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磁盤管理
1、Linux 磁盤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系統的性能問題。Linux 磁盤管理常用三個命令為 df、du 和 fdisk。
- df(英文全稱:disk full):列出文件系統的整體磁盤使用量
- du(英文全稱:disk used):檢查磁盤空間使用量
- fdisk:用於磁盤分區
2、df 命令參數功能:檢查文件系統的磁盤空間占用情況。可以利用該命令來獲取硬盤被占用了多少空間,目前還剩下多少空間等信息。
3、du 命令也是查看使用空間的,但是與 df 命令不同的是 du 命令是對文件和目錄磁盤使用的空間的查看,還是和df命令有一些區別的。
4、fdisk 是 Linux 的磁盤分區表操作工具。語法:
fdisk [-l] 裝置名稱 -l :輸出后面接的裝置所有的分區內容。若僅有 fdisk -l 時, 則系統將會把整個系統內能夠搜尋到的裝置的分區均列出來。
# 列出所有分區信息
fdisk -l # 找出你系統中的根目錄所在磁盤,並查閱該硬盤內的相關信息
[root@www ~]# df / <==注意:重點在找出磁盤文件名而已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dev/hdc2 9920624 3823168 5585388 41% / [root@www ~]# fdisk /dev/hdc <==仔細看,不要加上數字喔!
The number of cylinders for this disk is set to 5005. ..... Command (m for help): <==等待你的輸入!
輸入 m 后,就會看到底下這些命令介紹
Command (m for help): m <== 輸入 m 后,就會看到底下這些命令介紹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刪除一個partition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新增一個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在屏幕上顯示分割表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不儲存離開fdisk程序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將剛剛的動作寫入分割表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離開 fdisk 時按下 q
,那么所有的動作都不會生效!相反的, 按下w
就是動作生效的意思。
Command (m for help): p <== 這里可以輸出目前磁盤的狀態 Disk /dev/hdc: 41.1 GB, 41174138880 bytes <==這個磁盤的文件名與容量 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005 cylinders <==磁頭、扇區與磁柱大小 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 <==每個磁柱的大小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 /dev/hdc1 * 1 13 104391 83 Linux /dev/hdc2 14 1288 10241437+ 83 Linux /dev/hdc3 1289 1925 5116702+ 83 Linux /dev/hdc4 1926 5005 24740100 5 Extended /dev/hdc5 1926 2052 1020096 82 Linux swap / Solaris # 裝置文件名 啟動區否 開始磁柱 結束磁柱 1K大小容量 磁盤分區槽內的系統
Command (m for help): q
想要不儲存離開嗎?按下 q 就對了!不要隨便按 w 啊!
使用 p
可以列出目前這顆磁盤的分割表信息,這個信息的上半部在顯示整體磁盤的狀態。
5、磁盤分割完畢后自然就是要進行文件系統的格式化,格式化的命令非常的簡單,使用 mkfs
(make filesystem) 命令。語法:
mkfs [-t 文件系統格式] 裝置文件名
6、磁盤檢驗:fsck(file system check)用來檢查和維護不一致的文件系統。若系統掉電或磁盤發生問題,可利用fsck命令對文件系統進行檢查。語法:
fsck [-t 文件系統] [-ACay] 裝置名稱
7、磁盤掛載與卸除 —— Linux 的磁盤掛載使用 mount
命令,卸載使用 umount
命令。
(1)磁盤掛載語法:
mount [-t 文件系統] [-L Label名] [-o 額外選項] [-n] 裝置文件名 掛載點
# 用默認的方式,將剛剛創建的 /dev/hdc6 掛載到 /mnt/hdc6 上面! [root@www ~]# mkdir /mnt/hdc6
[root@www ~]# mount /dev/hdc6 /mnt/hdc6
[root@www ~]# df
Filesystem 1K-blocks Used Available Use% Mounted on .....中間省略..... /dev/hdc6 1976312 42072 1833836 3% /mnt/hdc6
(2)磁盤卸載命令 umount
語法:
umount [-fn] 裝置文件名或掛載點 選項與參數: -f :強制卸除!可用在類似網絡文件系統 (NFS) 無法讀取到的情況下; -n :不升級 /etc/mtab 情況下卸除。
# 卸載/dev/hdc6
[root@www ~]# umount /dev/hdc6
二、系統盤與數據盤的查看
1、系統盤就像linux的c盤,使用 df -l 命令查看
可以看到根路徑 / 都是位於系統盤。而/root,/home,/usr就如同c盤下的c:\windows,c:\usr這些目錄
如果單獨有數據盤,且數據盤沒有分區和掛載,使用df -l命令是看不到的
2、可以使用 fdisk -l,可以看到有哪些硬盤
Disk /dev/vda 和 Disk /dev/vdb 表示有兩塊。
(1)/dev/vda - 系統盤,有一個分區vda1
(2)/dev/vdb - 數據盤,有兩個分區vdb1,vdb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