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 の 回顧録 & 記憶の破片
嗯,想了很久還是動筆寫一寫吧,紀念我這五年的 OI 生涯。
想到什么寫什么辣,所以是很碎片化的個人記憶 awa。
\(\texttt{-inf}\ \text{~} \ {2014}\)
從小喜歡搗鼓電腦。
小時候喜歡玩什么憤怒的小鳥啊賽爾號啊還有一些奇奇怪怪的游戲,和家長斗智斗勇,假裝關心家長什么時候到家肚子餓,實則刺探軍情為活動提供准備,還得預留時間冷卻電腦。
然后,好像大家都說我,在這方面有天賦?
OwOAwA
\(\texttt{2015}\)
由於我們學校小學初中都有,所以可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機遇。
嗯那時還是小學六年級吧。那個時候有一個逃課的好機會——每周五下午每個班可以派一個人去初中部那邊上計算機課。我想都沒想就報了。(果然沒人和我搶
然后就去了。
最開始是一個男老師給我們上 flash,教了很多東西。
(感覺我實際在初中學的 flash 也就這些內容了
(但是當時用的方法好麻煩
后來是一個女老師給我們上課。
第一節課介紹了一個網站 code.org,然后讓我們自己跟着里面玩。
當時感覺非常有意思,甚至把做好的游戲打包回去繼續玩。
(然后和家長說這是我自己做的我玩你不要煩我23333)
后來開始叫我們用一個叫 scratch 的軟件,整間教室都是此起彼伏的貓叫聲。23333
現在想想這應該是我的 OI 生涯的起點吧。我似乎對編程產生了一定的興趣。
嗯,就是這樣。
\(\texttt{2016}\)
然后轉眼間到了小學畢業的時候,當時有好多學校可以選啊,有本區的重點學校,有市直屬學校(缺點是有的要收學費23333)
當時想了想感覺選區重點就只能上文化課了,選市重點應該會有很多社團活動之類的吧,然后又不想去收學費的地方,然后就來了我現在的學校——西南大學附中。
然后轉眼來到 12 月份,那個時候聽說有什么信息學競賽的選拔,然后我就去了,然后顯然成功的選上了。(啊其實現在發現就是一些奇奇怪怪的模擬題讓你用手算辣阿巴阿巴
然后,就正式開始了我的 OI 生涯吧。
還記得那是第一次期末考試,一共五個題(大概是什么插入去重之類的東西,現在發現就是一個函數的事情)而且那個時候所有程序都是老師手動驗證正確性,名字都是中文名字 23333
我們那里有個老哥一個小時就提前離場的,把我嚇得當時就坐不住了,因為還有三個題沒寫完。
最后也沒寫完所有五個題,好像是剩了一個石頭剪刀布之類的東西?
第二周出成績,我第一(雖然還是掛了一個題,悲),那個提前交卷的老哥只對了兩個題23333。
(更湊巧的是他現在和我一個班23333)
然后我當時覺得,可能,我確實有那么一點點的天賦?
