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綱篇:產品結構設計指導VII(本博客指引章節)


 本章目的:搭建自己的產品結構設計知識體系與框架,從零開始設計一個完整產品。

需知遠途即捷徑!

//作者的結構設計體系尚在搭建中,所有的文章都會定期進行一定編排修改

 

目錄:

0)自序

 

1.基礎篇

1)時代的發展與結構設計--3d與2d設計的變遷;

2)基於特征設計概念介紹(重要);

2.1)設計的深度-最小特征;

3)規范化:3d制圖總章;  

3.1)規范化:3d草繪;

3.2)規范化:3d零件建模;

3.3)規范化:3d裝配圖;

3.4)3d模型繪制的好壞會影響產品合格率(注意點);

4)規范化:工程圖出圖總章規范;

4.1)規范化:3d工程圖紙出圖步驟詳解;

4.2)規范化:3d軟件工程圖紙用模板;

4.3)優秀的國外工程圖細節分析;

5)機械產品的基礎知識與圖紙必備;

6)形位公差標注(GD&T標准)-總章;

6.1)公差標注的進化;

6.2)GD&T較線性尺寸優缺點;

6.3)形位公差-要素  Feature;

6.4)形位公差-符號 Symbol;

6.5)形位公差-標注  Mark;

6.6)形位公差-基准 Datum;

6.7)形位公差-基本規則 Basic Rules;

6.8)形位公差-公差帶 Tolerance Zone;

6.9)形位公差-檢測方法 Measurement ;

6.10)形位公差-包容原則與可逆原則的標注步驟全解;

6.11)通用公差規則;

7)技術(設計)任務書;

8)結構設計裝備必備;

9)裝配流程圖;

10)產品結構設計理念的框架搭建(啟下之章);

----基礎篇小結;

 

2.進階篇

1)制造發展階段與對設計的要求;

2)DFMA方法的運用;

2.1)DFMA實施障礙和關鍵;

2.2)DFMA運用實例;

3)面向制造的設計DFM;

3.1)DFM-塑膠件設計總章;

3.1.1)DFM塑膠-注塑件設計;

3.1.2)DFM塑膠-模壓件(橡膠件)設計;

3.1.3)DFM塑膠-超聲波焊接;

3.1.4)DFM塑膠-卡扣;

3.1.5)DFM塑膠-機械緊固;

3.1.6)DFM塑膠-熱熔;

3.1.7)DFM塑膠-PCB板裝配結構;

3.1.8)DFM塑膠-注射模具和設備;

3.1.9)DFM塑膠-材料選擇;

3.1.10)DFM塑膠-成型不良的原因及調節方法詳解;

3.2)DFM-鈑金件設計總章;

3.2.1)DFM鈑金-沖壓件設計;

3.2.1.1)DFM鈑金-沖壓(Stamping)模具與設備;

3.2.2)DFM鈑金-折彎機件設計;

3.2.2.1)DFM鈑金-折彎機件模具與設備;

3.2.3 DFM鈑金-彎管件設計;

3.2.4 DFM鈑金-激光切割件設計;

3.2.5)DFM鈑金-常見裝配和成形結構; 

3.2.6)DFM鈑金-材料選擇;

3.3 DFM-鑄造件設計總章

3.3.1)DFM鑄造-壓鑄件設計;

3.3.1.1)壓鑄件-壓鑄模具和設備:

3.3.2)DFM鑄造-粉末冶金件設計;

3.3.3)DFM砂型鑄造件設計;

3.3.4)DFM熔模鑄造件設計;

3.3.5)DFM壓鑄件-材料選擇;

3.4)DFM-機械加工件設計總章;

3.4.1)DFM通用機械加工件設計指南

3.4.2)DFM車削件設計指南

3.4.3)DFM鑽削件設計指南

3.4.4)DFM銑削件設計指南

3.4.5)DFM機械加工件-不同制造工藝詳解和對應設備;

3.5)DFM-鍛造件設計總章;

3.6)DFM-擠出件設計總章;

3.7)DFM-3d打印件設計總章;

3.8)DFM-壓延件設計總章;

4)面向裝配的設計DFA總章;

4.1)DFA設計指南:簡化產品設計(kiss原則);

4.2)DFA設計指南:優化裝配工序;

4.3)DFA設計指南:寬松公差及人性裝配及其他;

4.4)DFA設計指南:防錯設計( 防呆設計);

4.5)DFA設計指南:高速自動化要求;

4.6)電控板制造和裝配設計;

5)公差分析總章;

5.1)公差分析的總流程;

5.1.1)確認公差分析的目標尺寸和判斷標准;

5.1.2)公差分析之確定目標后流程詳解;

5.2)極值法(Worst Case ,WC);

5.3)統計公差法;

5.3.1)均方根法(Root-Sum-Squares,RSS);

5.3.2)6σ公差分析法(6σ);

5.3.3)計量數據法(Measurement data,Meas);

5.4)裝配偏移;

6)樣機制作與驗證;

7)供應商的“陷阱破解”;

8)材料和工藝選擇;

----進階篇小結;

 

3.高階篇

1)競品(標桿產品)的拆解和分析benchmarking;

2)概念設計;

3)表面處理;

4)可靠性設計-總章;

4.1)QFD質量功能展開-總章;

