種原子以范德華力相連時核間距的一半

          范德華半徑 > 真實半徑

          適用范圍稀有氣體

    ②化合價同周期從左到右,最高正價越來越大,最低負價越來越小。同主族從上到下,最高正價和最低負價不變。

    ③第一電離能):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越來越大,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離能越來越小。特例鈹 > 硼氮 > 氧鎂 > 鋁磷 > 硫砷 > 硒

      定義氣態基態原子失去一個電子變為氣態一價正離子時吸收的能量

      符號I

      單位國際單位SI):每摩)(J/mol)。常用單位千焦每摩)(kJ/mol)。

      第一電離能越大,失電子能力越弱,得電子能力越強,金屬性越弱,非金屬性越強。第一電離能越小,失電子能力越強,得電子能力越弱,金屬性越強,非金屬性越弱

    ④第一電子親和能):同周期從左到右,第一電子親合能越來越大。同主族從上到下,第一電子親合能越來越小

      定義氣態基態原子得到一個電子變為氣態一價負離子時放出的能量

      符號E

      單位國際單位SI):每摩)(J/mol)。常用單位千焦每摩)(kJ/mol)。

      第一電子親合能越大,得電子能力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弱,非金屬性越強,金屬性越弱。第一電子親合能越小,得電子能力越弱,失電子能力越強,非金屬性越弱,金屬性越強。

    ⑤電負性同周期從左到右,電負性越來越大。同主族從上到下,電負性越來越小。

      提出者鮑林

      定義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電子的能力

      符號x

      單位1鮑林電負性標度x(F) = 4.0)。

      電負性越大,得電子能力越強,失電子能力越弱,非金屬性越強,金屬性越弱。電負性越小,得電子能力越弱,失電子能力越強,非金屬性越弱,金屬性越強。

      金屬元素電負性小於2.0,非金屬元素電負性大於2.0。

      兩元素電負性之差大於1.7形成離子鍵,電負性之差小於1.7形成共價鍵。

      電負性大的元素化合價為負,電負性小的元素化合價為正。

    ⑥金屬性同周期從左到右,金屬性越來越弱。同主族從上到下,金屬性越來越強。

    ⑦非金屬性同周期從左到右,非金屬性越來越強。同主族從上到下,非金屬性越來越弱。

    ⑧金屬單質同周期從左到右,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越來越難,反應越來越平緩。同主族從上到下,與水或酸反應置換出氫氣越來越容易,反應越來越劇烈。

    ⑨非金屬單質同周期從左到右,與氫氣化合越來越易,放出的熱量越來越多,生成的簡單氣態氫化物越來越穩定。同主族從上到下,與氫氣化合越來越難,放出的熱量越來越少,生成的簡單氣態氫化物越來越不穩定。

    ⑩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同周期從左到右,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越來越弱,酸性越來越強。同主族從上到下,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越來越強,酸性越來越弱。

  實質元素最外層電子排布隨原子序數遞增呈周期性變化


 

二、元素周期表

提出者門捷列夫

橫行7個橫行

縱列18個縱列

周期7個周期3個短周期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第三周期4個長周期、第四周期第五周期第六周期第七周期)。

16個族7個主族第1縱列第2縱列第13縱列第14縱列第15縱列第16縱列第17縱列),7個副族第3縱列第4縱列第5縱列第6縱列第7縱列第11縱列第12縱列1個Ⅷ族,第8縱列第9縱列第10縱列1個0族第18縱列

5個區1個s區ⅠA族~ⅡA族 + 氦1個p區ⅢA族~0族 - 氦1個d區ⅢB族~Ⅷ族1個ds區,ⅠB族~ⅡB族,1個f區鑭系元素錒系元素)。

周期序數 能級組序數 能級 元素種數
1 1 1s 21~2)(氫~氦
2 2 2s2p 83~10)(鋰~氖
3 3 3s3p 811~18)(鈉~氬
4 4 4s3d4p 1819~36)(鉀~氪
5 5 5s4d5p 1837~54)(銣~氙
6 6 6s4f5d6p 3255~86)(銫~氡
7 7 7s5f6d7p 3287~118)(鈁~奧氣
8 8 8s5g6f7d8p 50119~168

口訣1,22,33,434,545,6456,7567f靠sd靠p

過渡元素/過渡金屬d區元素ds區元素ⅢB族~ⅡB族第3縱列~第12縱列共10縱列

內過渡元素f區元素鑭系元素錒系元素共30種元素

鑭系元素第六周期ⅢB族共15種元素

錒系元素第七周期ⅢB族共15種元素

稀土元素鑭系元素錒系元素共32種元素

超鈾元素/鈾后元素93號元素~118號元素奧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