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測試,即Proof of Concept,是業界流行的針對客戶具體應用的驗證性測試,根據用戶對采用系統提出的性能要求和擴展需求的指標,在選用服務器上進行真實數據的運行,對承載用戶數據量和運行時間進行實際測算,並根據用戶未來業務擴展的需求加大數據量以驗證系統和平台的承載能力和性能變化。
特別是在應用系統選型階段,一些大型企業的業務流程比較復雜,並非單一的功能性演示就能覆蓋現實的業務需求,這時候需要事先划定一個小范圍的實驗對象(但是業務邏輯的復雜性要有典型性,有代表性),通過小范圍的項目導入與實施,從真實業務的實踐到戰略意圖的實現,來驗證系統方案是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從而作出更客觀更准確的判斷。
為什么要進行POC測試
POC是企業對產品選擇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最核心的是考察產品是否符合企業的實際需求,另外也側面考察產品的真實功能或性能是否與廠商宣傳一致。POC為企業購買產品吃了一顆“定心丸”,減少甲乙雙方在售后環節的摩擦。但由於一些條件的限制,POC很難做得全面,所以如何設計POC內容是非常考驗技術團隊能力和經驗的。
如何進行POC測試
Step1:確定選型軟件的實際需求 越明細越好
Demonstrate the need for the product
在要開始進行POC測試前,甲方項目IT負責人應該盡可能地收集到業務方對軟件產品和業務的實際需求。甲方IT負責人應該很清楚地了解到業務部門對軟件的期望及要達到的業務目標,並盡可能將其需求轉化為乙方可實際操作的POC測試需求。POC的測試應該標注需求明細及要達到的實際目標值,可操作的方式,接受的結果或解決方案。在一般的項目操作過程中,POC中的需求基本上是通過甲方IT的負責人與業務評估及可行性並達成一致后,由甲方整理並轉換成IT中的功能需求項。
Step2:篩選合適的軟件服務商及解決方案 發出POC測試邀請
Screening of suitable software service providers and solutions PoC test invitations occur
在與業務需求方確定較為清晰的需求后,甲方IT負責人需要對需求進行評估,確定是自行研發軟件滿足業務需求還是在市場中選擇合適的成熟的軟件服務商進行需求實現。大部分業務需求都可以在軟件市場上尋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案及軟件服務商,但實際過程操作過程中,軟件服務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往往會比業務需求方所提出的需求更為周全或更強大。這就需求IT負責人對相關的解決方案需要花一定的時間進行了解或熟悉。了解和熟悉的方式有很多種,通過互聯網尋找相應軟件服務商的解決方案,通過邀請相關的軟件服務商來公司進行方案宣講,盡可能地創造機會讓軟件服務商與業務需求方進行面對面地溝通,讓雙方對需求的理解盡可能地達成一致,這有助於后續POC測試效果達到更佳。大多數情況下,軟件服務商及解決方案都有很多選擇,甲方IT負責人應該對已有所了解的軟件服務商進行進一步地篩選,並向圈定的軟件服務商發出正式POC測試邀請。在有些特定的項目過程當中,POC測試是必需的階段或流程。當然,這還需要考慮到業務需求是否達到進行POC測試的條件,如果需求范圍和業務范圍較窄,進行POC測試反而是一件費時費力不討好的選項。在進行POC測試之前也需要對相關的軟件服務商進行征詢,是否願意進一步參與下一段的項目計划,在得到確認回復后才對其發出邀請。
Step3:安排測試計划 准備測試環境 確定測試用例
Arrange for testing, prepare test environment, determine test cases
在確定參與測試的軟件服務商之后,甲方IT負責人需要提供較為詳細的測試用例給予參與測試的服務商。由於不同的軟件或解決方案對部署環境有所不同,甲方IT負責人可以統一部署環境,也可以根據軟件服務商所提供的部署環境提前進行資源准備。大多數情況下,POC的測試都是在現場進行,如果較為復雜的部署環境,可以提前部署。軟件服務商在約定的時間及地點,根據IT負責人提供的測試用例進行測試,並記錄POC測試結果。在測試完畢后,出具自己的POC測試報告。由於不同的需求點對解決方案的要求側重點不同,而不同的軟件服務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在功能點上的實現側重也有所不同,IT負責人應該提前對各需求明細點進行不同權重的划分,這樣方能更好的更客觀地考察方案是否能更好的Cover到業務需求。IT負責人的測試用例越明細,服務商進行POC測試就越順利。需要在現場對測試結果進行記錄統計的,需要雙方約定相應的記錄方式及確認結果。
Step4:評估和確認測試結果 發布測試報告
Evaluate and confirm the test results Publish the test report
在約定的時間和地點,軟件服務商按照要求完成了POC測試和提供了POC測試報告后,甲方負責人需要對參與POC測試的軟件服務商出具一個較為正式的驗證結果,並與軟件服務商確認,以達到一個較為客觀公正的雙方認可的一個結局。由於各服務商POC測試結果不盡相同,各需求完程度有所差異,甲方也會更關注於匹配核心需求的解決方案和服務商。這就要求甲方應該對測試用例中的需求點及服務商的需求完成度進行一個權重匹配,並綜合其它需要考量的因素進行一個權重分配,對各廠商的POC測試完成情況進行一個評分和確認結果。這樣既可以較為客觀地了解軟件服務商及相應的解決方案與需求的匹配度,也可以讓參與測試的服務商對自身的POC測試情況有個比較客觀的了解。
Step5:確定入選服務商及方案 進行下一步計划
Determine the selected service provider and plan for the next step
甲方人員根據已得到雙方認可和的POC測試報告,與業務需求方在綜合其它考量因素后。確定參與項目下一步項目計划的服務商。同時甲方IT人員需要對入選的服務商進行相應的資質考察及驗證。當然,這部分的工作也可以在進行POC測試工作前進行。
POC測試的關鍵要素
- 執行POC的甲方人員至關重要,其能力、責任心是關鍵要素。POC測試環境的准備,切實了解自身的需求和場景,提煉哪些POC測試用例、如何開展測試以及對測試結果進行評價,是POC測試中的關鍵動作。因此甲方領導應該認真挑選和指導POC人員,並且要讓產品、服務的最終用戶參與到POC測試中。如果碰到一個對業務及對方案熟悉的甲方人員那乙方的POC測試過程會比較順利。
- POC過程和結果應保留書面記錄,這既是工作成果,也是知識沉淀。
- POC的根本目標是為了最后的選擇提供依據,而選擇的依據一般是“投資收益比”(性價比),當然,也有企業不太看投資、主要看收益。沒關系,只要明確依據就好。POC就必須把決策依據的各個組成部分覆蓋到,比如,關注性價比的就會看投入,而投入實際包括當期投入、未來3-5年投入,也包括軟件、硬件、運營人力、水電等綜合投入。所以需求場景中既測當期需求、也測未來需求,既測功能性能、也測學習成本和使用成本,既測功能指標、也測資源消耗。
- 甲方要清楚自己的核心需求,並在進行POC時確認各家產品的實現情況;其他就是輔助需求了,對於輔助需求可以按喜好情況進行排序,這些是測試的加分項。
POC可以幫助CIO確定所提出的IT需求和業務目標在實際的項目落地實施中是否可以通過軟件實現其需求,同時考察軟件廠商的實施能力及項目重視度。通過POC,項目團隊可以很好地評估當前的需求與軟件產品的合適性以及使其運行所需的成本,資源和能力。通過這些詳細信息,公司可以更好地評估項目的可行性及需要准備的相關資源,決策選擇適合企業實際需求的軟件服務和軟件服務商。
引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248593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