\(\texttt{2017}\)
當時記得是學遞推吧,好像是很簡單的一個東西(其實在當時也並不簡單?),事實上老師也講過很多次了,然后我們初一初二兩個年級的學生沒一個會,被老師批評了一通。
然后突然覺得沒指望了23333。
暑假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我們現在的教練 PYB。
那個時候學了好多好神奇的東西,什么分治、動態規划之類的東西為我打開了第一扇門。
然后就是第一次普及組,恰巧我們那一年最后一題開了普及組的先河,超級難(
(雖然之后的可能思維難度上更高23333)
然后那算是我正式比賽的第一次重大失誤吧,好在之后都沒有什么重大的失誤。
第二題腦子抽了換行用了 \r\n
,第三題調試的時候用了 system("pause")
忘了刪掉 windows.h
的頭文件,直接掛了 200 分,也是沒救了。
(痛失 CQ 前 10 嗚嗚嗚)
現在記得那個時候我們翻民間數據測出來滿分的代碼,里面有個在第一行用注釋寫着什么 “If I can't AK this,.......” 后面記不太清了。
事實上最后 CQ 也沒有滿分辣(最高才 380 分)。
我已經記不清寫這份代碼的人的名字是誰了,只記得是八中的兩個巨佬之一(這兩位現在也是集訓隊爺辣)
然后在一等獎的名單里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名字,其中不乏小學和初中上數學補習班的時候的紅人23333。
但,這無疑對當時的我是一個打擊。現在看來,可能也是一次很好的教訓吧(在正式考試再沒有因為這種原因而是因為菜掛分。
\(\texttt{2018}\)
學校在初二要分兩個直升班出來,家長這邊不斷施加壓力讓我安心卷文化課卷完了才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競賽。班主任也讓我盡量少去機房。
結果要八月份后半出,在這之前在學校進行暑期集訓。
然后我們就見證了奇跡的誕生——有一個不認識的名字縮寫,從最開始的考試幾乎墊底,到后來每場模擬賽都接近滿分。
果然人與人之間不能一概而論,我只感受到了恐懼。
這個人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就是 \(\texttt{jiangly}\) 辣。
然后最后還是有驚無險的進了直升班。
最后選擇信息學競賽的並不多,但直到高二都只走了兩個人。
中間還有一些小插曲。
當時的要求是我們兩個班每個人都要選一門競賽進行學習,實在覺得接受不了再放棄。但是,在你自己選擇過后,還會有一定的“調劑”。比如什么如果有女生報了數學競賽和物理競賽,老師會盡力勸阻之類的。
實在勸不了實在可能直接調動。(就離譜
(雖然我覺得這是很不厚道的做法,但是仍不能否認其的確有一定的合理之處)
還記得的我之前說的那個提前交卷的老哥嗎?他本來報的是信息學競賽,然后被班主任以“初中是物理成績優秀且初中學過物理競賽”調去了物理競賽。
(初中物理競賽:指上課講《新思維》)
(哦忘了說了這個老哥除了化學競賽其他競賽都上過(因為化學初三才有23333))
還有一個女生,有過信息學競賽基礎,但是由於“女生不適合學這一科”的理由,雖然自己不太願意,但在家長和班主任的強烈勸導下去了生物競賽。
(氣抖冷,女生什么時候才能站起來)
的確,我們學校強勢的競賽是化學競賽,OI 乃至其他競賽一直都很弱。
但是,我好像又沒什么可說的。
我只是很難受。
我們才是真正的熱愛啊。OI 里還有一片凈土。
我們競賽團隊當中有一個人特別喜歡吹逼,說着自己平常成績如何如何不好,全靠初二的時候普及組一等獎才把他拉回直升班之類的。
我其實很反感,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只能堆着笑臉想着今年翻盤。
考 NOIP 了,賽前大家都在祈禱今年沒有小凱的疑惑(畢竟去年把我學長送退役了)。
第一天。
然后第一題原題啊但是我並沒有看出來然后寫了一個奇奇怪怪的東西有 0 就能過。
第二題看了一眼猜了個結論發現就是背包啊寫了過了大樣例感覺很穩。
第三題感覺不會啊,寫了個55暴力跑路啊。
出來發現 jly ak 了,不愧是 jly。
然后這個第一題是原題我當時直接就炸了。
(CCF RNM,退錢!)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第二天。
這個第一題是不是在環上搞搞就做完了啊(然后找環找錯了)(也並沒有看到數據范圍只有 5000)
