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數字化轉型太火了,到處都是相關數字化的網文。很多人又說在數字化轉型時代,ERP早就落伍了雲雲,取而代之的是什么“下一代ERP”,叫什么“EBC”、“物聯網ERP”、“i-ERP”、“雲智慧ERP”、“NERP”、“數字ERP”等等,各種新鮮詞匯層出不窮,到處在充斥着“互聯網黑話”。
抱歉:在數字化轉型規划里,ERP仍舊是信息架構核心中的核心。
只要企業還想老老實實生存,還要盈利,主要業務板塊還是買賣+出入庫+生產+財務結算就需要ERP。只要是銷售、采購、生產、計划、財務等支撐企業運營所需的業務流程和場景的系統就是屬於ERP范疇;
既然都是ERP,從來就沒有什么“下一代ERP”的說法,因為現階段的應用場景和技術,完全達不到“下一代”的標准(如果加個算法改進ERP工作效率或者換部署方式就是下一代的話,那ERP都更新了幾百代了吧?)。
技術永遠只是手段和推進,而不是革新!
就算是上雲,無非也就是將本地部署改為雲端部署而已,說白話了就是不用本地服務器,將系統部署在別人家的服務器上而已,這仍舊是ERP,還是這些功能和流程,只是系統部署方式不一樣;
就算是用了什么XX智能技術,什么機器學習技術,什么自動化雲雲無非就是提升了ERP的執行效率,增加易用性,將大部分人工要做的工作變為系統之間集成接口對接完成,用機器代替手工而已,這一切都是“算法”堆積起來的。這種方式在“智能”兩字運用到信息化以及ERP之前也早就有人在這么干了,但不管如何,這個仍舊是ERP,還是這些功能和流程;
就算是Saas版ERP,更多的就是廠商盡可能要求所有客戶都采用自己家的標准功能,用自己的數據中心,采用現有的系統配置實現,盡量不做定制開發以便更快部署更快上線,但不管如何,這個仍舊也是ERP,還是這些功能和流程,只是部署方式和系統架構的另一種形態;說白了就跟你在淘寶開店一樣,淘寶官方提供了什么設置功能你就用什么就好了。
不要被什么“EBC”、“智慧ERP”、“NERP”、“i-ERP”、“流程自動化”、“中台ERP”、“數字ERP”、“制造雲”、“采購雲”、“銷售雲”、“財務雲”等詞語給迷惑了(現在炒新詞匯新概念,講互聯網黑話的人太多了),這些要么是技術驅動,要么是數據驅動,要么是算法驅動,要么是業務驅動,都是為了改進ERP技術進行演變,更加適應這個時代而已,歸結到底,它仍舊是ERP的范疇,永遠脫離不了那幾個功能和作用。
中國國情和企業業務的特性決定了業務的復雜性,需求的多樣化,管理越來越精細,數據越來越龐大無章,都迫使ERP系統需要支持更多的業務模式和場景,更加靈活,更加易於定制和開發,更加容易集成和對接。少了這幾點,都是不合格的,管你怎么部署,什么是智能還是智慧,什么機器學習不學習的,都不好使!
做過ERP的都知道,它主要幾個核心要點:
一、穩定壓倒一切
誰要你不時來更新系統功能,誰要你不時來打補丁,誰要你不時來重啟服務?
Saas廠商開發個功能就更新到系統里面,你確定它就是企業需要的?你確定它就是沒問題的?不會破壞系統和數據的完整性准確性?
牛逼如微軟,更新個Windows偶爾還來個藍屏呢!
你知道ERP系統出現故障停機意味着什么嗎?
安安穩穩的高效率運行它不香么?
二、數據安全性、數據私有性
誰都不可以隨意訪問獲取企業ERP系統的數據,天王老子都不行,別說是你Saas軟件廠商了。你知道這是什么數據嗎你就隨意獲取?這也是我特別反感SaasERP的原因之一。
三、靈活可定制
想要的功能絕大多數可以通過后台配置就能實現。
快速實現,快速更新。
四、可自由開發
提供絕大多數代碼,可編輯,可開發。
開源可自由開發,做過ERP的人都知道這多么重要!
五、系統可對接性高
現在企業外圍系統多,什么OA、MES、PDM、SRM、CRM、C端應用、電商、售后客服等,想怎么對接都可以,ERP系統都得支持!
六、專業性
什么東西都敢往ERP里面放,什么流程審批,什么文檔管理,什么組織架構甚至在線聊天等等,你這是在開玩笑么?
以一個比喻做結尾:
汽車行業發展到今天已經能夠實現自動泊車自動駕駛了,不管技術再牛逼,難道搭載這項功能的汽車就不是汽車了,叫“智慧四輪機”?
拒絕黑話,拒絕垃圾詞匯,拒絕人為制造的信息焦慮,請不要再制造垃圾詞匯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