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雲副總裁薛浩:雲原生視頻服務,重塑體驗,助力產業升級


摘要:我們到底處在一個怎樣的視頻時代?國內音視頻頭部社區LiveVideoStack對華為雲副總裁薛浩的采訪給出一個答案: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視頻時代——雲原生視頻時代。各行各業的視頻從生產到消費全流程上雲,生於雲,長於雲,受益於雲。

一、個人:

  • 薛浩老師好~請您介紹一下您自己吧。(包括個人經歷、目前所從事的工作、研究方向、興趣愛好等等)

小編好!讀者朋友們好!我是薛浩,2004年加入華為,在過去的17年職業生涯中,從事過研發、產品銷售、MKT、運營等多個職位,曾擔任過華為電信軟件聚合與運營業務部部長,華為雲運營部部長。得益於多年在海外、國內的實戰積累,在軟件產業,雲計算產業,以及2B業務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方面,有較為豐富的行業經驗。當前擔任華為雲副總裁,負責華為雲視頻雲,雲會議,及IoT雲服務相關業務。

  • 從2004年加入華為,親身經歷並見證了華為17年來的發展,您覺得在這期間遇到的挑戰和收獲有哪些?

04年加入華為的時候,華為還遠沒有今天的品牌影響力和江湖地位,只是在工科院校中,流傳着一些關於任總、關於華為的傳說(例如床墊文化、陽台曬錢、員工敬業…)

加入華為后,感受最大的首先就是:全球視野,敢為世界第一的勇氣和決心。

我還記得入職第一周參加培訓時,培訓老師就說,華為是一家總部在深圳的國際化公司,大家一定要有全球的視野,不要總強調民族企業,要像所有優秀的公司學習,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也正是因為這點,我從05年起,就主動申請在海外拓展業務,前后6年多,足跡踏遍了非洲、中東、歐洲、南美洲、亞太等多個國家,也親眼見證了華為的快速發展。在這個過程中,華為的固網、光網絡、無線產品、IP路由器產品、終端手機產品,每一個都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每個產品在做的時候,都面向全球的客戶,都立志成為世界第一。只有具備這樣的決心,具備這樣的視野,才真正能實現心中的教堂!

其次,以客戶為中心,超強的團隊執行力。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也許每個公司都講得出來,但是圍繞以客戶為中心,打造一支敢戰善戰的團隊,開發出世界第一的產品,這里面需要執行力的落地。構築團隊執行力,既是企業文化的延伸,也是現代化企業組織管理的結果。我從基層員工成長為企業管理者,其中受益良多。

  • 您每天都會思考哪些問題?您想為華為輸出什么價值?

當前我們處在一個變革的時代,各種業務創新眼花繚亂,底層的技術更迭也比過去更加迅速,我每天問自己的幾個問題:

(1)方向趨勢對不對?我們會不會錯過一個大的業務浪潮或者技術方向?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當然,有些答案是明確的: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雲計算及其相關技術,會成為各行各業創新的底座和基礎,而各種業務的創新和技術成熟互相促進,我們會看到更短的試錯周期,更低成本的原型驗證,更迅猛的業務發展速度。

(2)在正確的道路上,我們的產品和技術競爭力布局夠不夠,是不是在合適的“時機”

這次全球科技陣營的分裂,讓我們意識到,在基礎科學、在根技術上,中國的產業鏈還缺失很多,尤其在產業標准、基礎工具的投入還不足,除了有競爭力的產品,如何構築安全、有競爭力的生態圈,這個也是長期而且困難的問題。

(3)在滿足具體客戶需求的場景中,我們有沒有更加有效率的辦法,產品的競爭力和體驗能否持續改進?

華為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客戶對我們的訴求和我們產品當前能力還有不少Gap,怎么能快速提升能力,怎么能把產品做得更好,也是每天的必修課。

  • 您會如何定義視頻時代?

1895年,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進站》,開啟了視頻的世界。時代滾滾向前,視頻無論是在表現形態上,還是在技術演進上,日新月異,快速發展。以前只能在電影院看視頻,到家里可以看電視,到方便的手機可以隨時欣賞;視頻以前只能下載看,到在線看,隨時播放;從平面視頻到立體3D視頻;從只能單向觀看到實時互動……而現在,我們認為視頻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 從對視頻的認知看,以前視頻主要是作為創新或者增值業務的存在,而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基礎服務,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
  • 從技術的角度看,以5G+雲為基礎的視頻技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視頻從線下走到線上,全面上雲,視頻雲原生的時代。
  • 從產業鏈升級的角度:技術的驅動,使得整體視頻產業鏈進入一個新時代(芯片等元器件、內容制播、網絡、應用服務、終端設備),整個產業鏈都進行換代升級
  • 千行百業普及視頻,爆發創新:互聯網視頻創新體驗升級;視頻在行業數字化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廣播電視、交通視頻聯網、教育醫療、工業制造等)

 

  • 您今年的KPI或OKR是什么?今年對於您或華為雲聯接與協同服務產品部有什么特殊的意義?

