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天開始,小白將深入給大家帶來關於數據分析工具SPSS的使用和講解,在這段時間里我會帶着大家來一起學習了解如何使用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假設檢驗、相關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主成份分析、因子分析等。在分享的途中會出現大量的分析實例,通過實例來解析數據分析的技術和技巧,最后提高SPSS數據分析的技能。今天小白先從描述性統計分析開始給大家介紹,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有的時候無法得到研究對象的全部數據,我們只能夠得到總體中抽取出來的一部分,在數據分析中,我們稱這個部分叫做樣本。數據分析就是通過樣本的數據來推斷研究總體的數據,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使用的方法可以分為兩種:描述性統計分析以及推斷性統計分析。在這兩種方法里面,描述性統計分析是指通過分類、制表、圖形以及其他數據指標(例如方差、均值等)來概括整個數據分布的特征。而另外一種推斷性統計分析方法則是通過隨機抽樣,利用其他不同的統計方法把從樣本數據得到的結論推廣到總體的數據分析方法。舉個例子來說,我們需要分析某一家企業近3-5年的經營數據,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統計圖、方差、均值等描述性統計方法。但是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分析這個公司我們得到的結論無法應用到其他的同類型企業,所以我們需要用到推斷性統計分析,我們可以在同類型企業中抽取很多家企業的數據,然后運用卡方檢驗、方差分析、回歸分析等方法來分析,看看我們通過分析得到的結果是具有偶然性還是具有普遍性,而這樣得到的分析結果我們就可以使用到總體數據當中去。
我們先從描述性統計分析開始給大家介紹。在SPSS中有許多選擇菜單都能夠進行描述性分析,在許多分析過程中也都會提供描述性統計分析的指標輸出,例如方差分析、因子分析、T檢驗等許多分析過程中,都會在結果中提供對應變量的描述性統計量。

如上圖所示,在SPSS中專門用來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窗口在分析列表的描述統計中。我們可以看到,在描述統計分析中,我們可以通過頻率、描述、探索、交叉表、比率、P-P圖、Q-Q圖這幾類來進行選擇,不過一般來說后面幾個選項平時用的機會比較少,所以小白會針對前面幾個選項進行詳細講解。首先我們來看頻率這個選項是如何進行分析的:
上圖是我們本次用來進行分析的數據,顯示了企業一周7天的營業額,我們現在針對這個營業額進行頻率分析:


我們選擇頻率以后,將銷售額這個變量選中,然后在右側的統計量選項中進行上圖選擇(本次重點看統計量,所以就不用操作其他幾個選項),在勾選完輸出標准以后點擊確定就能夠得到本次頻率分析的結果:
上面給大家講了第一個選項頻率,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描述選項,選中以后我們將會進入到下面的描述界面中,選中我們需要進行分析的變量,然后在選項中勾選我們需要輸出的統計量:

在設置完成以后點擊確定就可以出現我們本次描述分析的輸出結果,如下圖所示:
看完前面的頻率和描述,我們再來看看探索子菜單,我們選擇探索以后就會進入到下面的探索界面中,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選擇我們分析的變量到對應的位置,然后按下圖所示進行設定:

在我們設定好輸出需求以后點擊確定,SPSS就會將我們本次需要的輸出結果展示出來,如下圖所示:


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關於利用SPSS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的相關內容啦,大家是不是對SPSS這個工具又有了新的認識了呢?篇幅的原因今天先跟大家分析這么多,下次的文章會針對描述性統計分析中的統計圖來給大家進行分享,在這之前大家可以先練習一下今天介紹的分析方法。
文章來自公眾號【小白數據營】
大家可以私信我進入到交流群中參與討論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