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每天想起來就寫一點的日記呀💃
2021/07/10📆
2021年7月,在這之前的半年時光里,做了半年的PHP開發,中間還向老板請了一個月的假去復習考研面試。后來干了一個星期的算法工程師辭職了,學了一節吉他課放棄了。接下來再干一個月的編程老師也就差不多收收心安心學習了。
這半年時光啊,憑着研究生錄取通知書保底,也算是自由瀟灑過一回了。
在社會上走了一遭,認識了很多人,想通了很多事情。
認識了比我小一歲的有趣的前端兄dei,相識了一位很有故事的前端小姐姐。感謝對我很照顧的兩位開着奧迪和奔馳來上班的測試小哥和前端小哥。感謝會解答我所有愚蠢問題,還幫我改bug,耐心帶我的大姐姐。
也曾被三個公司的老板灌過雞湯,不得不說,老板之所以是老板,自身的格局和情懷都是實打實存在的。只是,作為資本家剝削階級的特點也是實打實存在的。
老板一:“沒有什么人是不可替代的,你要走就走。”
老板二:只干了一個星期,接觸不深。但給人一種廟小妖風大的感覺,公司人沒幾個,規矩多的要死。交代的任務必須執行,很死板。
老板三:整一些語錄,“人主要還是看天賦的,努力也補不了多少”,“專科本科之分在於自律程度、競爭意識,而不於智力高低。”,“一個人走的有多遠主要取決於他的情商,教育行業本質上是個服務行業”,“自己這方面的能力強和能夠教會別人這方面的知識是不一樣的,好的程序員不一定是好的教學老師”。🙋
話說回來,經歷這半年,我想我更開朗,更圓滑了,也更准確地知道自己喜歡什么,適合什么,想要什么了。
至少有一點是十分明確了,今后在台州,干程序員是不可能干程序員的。干程序員工資低的要死(基本和公務員、老師持平),一年從頭干到尾,累死累活,加班努努力,就能幫老板換上新車啦哈哈哈哈哈。🌻
今后的腳下的路啊,到底通向哪里還未可知,未來三年的研究生生活里,一路上機遇太多,挑戰太多。雖前路漫漫,但經此半年,“岔路口”少了,大方向逐漸明朗起來。6月份回學校看望了王忠老師(其實是去解惑),他給了我四個忠告💁:
- 我雖學習能力較強,但注意一定要專注一個方向,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地鑽研下去,不要朝三暮四,不要被別的東西分散了注意力,如此才能有所突破。
- 考公、考教師編也好,進大廠做程序猿搬磚的也罷,這兩者都是很好的選擇,關鍵還是看自己的想法。最最重要的是要自己干的開心、快樂。
- 程序猿的技術永遠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 談戀愛和結婚不要混為一談。😂不得不說,老一輩的過來人還是有點東西的。
2021/08/14 📆
今天是七夕呀,往年高中和大學的這個時候都是和都單身的哥們幾個一起去看場電影。今年不同咯,考編的在准備考編,博士畢業的在准備博士畢業,有老婆的在陪老婆。還有一個本人,家里蹲,默默地等待開學ing……
記得在電視劇《琅琊榜》里,梅長蘇雖與蕭景睿是君子之交,但為了大義不得不親手使得他家破人亡,然而蕭景睿在和梅長蘇分別時卻說道:
“我曾經因為你這么做,非常難過,可是我畢竟已經不再是一個自以為是的孩子了,我明白了,凡是人總有取舍,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舍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
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而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
提到這個故事呢,是因為最近放下了一件想了一年多的心事。記得有太多個失眠的夜晚,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心事。想起了,也就更睡不着了。睡不着,我就默背上面這段話。不得不說,效果還挺好的,背到不知道第幾遍,就會迷迷糊糊睡過去了。
時常想那蕭景睿,對待一個害得自己家破人亡的朋友,還能做到不埋怨不怨恨,想必用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來形容應該不過分吧。由此及彼,我也學會了應該要放下一些東西。人生在世,為人要大度,遇事要想得開,才會不至於那么糾結、那么鑽牛角尖地去苦苦追問個為什么。
小學課本里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有沒有什么東西是值得一生去踐行的,那大概是恕吧!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首先要拼命地去愛,愛這世間的一切,愛自己,愛別人,愛生活。其次當這愛得不到期待中的回報時,那就去寬恕吧,寬恕自己、寬恕別人。個人對於生活的理解——人生海海,人生的樂趣啊,就是一邊在愛,一邊在寬宥。努力地抓住本屬於自己的,也努力地放過那些不屬於自己的。如此,才能通透,才能快樂!