今年對於我或者我所負責的業務領域來說,主要有幾點

  • 從自身業務發展的角度,2021年關鍵就是要做大華為雲視頻服務規模,成為行業領先的視頻服務提供商。華為雲的使命是成為數字世界的黑土地,而視頻以其超大規模性、基礎性、行業應用的廣泛性成為其關鍵因素,提供好視頻服務至關重要。視頻的技術要求比較高,本質是ICT技術綜合競爭力的體現,需要極致的算力,大規模容量存儲、超低時延的傳輸網絡、以及端邊雲的有效協同等等,都需要深厚的積累。基於華為幾十年在音視頻領域的技術積累,以及華為雲廣泛的基礎設施布局,我們推出基於雲原生的視頻服務,使得視頻業務能夠全流程承載在雲上,充分享受雲的強大算力和高效率,帶給人們更好的數字化視頻體驗
  • 除了自身的業務發展,我們希望能推進整體產業鏈的快速規模發展。我們看到,當前的視頻產業鏈是不成熟的,存在一些關鍵差距。我們在垂直應用方向做得多,基礎技術研究不夠,在視頻建模渲染、3D場景構建、計算機視覺、實時傳輸、空間定位、互動交互等關鍵根技術能力上,整體還不強,這將影響我們面向未來的持續創新;當前國內視頻生成方式是比較落后的,碎片化的制作島方式生產,文件方式送播,人工+硬盤方式搬運PB級視頻內容,效率低下;視頻生產制作工具系統大量來自於歐美國家,License費用昂貴,上不了雲;視頻編解碼標准不一,數據接口多樣,各種各樣的協議,互聯互通困難……這些問題,將無法支撐工業化、規模化的視頻產業發展。我們國家作為一個視頻大國,視頻流量占世界比例超過30%,但我們在產業鏈的話語權,在標准專利布局,以及在基礎技術能力上,都是不匹配的;我們希望貢獻我們的力量,同合作伙伴一起,同視頻從業者一起,加快能力構建,縮短差距,促進產業鏈健康發展。

二、技術:

  • 視頻領域(直播、視頻會議、在線教育、短視頻……)不管是在當下還是未來都將會是眾商必爭之地,您最看重的相關產品是什么?為什么?以及華為在視頻領域扮演了一個怎樣的角色?

從整個視頻行業趨勢來看

  • 首先是超高清視頻的產業鏈迅速成熟,4K規模發展,越來越多的走入人們生活中,我們預計會引來新的浪潮,包括5G超高清直播/賽事直播;
  • 其次,互聯網視頻發展非常快,尤其是短視頻和直播,用戶滲透率已經到達一個相對高峰,從做量轉向做深;特別是直播,創新活躍,例如超低時延直播、更多樣化互動,AI創新等,從娛樂直播、電商直播向更多領域滲透,例如體育直播、旅游直播、企業直播等;
  • 用戶對視頻“實時互動”訴求越來越高,規模發展快,實時音視頻領域創新非常活躍。華為雲當前對這一趨勢下的產品非常關注,比如RTC、超低時延直播、視頻會議、在線教育等。在5G時代,實時音視頻將會成為各種視頻應用基礎能力。
  • 另一方面,我們看到,隨着5G、雲計算以及AI等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視頻也在快速走向行業。行業視頻發展非常快,例如智能安防監控,交通視頻聯網、智慧園區、智慧城市、智慧工廠等,都有視頻的應用,視頻的業務形態更加豐富多樣。
  • 虛擬現實VR/AR正在快速發展,雖然還在起步期,但作為未來視頻的創新形態,虛實交互的沉浸式體驗,市場潛力很大,我們需要提前做好布局。

華為在視頻領域的定位

  • 首先是做好視頻基礎服務。我們期望把華為在視頻領域耕耘了30多年的技術積累、以及在芯片、網絡、AI、雲計算等領域的能力,以視頻雲服務的方式,開放出來,面向千行百業提供,使能業界快速創新;
  • 其次,華為也希望和廣大視頻從業者、合作伙伴一起,打造一個良好的視頻產業生態,加快產業鏈協同,統一接口標准互聯互通,共享能力,促進產業鏈做大規模,面向未來做好能力布局,引領產業發展。

 

  • 除了RTC,您認為那些技術將迎來快速發展,AR/VR、AI?