這個第二題啥啊,找找規律得了。(然后規律找錯了 2333)
這個第三題啥啊完全不會啊。(喜提 0 分)
然后回去和同學、學長們討論啊,感覺自己這個分數波動非常大,非常玄學。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祝我們所有人好運。
出分了,卡線一等獎 2333。
針灸翻盤了 2333。
因為這個這個一等獎給我在班上帶來的極大的便利(((
我們有一個挺厲害的學長,在 NOIP2017 的時候因為文件錯誤很遺憾錯失一等獎,NOIP2018 又因為各種原因沒能拿到一等獎。
那個時候自主招生政策省一是有用的,只能說惋惜啦。
(不會忘記一起打三國殺的時候的23333)
(從那以后那個喜歡吹 B 的同學吹 B 的時候少了很多)
算起來我也是我們學校第一個初三提高組一等吧,也算是歷史第一個(還是我們學校太蒟了啊
突然又覺得自己挺 NB 的。
(雖然被 jly 踩爆了啊 awa 一年不到 NOIP 500+ 還是人嗎 555
\(\texttt{2019}\)
參加了當時的最后一屆十二省聯考。
雖然只是去打醬油。
然后,然后 JLY 真的太巨了,直接 A 隊了。
然后在知乎上寫如何評價十二省聯考。
放了一張那個四倍役滿的圖,然后被 LCA 教育了說圖是他做的但是有真實姓名能不能撤下,然后我回復好的先撤銷了。
(其實我當時挺懵逼的)
然后后來我打了碼又發上去了((
然后又去 yygq 了 CCF,然后,逛着逛着知乎號被封了。
(沒匿名 2333 雖然我至今不清楚是不是這個原因,反正手機驗證一下就解封了)
打了 NOI 同步賽。
第一天打了第二天就咕咕咕了。
然后碰巧遇上第一題數據極水當時還在好奇爆搜怎么過的大樣例。
然后最后沒交爆搜上去,給我虧的。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不知道因為什么原因悲慘爆零。
JLY 太神了直接進了集訓隊!
高一了 23333。
想着今年沖一沖省隊(事實證明我在想桃子)
由於各種各樣的金錢原因,今年 NOIP 改名 CSP 繼續辦。
由於在第二天的第一題和第三題上的失利,最后其實並沒有取得特別高的分數。
有一個學長,因為某一個題目超出了空間限制被判了 0 分。
而他原本的分數是很有希望沖擊省隊的。
其實教練很早就知道了,但也直到最后出分才告訴他。
只能說非常惋惜吧,我也不知道能說些什么。
只是,很難受。
(曾經晚上還一起呆在機房打codeforces 23333)
當時看到分數我就已經知道我這把涼了,省選翻盤幾乎不可能。
想了很多吧。
好在還有一年,一年過后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馬。
好像這一年就渾渾噩噩地過去了。
\(\texttt{2020}\)
但事實上省選也考的跟個什么一樣。
而且我還停課了。
(但是還是有一個三中的大佬省選直接翻進了 B 隊,我只能說太強了)
發現其實自己還是太弱了啊,做題做得太少,很多東西都沒見過。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而且突然得知回去復習個 10 天還需要參加期末考試,我直接吐血。
最后考得還不錯——如果不算物理的話。
班上物理滿分一串,我卻只有 79。
(成功成為小組最后一名)
(其實是我們小組其他人都太強了(強行狡辯))
(我物理滿分就年級第一了 awa)
又是一年一度 NOI,這次我們學校多了一個女選 YXY。
JLY 兩年 NOI 同分 23333,但是排名前進了 10 名。
YXY 因為 各種各樣奇奇怪怪地錯誤打鐵了,好在我們這一屆並沒有特別強的女選手,她還有一次機會。
CSP 考得稀爛,就只有 200 分,感覺這樣下去遲早💊。於是決定要努力學習。
(胡適日記.jpg)
很快就考 NOIP 了,這次決定了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會退役。
這次其實考的還不錯啦(雖然被sm出題人卡了30分gcd先乘后除)
當然也有人炸掉直接就退役了。慘。
其實人生總是這樣,充滿了很多的離別。
就像一輛公交車一樣,中途總會有許多人上車下車。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也自然沒有永遠沒有終點站的公交車。
我們能做的,也僅僅只能為此感傷罷了。
然后大概盤算了一下算上 1/3 線剛好在隊線外一名(如果這 30 分不被卡就沒這么慘了 awa)