至於七夕嘛,他人觀花,不涉我目;他人碌碌,不涉我足。
放一首循環n+1遍的張國榮的歌結束今天的日記吧。風繼續吹
2121/09/07 📆
《未選擇的路》
——弗洛斯特
黃色的樹林里分出兩條路,
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佇立,
我向着一條路極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叢林深處。
但我卻選了另外一條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顯得更誘人、更美麗。
研究生開學前的最后一晚,僅以此詩告誡自己,貪多嚼不爛。
今天的主題曲應屬Beyond的《不再猶豫》了。
2021/09/10
研究生報道第三天,一邊覺得想說的想記錄有很多,一邊又覺得沒什么好說的。千絲萬縷,千頭萬緒,不知從何處開始說起,分篇章寫吧。
室友篇
- 室友是自己在開學時候選的,可能是上天看我本科沒有像樣的室友,這次可憐安排了最佳室友。9月8號報道那天算是面基了新室友,一起去吃了晚飯,逛了北校區。
大家都很棒,真的很棒,挑不出瑕疵的棒!都不打怎么打游戲,都不會喝酒抽煙,都很愛干凈!都很會體諒別人,各自有各自的特長,而且在同個課題組,互相交流,互幫互助。
4號床跟我一樣有着本科競賽經歷,我說的點他都能get到。性格也特別好,不裝逼不自大。3號床是一個學碩,雖然基礎偏弱,但看得出是特別勤勤懇懇的人,只要下功夫肯學肯定能出成績的。
2號床是轉專業過來的,一開始起步慢,但也能看出心態挺好的。他不會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也不會覺得我是在裝逼看不起我😂,性格挺好的,而且也挺自律的。
行程篇
- 9月8號報道第一天室友幫忙拿快遞,才使得入住進展這么順利。見識到了原來寢室沒有獨衛居然可以這么干凈,也見識到了原來公共衛生間也不一定全都那么臟。晚飯去的步行街,可能是我工作那段時間住的樓下就是小吃街,早就見怪不怪了,也沒啥特別嘴饞的。晚飯后去逛了北校區和西校區。
我在扮演我自己
哈哈哈哈哈哈,逛校區的時候就開始產生一種恍惚感了,這恍惚感一直持續到我寫這篇小作文。“我是誰,我怎么在這里,我在干什么” 這是腦海中超脫事件之外偶爾出現的想法。
就是感覺眼前所有發生的一切都那么不真實,但每一件事又的的確確是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我想之所以有這種恍惚感,可能是因為我實在是個后知后覺的人,換個方式表達,我是需要更多時間去習慣和適應眼前發生的一切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恍惚感,這兩天我同時還存在着一種與之相對的感覺——體驗感。
這是一種強烈的體驗感,我的自我仿佛抽離出了本我,他就經常站在一邊,看着本我不斷去嘗試新的東西帶來新鮮感和體驗感。這種感覺挺奇妙的。
-
9月9日晚上和研一同課題組的男生面基了,吃了頓燒烤。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本科出身都不怎么樣昂,不過看得出每個人都挺上進的。挺有緣的吧總之。
-
9月10日上午開學典禮,下午開了第一次實地的組會,體驗感並不怎么好!實驗室暫時也沒得安排,只能在寢室學習了。不過好在沒有期望就沒有失望,只要我把讀研看成打工換學歷,就沒啥能挫敗我。“臭打工的,來讀研要飯來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開完組會又開了班會,然后我稀里糊塗就當上了班長…班長也就是個臭工具人罷了,沒啥稀奇的。
晚上和室友去逛了天一廣場,還看到了老外灘。寧波可比杭州悠閑多了啊,外灘也挺好看的,這不比西湖香嗎。 -
9月11日下午約了tkr喝茶,聊了聊同學的近況、聊了聊各自的規划、聊了聊對未來的迷茫、聊了聊對現實的改變、聊了聊對自我的認知。晚上和師兄吃飯,被自願喝醉了,可太學生會社會風氣了,想想就來氣。
-
9月12日 數學建模培訓了4個小時,做課件和輔導數據結構2小時,睡覺4小時,洗澡洗衣服1小時。數模競賽可得好好准備呀!
最近跟着一位“姐姐”學到了隨緣一點,過一天算一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下次補個科研篇。
按照慣例一首歌結束記錄,最近開學典禮上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搖滾——朴樹的《No fear in my he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