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煙測試:
冒煙測試,是微軟首先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和微軟一直提倡的每日build(構建版本)有很密切的聯系。具體說,冒煙測試就是在每日build(構建版本)建立后,對系統的基本功能進行簡單的測試。這種測試強調程序的主要功能進行的驗證,也叫版本驗證測試,提交測試。
冒煙測試這個名稱的來歷,是從電路板測試得來的。因為當電路板做好以后,首先會加電測試,如果板子沒有冒煙在進行其它測試,否則就必須重新來過。類似的如果冒煙測試沒有通過,那么這個build也會返回給開發隊伍進行修正,測試人員測試的版本必須首先通過冒煙測試的考驗。
總的來說,冒煙測試就是先保證系統能跑的起來,不至於讓測試工作做到一半突然出現錯誤導致業務中斷。目的就是先通過最基本的測試,如果最基本的測試都有問題,就直接打回開發部了,減少測試部門時間的浪費。
隨機測試:
讓測試人員充分發揮自己想象的去測試,它沒有用例的制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主要是在測試感覺不充分的情況下應用。其實即使我們沒有增加這個測試階段,我們也一直在做隨即測試,因為一個用例不可能完全准確的涵蓋功能點,也不可能充分指出所有測試方法和可能的情況,所以想到了就測試了,就是這么一種感覺吧。
PS:
猴子測試:
它針對的不是功能點,而是業務流程。功能點好測,它是明確的。而業務流程難測,他是隨機組合的,一切有可能出現的操作,都是一個測試的流程。而我們用例,大部分是正常的業務流程,而異常測試有不可能把所有的流程測到。所以出現了猴子測試的概念,就是說,你把自己看成白痴,隨便亂點,沒有任何主觀想法參與進來,讓一些想不到的操作呈現出錯誤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