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測試項目流程
一.整體流程圖
大部分來說,軟件測試從項目確立時就開始了,前后主要有以下環節:
需求分析———測試計划———測試設計———測試環境搭配———測試記錄———缺陷管理———軟件評估——RTM
二.測試流程
需求分析可以說是軟件測試的一個重要環節,需求分析至關重要。需求分析包括軟件功能分析,測試環境需求分析,測試資源分析等。
需求分析的意義:
- 明確產品給客戶帶來的價值
- 明確產品支持和不支持的功能
- 明確產品各個功能的約束性
- 知道開發實現功能
- 知道測試分析和產出測試點
測試計划一般由測試負責人來寫,主要依據就是根據項目開發計划和測試需求分析結果來制定,整體流程大概如下:
測試背景——測試依據———測試資源———測試策略——-測試日程———其他
天有不測風雲,計划趕不上變化,一份再好的計划,也需要根據情況改動
測試設計包括測試用例編寫和測試場景設計兩方面,測試用例對測試有很好的指導問題,測試場景設計主要就是測試環境問題
測試環境搭建不同軟件產品對測試環境有着不同的要求,符合測試要求的測試環境能夠幫助我們准確測出軟件問題,並做出正確判斷
為了測試一款軟件,我們可能根據不同的需求點要使用很多不同的測試環境。有些測試環境我們是可以搭建的,有些環境我們無法搭建或者搭建成本很高。不管如何,我們的目標是測試軟件問題,保證軟件質量。測試環境問題,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
測試執行可以分為一下幾個階段:
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出廠測試,其中每個階段還有回歸測試等。
測試執行包括一個量和讀的問題,也就是測試范圍和測試程度的問題。比如一個版本需要測試那些方面?每個方面要測什么?測到什么程度?
測試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復雜的問題,具體問題根據具體情況解決
測試記錄一般來說包括兩方面,由誰提交和缺陷描述。默認缺陷誰測試誰提交。在對缺陷的描述上,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序號-標題-預置條件-操作步驟-預期結果-實際結果-注釋-嚴重程度-概率-版本-測試者-測試日期-測試報告
缺陷管理 常用的缺陷管理工具有Test Director
軟件評估 經過4到6輪測試后,確認沒有重大問題或者問題很少的情況下,可以給客戶評估或投放市場
一般會設置一個軟件評估小組
測試總結每個版本都有測試總結,每個階段也有,對整個項目進行回顧,吸取精華,拋棄槽柏
測試維護測試完成后上線可能會有嚴重問題,也可能會有很多小問題,需要測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