視頻整個行業都處於高速發展期,從高清到超高清,從單向觀看到實時互動,從平面視頻到三維立體空間視頻,從真實世界的反饋到虛實結合交互,從娛樂到行業視頻。除了RTC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如下幾個方面也需要重點關注:

  • 在視頻生產領域,如何提升數字內容的生產制作效率,以及通過機器生產內容比重的加大,數字制作上雲成為趨勢;建模仿真、渲染、拼接,虛擬拍攝等技術將會得到快速發展。
  • 自由視角、VA/AR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多維視角,精彩瞬間、渲染、空間定位、運動跟蹤、感知交互等技術創新已經逐步走入現實。
  • 在行業視頻方向,機器視覺技術正在快速發展,從視頻的采集接收、實時感知再到數字孿生、認知理解、3D呈現。如何更好服務各種行業場景,創新層出不窮。
  • 視頻AI能力至關重要,從智能識別、智能編碼、到智能調度、視頻內容理解、機器學習等,貫穿視頻從生產、處理、傳輸到顯示消費的全生命周期過程。視頻AI將改變視頻的生產和分發方式。
  • 視頻的安全可信,隨着視頻業務的規模增長,多樣化的終端接入,視頻安全成為關鍵能力,多維身份認證、端到端媒體加密、區塊鏈可信等技術正快速應用,為視頻業務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三、行業:

  • 在競爭激烈的RTC市場中,華為作為后來者,為什么想到要做RTC領域的標桿?華為RTC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是什么?

我們非常看好實時音視頻的能力,視頻正在從單向觀看走向實時互動,實時音視頻將得到越來越多的廣泛應用,成為5G時代視頻應用的關鍵基礎能力。從人與人的互動、到人與物的互動,甚至萬物互聯,物與物的互動協作都將得到應用。

同時RTC也是一個技術門檻比較高的服務,超低時延要求,網絡復雜度高,終端接入多樣性,都需要深厚的積累。視頻本身是ICT技術能力的綜合呈現,視頻的背后,其實是一張接入傳輸分發網絡,需要極致的算力,大容量的存儲,以及高速率的媒體流傳輸網絡,以及端邊雲的協同能力,如何做到最優的效率。華為在音視頻領域耕耘多年,在芯片、音視頻編解碼、網絡通信傳輸、計算與存儲、AI技術等方面都具備很強的優勢。

首先,在視頻壓縮和編解碼算法領域,我們在H.264、H.265以及H.266以及AVS等,擁有上千份專利技術,居全球領先位置,技術優勢突出;

其次,我們基於RTC的業務特點,利用雲原生技術,重構了我們的華為雲媒體網絡,依托華為雲廣泛的基礎設施布局,多達2500+邊緣節點,我們進行分布式、容器化、可擴展的媒體能力部署,使得RTC能達到業界最低的時延,全國任意節點端到端時延<200ms,部分熱點區域可在80ms以下;

第三,我們在視頻的通信傳輸方面也優勢比較大,我們利用底層協議的優化,網絡層和傳輸層的解耦,以及端邊網雲協同技術的配合,可以達到抗弱網視頻丟包50%,音頻丟包80%也能流暢觀看和互動通話,這在業界都是極其領先的,在時速超過300公里每小時的高鐵上也能進行順暢的視頻通話。

第四,我們在開放性方面,如何讓任意終端簡單接入也做了很多工作,全平台互聯互通,支持Windows\IOS\Linux\Mac等多種平台,瀏覽器、小程序、H5、以及市場主流超過上千種終端,都能簡單接入

通過在基礎技術上的絕對優勢,芯管邊雲能力的有效協同,以及規模資源的高效率,我們在技術先進性,視頻體驗以及成本效率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優勢,我們也相信能成為RTC領域的標桿,引領業界發展,現在也越來越多的視頻客戶選擇華為雲視頻提供服務也正在證明這一點。

我們希望,和行業伙伴一起,提升RTC這個業務的天花板,讓更多的應用,更多的創新可以基於這個技術快速發展,商業成功。

4月8日,來華為雲TechWave全球技術峰會,與華為雲更多大咖相會!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華為雲副總裁薛浩:雲原生視頻服務,重塑體驗,助力產業升級》,原文作者:音視頻大管家。

點擊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