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煙測試介紹
冒煙測試一詞,來源於電路板測試:
電路板拼接或組裝完成后,進行通電測試,如果冒煙,則說明存在缺陷。
而軟件應用中,對其的定義為:
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一種針對軟件版本包的快速基本功能驗證策略,
是對軟件基本功能進行確認驗證的手段,並非深入測試。
通過冒煙測試,可以快速判斷提測軟件包是否具有可測性,也可以通過冒煙測試通過率去衡量開發的質量。
二、冒煙測試須知
冒煙測試的介入時間?
開發編碼完成,自測通過以后為最佳介入時間。
如果開發無自測直接提交,一般冒煙測試通過率會很低【除非你遇到的是大內高手】
什么需求需要做冒煙測試?
理論上,所有的需求均可以做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需要做幾輪?
一輪冒煙測試結束后,二輪冒煙對問題驗證。
所以,二輪是比較普遍的,當然會也有可能更多輪。
冒煙測試要寫用例嗎?
答案是肯定。
任何不寫用例的測試,都是“耍流氓”。
測試用例是測試工作的指導,是軟件測試必須遵守的准則,更是軟件測試質量穩定的根本保障。
冒煙測試用例怎么寫?
和其他用例一樣,重點放在正向流程的驗證
比如,登錄,只驗證能夠正常登錄即可,不需要涉及異常登陸,數據合法性登用例設計。
冒煙測試只能手工測試嗎?
冒煙測試可以引入自動化,常用於版本發布場景,在進行全量測試前,可以先構建一輪冒煙測試。
此時,冒煙測試的重點可能是系統的核心功能或流程,每次發版基本都會涉及改動,所以冒煙測試自動化腳本也要及時更新。
冒煙測試的重點是什么?
1、關注正向流程的驗證
上面已經提及,冒煙測試並非深入測試,所以我們的重點放在正向的流程驗證,保障主流業務場景可測,更深入的測試放在冒煙測試通過以后。
2、注重問題的響應效率
一般冒煙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都是阻塞性問題,會影響測試進度的推進,所以測試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問題的解決時效。
冒煙測試通過的標准是什么?
1、無阻礙性bug
2、主流程可測試
3、冒煙測試用例全部通過
冒煙測試由誰來執行?
1、開發:編碼完成后,開發可根據測試提供的冒煙用例進行自測
2、產品:驗收階段,產品可根據冒煙用例對產品進行驗收。
3、測試:開發提測后,測試根據冒煙用例進行測試驗證。
三、冒煙測試總結
冒煙測試結束后,有哪些維度可以供我們來總結復盤呢?
1、冒煙用例通過率
2、冒煙輪次
3、冒煙測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
4、問題的修復時效
對上述數據的分析,可以倒逼開發質量的提升,當然這是一個相互的過程。
測試也可以針對共性的問題定期進行宣講培訓,以規避此類問題的反復發生
冒煙測試是一種快速發現提測版本質量的測試策略
做好冒煙測試,可以提升生產效率,減少問題修復成本,雖然在整個測試的生命周期中冒煙測試占比較低,但其意義是重大的,也是測試工程師們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關於冒煙測試的其它想法, 也歡迎大家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