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 如何做產品功能流程和結構設計


功能流程和產品結構

什么是功能流程

  • 功能流程是描述用戶通過什么樣的操作來完成某一項具體任務的一系列操作流程。
  • 產品本身是一個全面、立體的綜合結果。因此,我們首先需要將產品功能通過功能流程串聯起來。

什么是產品結構

  • 產品結構是指產品功能和頁面以某種邏輯系統化的組織串聯起來的立體結構
  • 一個好的產品結構能夠順利引導用戶在其中完成各類任務,各類信息之間進行流暢的流轉,而各類產品結構則是描述不同的功能流程如何被兼容在同一個產品當中的具體結構。

為什么要梳理功能流程和產品結構

  • 完整、流暢的功能流程能夠保證用戶在產品內高效愉悅地完成任務,滿足自身需求。

在產品設計中,梳理功能流程能夠明確具體操作步驟,為下一步進行交互原型與需求邏輯打好基礎。

  • 清晰的產品結構能夠讓用戶更好地理解產品,同時,讓產品后續發展更加流暢,無論是模塊中新增加內容,還是直接新增加板塊。

在產品設計中,梳理產品結構能夠明確各功能所處的位置,保證新增加功能不破壞原有結構。

如何梳理功能流程

  1. 明確人物角色——此項功能是為誰設計的?
  2. 明確任務的起點和任務的最終結果——用戶要使用此功能完成任務,第一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用戶執行完任務的結果又是什么?
  3. 描畫任務步驟——使用流程圖或者泳道圖將任務的執行流程描繪出來。

如何梳理產品結構

產品結構圖(產品原型框架圖)= 功能結構體(骨架)+ 信息結構圖(血肉)
作用

  • 梳理需求,以鳥瞰的方式對整個產品頁面中的功能結構形成一個直觀的認識;
  • 思考並明確產品的功能模塊及其功能組成。

梳理新產品結構

  1. 明確功能流程的優先級;
  2. 以頁面為維度,將功能流程整體的串聯起來,明確每個頁面的定位;
  3. 不求一步到位,一定是在制作的過程中不斷修改的。

梳理已有產品結構

  1. 先畫出已有產品的結構圖;
  2. 確定新功能或模塊在已有產品結構的位置;
  3. 把新功能或者模塊納入產品結構圖中;
  4. 分析已有結構圖是否失衡,如果失衡,需要重新分類,然后重復上述過程。

4種常見的產品結構

1. 層級結構

示例:騰訊視頻、Bilibili、騰訊新聞首頁。

特點:

  • 分類明確,結構清晰易懂;
  • 有較高的操作和分發效率;
  • 擴展性強,無論是縱向或者是橫向擴展。

適用場景:

  • 導航、品類、模板、商品頁等有明確分門別類的模塊,起到分發的作用。

image

注意事項:

  • 使用層級結構,要兼顧分類的合理性和便利性(如增加“推薦”、“常用”層級);
  • 層級整體數量要趨於合理,建議一屏10±2個,更多的時候可采用分層處理(即建立“子層級”)的方式處理。

2. 線性結構

特點:

  • 如同看電影一般,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推進;
  • 引導用戶跟着走,目的性較強;
  • 中途返回成本高

適用場景:

  • 注冊、登錄、領取禮包、結賬付費等有明確功能流程導向的模塊。

image

注意事項:

  • 使用線性結構,要注意用戶的使用成本,可以通過已有資料自動讀取,AI識別等手段,來減輕用戶的使用成本;
  • 由於中途返回的成本較高,因此要設計緩存機制,保證中斷的用戶不必重來。

3. 矩陣結構

示例:看點文章詳情頁

特點:

  • 可以滿足用戶的多種需求;
  • 承載的信息更多,展示效率更高。

適用場景:

  • 商品/文章詳情頁,大型APP首頁等有多條路徑走向,需要承載用戶多重需求的模塊。

注意事項:

  • 使用矩陣結構時,由於多種功能流程同時匯集在同一頁面上,因此要注意分清主次。順序上建議按照“F"的順序排布;
  • 不必強求所有內容都擠在同一層級,可適當隱藏部分內容,用戶需要時再展開;
  • 新功能需要專門引導(如紅點、氣泡)

4 自然結構

示例:抖音

特點:

  • 產品走向自由,沒有明確的走向自由;
  • 鼓勵用戶探索,從探索中發現樂趣;

適用場景:

  • 常見於游戲、娛樂、社交類需要用戶探索的產品。

注意事項:

  • 雖然自然結構走向自由,但仍然需要對用戶做適當引導,包括功能的主次,依然會有一定的區分;
  • 部分自然結構會有類似“大廳”、“首頁”的模塊,作為探索的統一起點。

現實產品中,一般是多重結構的結合,而不會單一采用哪一種結構。而且產品時不斷發展的,不同階段會需要不同的結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