感覺還有戲,至少比上次有戲。
期間回去補課,又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我給你們補課是我主動的”
“你們競賽生要懂得感恩”
這就是遲到了也沒通知一聲都不能說一句的好老師嗎?愛了愛了
難以理解。甚至顛覆了我對他的認知。
只是覺得很難受,頭一次遇上這樣的老師,而且這樣的老師還要陪我度過一整個高三。
還好沒考期末考試 23333 不然會死掉
\(\texttt{2021}\)
最后一年了。
命運之神像給我開了個玩笑一般。
初三的時候,我急需那次考試來證明自己,他抬了我一手。
這一次,我高二了,也是我最后一次機會,他又抬了我一手。
可笑啊。
第一天第一題的假算法獲得了滿分讓我大獲全勝卡線進隊。
這樣,我和 YXY 雙雙進入省隊,附中在 JLY 之后省隊沒有斷掉(
然后是 PKUSC 。
先去了海亮集訓,認識了一堆巨佬。
這個時候才能瞥見那遙不可及的差距。
那可能是我永遠都可望而不可求的東西。
然后到余姚去參加 PKUSC。
但是我整個人就像石樂志一樣寫了一堆暴力都沒寫對,直接滾粗到只有三等約。
(但是中途和 YXY 去萬達廣場吃了海底撈還是非常快樂)
(話說重慶人跑到外地吃了一頓火鍋是不是腦子有大病)
YXY 拿到了一等約,有 Ag 直接就能簽最優惠,以她的實力完全沒問題。
現在我只能考慮我自己了,我要怎么樣才能在 NOI 翻盤呢。(
然后回了重慶,沒多久又去了海亮((
不過這次是整個附中的大部隊((
到那里看到好多大佬什么 zzq,ysy,wxh 都來給我們講課。
(果然海亮就是海亮)
(最讓我不能接受的是 wxh 為什么是長發馬尾辮,是那樣的面容,又是這樣的聲音,我直接和我腦海里的印象崩塌)
幾次模擬賽考的都挺不好的,心態突然炸掉,於是教練拉我出去散步,感覺好了一些。
最后是 NOI 了。也是我 OI 生涯的最后一站。
很高興這能成為我 OI 生涯的最后一站。
也非常遺憾這是我 OI 生涯的最后一站。
最后還是如願拿到了 Ag,但是並沒有如願當場簽到約 awa。
兩天的失利(有個板子題沒寫出來,還有幾個暴力也沒寫出來)和第二天的精神狀態的問題導致了一定的發揮失常。
如果不出現這些問題的話,我可能真的就不只於此了吧。
其實,自己並沒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弱。
沒有必要妄自尊大,但是也更沒有必要妄自菲薄。
我很高興,這次 NOI 讓我認識到了這一點——其實,我,真的,沒有那么垃圾。
曾經金牌和集訓隊可能對於我來說是一件非常遙遠的事情,甚至我覺得我這輩子都不可能達到。
當現在發現其實你只要跳一跳就可能夠得着的時候,是否也會有一些些惋惜呢。
或者說,是否有一些不服氣呢。
不過,我已經很滿足了,雖然沒有畫上一個大大的驚嘆號,但也算是是一個飽滿又圓潤的句號。
OI 帶給我的,已經很多了。
YXY 又發揮失常了。
看起來她第二天遇到的心態上的問題比我更大。
最后很遺憾打銅了。
不過祝她一切順利吧。
阿門。
(好消息是沒有 CQ 墊底 23333)
不舍嗎?當然有。
不甘嗎?當然也有。
遺憾嗎?當然更有。
我這一學就是五年啊。
五年的時間真的過的好快,轉眼間我都已經高三了,也要回到班上,過着一個正常高中生的生活。
其實現在想想,我真的已經給自己帶來了太多我自己都沒有想到的結局了。
未來真的是不可預測的啊。
我非常感謝在這一路上一直陪着我的教練和同學們。可能,這樣才顯得我沒那么孤單。
特別感謝我的教練 PYB,在這一路上真的帶給了我太多太多的幫助和支持了。
還有 JLY 鴿鴿 !!! /zqq /yqq
退役了啊......
很感謝我能夠遇見這一切吧......
老師,同學,OI,音游......
其實真的很不想說再見,但事實就是這樣,菜是原罪。
但其實,你又會發現,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么不堪。
一想到這一點,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還是希望能夠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吧。
無悔入 OI。
不論如何,我都會向着太陽奔跑,並永遠期待美好的事情正在發生。
現在我要做的,是開啟人生的另一條路了。
Never Settle.
Never Enough.
無限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