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常用的頻帶可能為5MHz~95GHz以上,雷達技術、性能及應用顯著依賴於雷達工作的頻段。不同頻段的雷達通常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性。一般,在低頻段易於獲得遠程性能,因為在低頻易於獲得大功率發射機和物理上巨大的天線。另一方面,在更高的雷達頻率上,容易完成距離和位置的精確測量,因為更高的頻率能夠提供更寬的帶寬(它決定距離精度和分辨率),以及給定天線物理尺寸時更窄的波束(它決定角精度和角分辨率)
1、高頻(HF,3~30MHz)
HF頻段主要用途是被雷達用來探測遠程目標(標稱可達到2000n mile(海里)),利用高頻電磁波能量被遠離地表的電離層折射的特性。
2、甚高頻(VHF,30~300MHz)
對遠程空中監視和探測彈道導彈是很好的頻率。在這個頻段內的信號,由於地球表面特別是水面散射的反射系數會非常大,所以直達信號和面反射信號之間的相長干涉會顯著增大VHF雷達的作用距離。然而,當有這種效應使作用距離翻倍時,伴隨而來的相消干涉和減少作用距離。這是由於在某些仰角上,天線方向圖有深的零點。同樣,相消干涉會導致低空上差的覆蓋。
注:對一維波而言,相長干涉一般可以寫成exp(-ikx)+exp(-ikx)相消干涉可以寫成exp(-ikx)+exp(-ikx+pi)駐波可以寫成exp(-ikx)+exp(ikx)物理含義上,物理含義上,相長干涉可以認為兩個一樣地波向着同一個方向傳播。相消干涉可以認為是兩個相位差為180度(pi)的波向同一個方向傳播。駐波可以認為是兩個頻率相同的波沿着相反方向傳播,相位影響暫時不考慮。
3、超高頻(UHF,300MHz~1GHz)
工作在甚高頻雷達的許多特點在一定程度上也適合超高頻。UHF特別適用於機載預警雷達系統的機載AMTI(動目標檢測)雷達,也適用於探測和跟蹤衛星和彈道導彈的遠程雷達。
4、L波段(1.0~2.0GHz)
L波段是遠程(200海里)地對空警戒雷達的頻段。隨着頻率的升高,雨對性能的影響開始變得顯著。
5、S波段(2.0~4.0GHz)
S波段的典型作用距離為50~60海里。如果需要三坐標雷達(決定距離、方位角和俯仰角的雷達),在S波段可以實現。
6、C波段(4.0~8.0GHz)
7、X波段(8.0~12GHz)
X波段廣泛應用於起攔截、戰斗和攻擊等角色的軍用機載雷達中。X波段雷達的可用帶寬較寬,用比較小的天線可產生窄波束寬度,這些都是高分辨率雷達應用的重要考慮因素。
由於X波段的高頻率,雨有時會成為降低X波段系統性能的重要因素。
8、Ku、K和Ka波段(12.0~40.0GHz)
9、毫米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