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開車迷路,來到一個叫“為什么咖啡館”的地方,咖啡館的菜單封面印着三個問題:
- 你為什么來這里?
- 你害怕死亡嗎?
- 你滿足嗎?
這本質是在問“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這里有個詞叫PFE,Purpose For Existing(存在的意義),一旦知道PFE,我們就會經歷人生的重大選擇。
作者從咖啡館走后,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辭掉多年的工作,和妻子踏上環球之旅。
有點像《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角,人到中年突然辭掉好工作,選擇苦行僧般的畫畫生活。
不同的人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出選擇,有人很小就已經做出選擇,有人是成年以后,而有的人窮極一生都在尋找。是選擇追求生存意義,還是選擇僅僅活着,這是一個值得深思問題。沒有人能幫我們選擇,只能自己來。
咖啡館里邊有位叫凱西的服務員,講述了一個對她人生有重大影響的綠海龜的故事:
她在夏威夷度假的時候,發現自己怎么游都游不過一只綠海龜。
后來她知道了綠海龜的技巧:
- 當海浪反向打過來時,海龜浮起來划水,但目的只是為了浮在原地
- 當海水正向涌起時,海龜加速划行,乘着海浪前進。
而大多數人的生活就像凱西一樣,在反向浪中拼命划行,而在正向浪來臨的時候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順勢前行了。
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反向浪是什么?簡單說就是那些只會消耗我們的人或東西,比如:負能量的人、沒有持續性的碎片化信息、垃圾食品等等。
最后,總結下
- 我們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而不是別人希望我們做的,或者大眾喜歡做的。
- 當做出選擇后,學習夏威夷的綠海龜,懂得察覺並避開人生中的反向浪,保留時間和精力在正向浪中加速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