4.1.1)QFDI(客戶需求轉換為設計要求);

4.1.2)QFDII(設計要求逐層分配給各零件);

4.1.2.1)產品總成級別的QFDII;

4.1.2.2)產品部件級別的QFDII;

4.1.2.3)產品零件級別的QFDII;

4.2)DFMEA設計失效模式和失效后果分析-總章;

4.2.1)DFMEA框架搭建,填寫項目與要求;

4.2.2)DFMEA層級分明的失效模式、失效后果、失效原因;

4.2.3)DFMEA現有設計:預防控制與探測控制;

4.2.4)DFMEA嚴重度S(+分類e)、頻度O、探測度D、風險優先系數RPN;

4.2.5)DFMEA建議措施及后續完備;

4.2.6)DFMEA故障庫的建立與積累;

4.3)FTA故障樹分析法-DFMEA的另外一張臉;

4.4)FMEA手冊的疑問與不足(個人觀點);

5)仿真研究Simulation studies;

6)設計評審Design reviews;

7)設計積累:標准和文件;

8)注射模具開模流程總章;

8.1)開模前評審及提交資料; 

8.2)注塑模具討論要點(討模評審);

8.3)塑膠件試模;

8.4)模具承認;

9)TRIZ-用來解決發明問題的理論(The Theory Of Solving Inventive Problems);

----高階篇小結;

 

4.達人篇

1)簡單易懂的質量管理-寫在達人篇開篇;

2)質量管理的歷史發展;

2.1)設計質量控制;

2.1)零缺陷管理法: 

3)五大工具簡介及運用;

3.1)APQP產品質量先期策划;

4)質量檢驗:

4.1)FAI;

5)公差的正態分布圖與CPK(重要);

5.1)六西格瑪;

5.2)PPM;

6)testing試驗篇章;

6.1)試驗的概念和作用;

6.2)試驗的解讀(以GMW3172為例,車用型式試驗);

6.2.1)樣件試驗Prototype testing;

6.2.2)確認試驗Validation testing;

6.3)試驗設計DOE,Design of Experiments;

7)穩健性設計;

 

5.知識點篇

1)設計量產品與樣品的區別;

1.1)設計機械產品與軟件產品區別;

2)產品結構設計目的的分類;

2.1)不同目標,不同的設計套路(正向還是逆向);

2.2)商業模式與對應的研發;

2.3)《會爆炸的盒子》-小故事的啟示;

3)合理的不良率系列-總章

3.1)合理的不良率-機械工程師學會設計;

3.2)合理的不良率-供應商的制造;

3.3)合理的不良率-檢測人員如何放過;

3.4)合理的不良率-量產線裝配成品;

3.5)合理的不良率-顧客的憤怒和維修負擔;

4)公差看設計系列;

4.1)公差看設計-論抄數設計極限;

4.2)公差看設計-為什么良品率越低,公司競爭力越低;

5)產品結構設計工程師的定義、職責及技能要求;

6)質量的小誤會;

7)企業標准體系制訂要求;

8)坑爹的面試問題

8.1)坑爹的面試問題--選定軸孔配合公差等級;

9)面向定制化的未來--機械哪些技術需要注重,而哪些需要放棄;

10)如何正確簡化流程;

11)例子歸納:公差設計與質量管理的情況分類與應對;

 

6.感想篇

1)設計與做事的流程(多看看);

2)產品結構設計的“守破離”;

3)傳道授業的要點;

4)越來越精簡的機械設計;

5)僅僅是“知道”的重要性;

6)知識的分享:

6.1)寫博客的利弊分析:很自私的分享;

6.2)如何構建自己的技術博客;

7)知其然與知其所以然,KnowHow與KnowWhy;

8)關於提升機械結構工程師地位的暢想;

9)尊重傳統,變換方式,合理溝通;

10)關於結構工程師的一種打開方式;

11)只懷了1/4的才是不夠的;

12)像健康守則一樣的機械設計准則;

13)機械設計更需要軟件工具的輔助;

14)結構工程師的“省錢”作用;

 

7.標准結構篇

1)選用標准化的結構;

2)O型橡膠密封圈;

3)軸;

4)EMC電磁兼容;

5)熱設計(散熱);

6)電機的選型應用;

7)塑料齒輪輪系設計總章;

7.1)動力型塑料齒輪輪系設計步驟詳解;

7.2)動力型塑料齒輪輪系設計實例;

 

8.工業軟件輔助篇

1)工業軟件制作規划;

2)公差分析軟件設計技術任務書

 

9.實物篇

1)燃氣熱水器結構雜談;

2)電磁隔離泵設計全解;

3)無刷直流電機結構與設計;

 

10.實戰篇

1)實戰篇前言;

2)如何使用國標GB14486標注塑膠件公差;

3)用SolidWorks編輯公司專用圖紙圖框,明細表等標准模板;

4)TE 114-18679-3 接插口3d建模和工程圖出圖;

5)面殼蓋底殼;

6)讀取G*M的需求規格書specification;

7)如何使用SolidWorks幫助教程;

8)基礎的3d軟件的草繪、建模、裝配、工程圖;

 

 

//產品結構設計理念的框架,也是這本博客撰寫的模塊划分依據。

 

 

//供參考的單個零件的設計流程,可依據設計變換次序和更改內容!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