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靜雅齋用戶書


寫在前面

靜雅齋數學從 2016 年 7 月 15 日入駐博客園,已經有 5 個年頭了。 5 年的時間共編寫博文 640 多篇,從數學知識框架體系來說,已經基本成型,現有版本的高中數學都可以參照借鑒;從電腦知識角度來說,凡是能想到的應該使用的科技手段都融入其中【期間得到了博客園的兩位大神 esofar 和 GShang 的電腦技術支撐,在此表示感謝】,一直以來的情懷就是,用最好最恰當的電腦手段呈現最准確、清晰、精煉的高中數學內容,讓學生能在靜雅齋自主得到提升。

靜雅齋現在博客園平台中的排名是: 66 萬多的博客中排名 610 位,感覺還是挺多的學生在利用這個博客,靜雅齋開放運營時的用戶每天基本在 800 \(\sim\) 1000 之間, 2021 年高考當天的用戶流量達到了 5000 多,對於晦澀艱深的數學內容來說,這樣的流量不可謂不多,感謝你們的大力支持;現在由於某種需要轉入半開放階段,部分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博文添加了密碼,主要是為了防止網絡爬取,感謝各位的蒞臨指導。

高中三年,學生的時間非常有限,而數學又是大多學生的弱項,怎么能讓學生比較輕松的突破數學科目而又不浪費錢財和時間,這是靜雅齋 5 年多來一直的夙願,為了能更好的利用靜雅齋博客,特作以下的說明:

使用須知

1、請各位盡可能使用電腦端的瀏覽器觀看,手機端或IPad端的效果會比電腦端差一些,而且手機端如果要使用搜索功能,還需要將手機瀏覽器調整為電腦版的才行,效果如圖。 另外微信也內嵌有瀏覽器功能,用微信打開博客的網址的效果要差很多,盡可能不要使用。

2、如果感覺制作的不錯,您可以收藏我的博客網址 https://www.cnblogs.com/wanghai0666 ,便於您下次使用。

3、為便於各位區分"已閱讀"和"未閱讀"的博文,當點擊閱讀后,點擊過的博文的題目變成灰色;未閱讀博文題目顏色是黑色;博文題目添加了字體放大,一點小的動態效果;

4、博文內容中的藍色部分,點擊后能進入相應的鏈接;博文內容中的“注”,當鼠標移至其上時,會有相應的內容注解,隨時為您自動答疑解惑,這一點是受了微信讀書的影響,不過制作這個效果花費了我近乎半個月的時間,憋着一口氣,我就是想將最好的觀看效果呈現給用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這一創意,我是全網絡做的最好的。

5、思維導圖 是我特別推薦給用戶的內容,學習完一章內容或者一個模塊的內容,此時急需要歸納總結,建立數學知識框架,思維導圖就是專門干這個事情的,能采用專用的數學符號編輯的思維導圖,我是全網唯一的一個。你們可以試試看。同時高考數學考點關聯表也能幫你進一步梳理數學知識。

6、受博客功能的限制,沒法將博文制作成樹狀,頗為遺憾。不過我抽空制作了 靜雅齋目錄 ,也頗為高級,可以幫你節省時間,她是讓我感覺自豪的東西,純粹考量了我的自學能力,獨立完成頗屬不易。電腦部分已經完善,數學內容部分還在添加中。。。

7、大多的習題配套課件有動態效果,使用了美國人設計的Desmos[呆萌]在線軟件或者國產的網絡畫板或Gif動畫,配置有多端兼容,可以在手機端使用,不過最好的效果是在電腦端使用。

8、為便於各位計划時間,每篇博文有字數和大致用時統計;為了保護各位的視力,半小時左右有休息提示。

<script src="https://blog-static.cnblogs.com/files/wanghai0666/ymgy.js"></script>
<div id="wh-eye">努力誠然重要,<br/>還請注意休息!</div>
<script>
setTimeout(function(){
$('#wh-eye').show(); //將DIV標簽顯示出來。
setTimeout(function(){
    $('#wh-eye').hide(); //將DIV標簽隱藏。
}, 5000);
}, 900000);
</script>

9、要想暢快無阻的使用靜雅齋,您得成為靜雅齋的特別用戶尊重勞動,保護原創,微信聯系wh1979448597,當 640 多篇博文涵蓋的數學技能和數學素養成就更優秀的您時,我們就是雙贏。

10、2021-08-18,博客后台添加JS插件,實現了在漢字和數學符號之間自動添加空格的功能,同時在段首添加了縮進,符合中文規范,博客整體看起來漂亮多了,故作個記錄。

<script src="https://cdn.jsdelivr.net/npm/pangu@4.0.7/dist/browser/pangu.min.js"></script>
<script>
//  pangu.spacingElementById('main');
pangu.spacingElementByClassName('comment');
pangu.spacingElementByTagName('p');
pangu.spacingElementByTagName('li');
</script>

11、2021-11-06,手機端的導航欄的顯示或隱藏功能終於實現了。從網絡上找了一個多月后終於找到我想要的代碼,修改后成功實現了我想要的功能,下拉頁面隱藏導航欄,上滑頁面顯示導航欄,作個記錄。

<script>
// 導航欄上拉懸浮
$(function(){
//頁面初始化的時候,獲取滾動條的高度(上次高度)
var start_height = $(document).scrollTop();
//獲取導航欄的高度(包含 padding 和 border)
var navigation_height = $('#header').outerHeight();
$(window).scroll(function() {
//觸發滾動事件后,滾動條的高度(本次高度)
var end_height = $(document).scrollTop();
//觸發后的高度 與 元素的高度對比
if (end_height > navigation_height){
$('#header').css('top', '-61px');
}else {
$('#header').css('top', '0');
}
//觸發后的高度 與 上次觸發后的高度
if (end_height < start_height){
$('#header').css('top', '0');
}
//再次獲取滾動條的高度,用於下次觸發事件后的對比
start_height = $(document).scrollTop();
});
});
</script>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