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原理圖到PCB流程總結


(7) 原理圖到PCB流程總結

先確定好需求,有哪些外接的端口:通信接口哪些、外接Socket哪些,外接金手指哪些,是否外接引出芯片所有管腳。

一、原理圖部分

1 原理圖元件庫的准備

  專用IC芯片臨時畫一下原理圖庫和封裝庫,可以利用現有的庫,或者IPC,也可以自己畫。

  這部分可以翻閱之前的筆記--原理圖元件庫的繪制。

2 畫原理圖

  可能用到的一些操作:

    右下角System-->Library,調出元件庫

    高亮選中某一個net的所有存在位置:edit-->select->connection,點擊右下角的clear取消選中狀態

  另做幾個排針孔來做為PCB的測試點。主要是電源、地、其他關鍵電壓。

3 畫完之后,檢查各阻容元件、接口、芯片的comment(value),及footprint,是不是想要的

  通過tools-->footprint manager,自己檢查

4 給每個元件的destinager標識符加序號,比如R?,U?后面的值

  通過tools-->Annotation,自動修改,點確認

5 系統檢查原理圖庫有沒有什么連接上的問題

  通過Project-compile document xx.SchDoc即可

6 生成元件清單

  通過reports-->Bill of materials,自動生成Excel表單

7  將元件導入到PCB文件中

  通過Design-->update pcb document xx.PcbDoc

二、PCB版圖部分

首先設計好PCB布局布線規則,Design-->rules

 

 

 然后按以下流程進行:

1 布局-----模塊化擺放元器件 

  通過將原理圖文件窗口和PCB文件窗口並排同時顯示出來。

  <交叉選擇模式>

  在原理圖選中模塊電路,PCB文件中的對應封裝自己被選中,然后移動這一部分封裝,進行擺放。

  依次擺放:電源部分、MCU部分、接口功能部分電路。

  <將元件的絲印Text暫時鎖定(即不可被鼠標選中,然后會跟隨元件)>

  PCB filter---勾中Text-comp----apy to all

  然后PCB inspector---勾中locked,順便把絲印文字的大小改小一點--H30mil,w5mil即可。

  <元件跳轉--快捷鍵>

  從PCB跳轉到原理圖,在pcb界面按快捷鍵T+C鼠標指針變成十字,通過單擊元件即可,然后進入原理圖看,所選器件高亮顯示。

  順便說下從原理圖跳轉到PCB中,快捷鍵T+S

2 設置電路板物理邊界和電氣邊界

  1)  定義物理邊界。在PCB中圖中選擇機械層Mechanical1,然后選擇菜單命令【Place】|【Line】,在PCB圖中定義一個500mil*500mil的物理邊界;

  2)  定義電氣邊界。在PCB圖中選擇電氣隔離層Keep-Out Layer,然后選擇菜單命令【Place】|【Line】,在PCB圖中定義一個500mil*500mil的電氣邊界;

  3)  然后選中邊界的4個邊,然后通過Design-->Board Shape-->define from selected objects,即可。

  4)  再設置好參考點Edit-->Origin-->set,放在外框左下角位置。

  

 3 電路板布局,及四角機械孔的放置

   

 

 4 按需求增加板層

  通過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

  

5 布線 (布線規則相關內容在本博客有專門的一篇總結)

  •   可能會用到的一些快捷功能:

    shift+S 只顯示當前單層的內容,其它層不顯示

 6 鋪銅

  place--polygon pour,連接net

 

<更多細節方面的知識,看看這位大佬的https://blog.csdn.net/qq_29350001/article/details/52199356>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