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簡介
在網上查了一些關於 PMOS 和 NMOS 哪個更適合用於電源開關這種場合,大部分都是從工藝,導通電阻 Rds 來解釋,但隨着半導體工藝的進步,現今的 PMOS 與 NMOS 之間差距已經不大了,從 SOT-23 的封裝來看,兩者的大小也是差不多的。個人覺得,PMOS 用於電源開關更多是為了方便控制。
2. 應用
2.1 上電控制:
軟件控制系統上電、下電、不同模式之間切換,一般通過控制 NMOS 進而 PMOS 開關;
此種設計方式也可以用於多種模式之間的切換,通過不同模式來操作 NMOS ,一路 NMOS 的開關決定了一個模式,從而打開 PMOS 。
電源開關選擇 PMOS (上圖Q1) 的原因:因為 PMOS 是 Vgs < 0 時,D、S 之間導通,而 PMOS 的源極 (S) 經常接着是要通過的電壓,比如電池的 3.7V~4.2V,這樣只需柵極 (G) 的電壓一定范圍小於源極的電壓,PMOS 就可以導通,經常使用如上圖,通過一個 NMOS 下拉到地,打開 PMOS。而如果采用 NMOS 作為電壓的開關的話,困難就比較大,因為 NMOS 的開啟電壓Vgs = (Vg-Vs) > 0,就要求 NMOS 的柵極電壓要大於源極的電壓,這樣在一個系統下,經常是降壓比較多的,就不容易找到一個比連接 NMOS 的源極還跟高的電壓,所以導通電壓常用 PMOS。采用 NMO S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如 PMOS 方便控制。
2.2 電池防反接:
如下圖:上電瞬間,PMOS 管的寄生二極管導通,系統形成回路,源極 S 的電位大約為 Vbat-0.6V,而柵極 G 的電位為0,MOS管的開啟電壓極為:Ugs = 0 -(Vbat-0.6),柵極表現為低電平,Vgs < 0,PMOS 的 DS 導通,系統通過 PMOS 的 DS 接入形成回路。
如上圖,USB 上電與 Battery 供電的切換。PMOS Q1 柵極接一個下拉電阻,防止 MOS 管柵極處於懸空,在電池供電的模式,PMOS 的柵極穩定提供一個低電平,保證 Vgs < 0,打開 MOS 管,形成完整回路。
2.3 模塊電源開關:
一些在低功耗場景,或者說設備(或者IC)只有在工作的時候才上電,空閑狀態斷開電源,也可以選用 PMOS 來開關,如下圖:
如上圖,PMOS 的源極(S)接模塊的輸入電源,漏極(D)接模塊的電源,當需要模塊上電工作的時候,通過主控(MCU)在 PMOS 稍微柵極(G)設置一個低電平輸出,使得 PMOS 的開啟電壓 Vgs = Vg - Vs < 0,打開 PMOS ,模塊上電。通過這樣的切換,可以避免外接模塊始終處於上電狀態,而是需要進入工作狀態才上電,靈活控制模塊的上電下電。
3. PMOS 參數
以羅姆的 RSU002P03 為例:
3.1 開啟電壓
如上圖:Vgs 的范圍為:-1.0~-2.5,Rds 的大小與 Vgs 的大小有關。
如上圖:在常溫下(25℃),Vgs 的開啟電壓為:2V。
使用一個器件,要數據手冊與實際測量結合,才能盡可能減少出錯。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霽風AI」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wt18811707971/article/details/8930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