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和時序是影響內存性能最重要的兩個參數,但圍繞兩者的爭辯一直持續不斷,那就是兩者之中,哪個對內存性能的影響會更大一些?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為了探究這個問題,我們決定自己動手驗證一番。
明確主題后,為了便於比較,擬定兩個測試項目:
1、同一時序,不同頻率對內存性能的影響
2、同一頻率,不同時序對內存性能的影響
測試平台

平台采用Intel Core i7-8700k搭配影馳 GeForce GTX 1060 GAMER顯卡,內存是影馳 HOF Ⅱ DDR4-4000 8G*2。整個平台搭配都比較合理,不會存在瓶頸而影響測試成績。

HOF Ⅱ DDR4-4000 內存是影馳推出的新一代高端內存,其整體沿襲了名人堂系列一貫的設計美學,同時在4000MHz的默認頻率下,還具有強大的超頻性能,可以給予用戶更高的頻率選擇,而這也是此次將它作為測試對象的主要原因。
同一時序,不同頻率對內存性能的影響
在主板bios中將內存時序統一設為18-18-18-38,用AIDA64測試內存分別在頻率2666MHz、4000MHz和4600MHz下的性能表現。

頻率2666MHz:讀取38525MB/s,寫入39076MB/s,拷貝34522MB/s,延時59ns;

頻率4000MHz:讀取54881MB/s,寫入57314MB/s,拷貝49587MB/s,延時47ns;

頻率4600MHz:讀取59252MB/s,寫入66338MB/s,拷貝55828MB/s,延時42.7ns;
同一頻率,不同時序對內存性能的影響
在主板bios中將內存頻率統一設為4600MHz,同樣用AIDA64測試內存分別在時序19-25-25-45、19-20-20-39和18-18-18-38下的性能表現。

時序19-25-25-45:讀取56359MB/s,寫入65104MB/s,拷貝52824MB/s,延時47.1ns;

時序19-20-20-39:讀取57973MB/s,寫入65429MB/s,拷貝53257MB/s,延時46.4ns;

時序18-18-18-38:讀取59252MB/s,寫入66338MB/s,拷貝55828MB/s,延時42.7ns;


接下來,我們將兩個項目的測試進行匯總,從圖表我們可以看到同一時序,不同頻率對內存性能的影響波動較大,無論讀取、寫入或者是拷貝,每相鄰頻率之間都有着7%以上的性能差距,大於同一頻率、不同時序的2%,所以高頻率對內存性能來說確實非常重要!

而在延時方面的變化同樣如此。在同樣時序18-18-18-38下,頻率從2666MHz提升到4600MHz時,延時從59ns下降到42.7ns,幅度達到27.6%;反觀時序方面,時序從19-25-25-45收緊到18-18-18-38時,延時只減低了9%。
所以,如果選擇一款內存,頻率相對更重要一些,當然,如果內存擁有高頻率的同時,又能保持較低的時序,那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