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區變成RAW格式怎么辦?
移動硬盤、U盤、硬盤、TF卡、SD卡都是很常用的數據存儲設備,用戶在平時使用相關設備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分區變成RAW格式、無法訪問、提示格式化、誤刪除等。遇到這種情況,數據將無法讀取,從而面臨重要數據資料丟失的風險。其實,分區變成RAW格式的時候,不用緊張,因為只要合適的方法,是可以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的。
分區變成RAW格式故障現象
有時候,移動硬盤或是U盤這類設備在正常使用中突然就打不開了,雙擊這個盤會提示未格式化,系統還會提示將其格式化。如果打開系統的磁盤管理程序,會看到這個打不開的盤文件系統類型不是原來的NTFS或FAT32,變成了RAW格式。
除了在磁盤管理中文件系統顯示為RAW格式,在不同情況下,還會有各種錯誤提示,例如:
1、磁盤未格式化。驅動器G: 中的磁盤未被格式化。想現在格式化嗎?
2、使用驅動器F:中的光盤之前需要將其格式化。是否要將其格式化?
3、無法訪問F:\。此卷不包含可識別的文件系統。請確定是所有請求的文件系統驅動程序已加載,且此卷未損壞。
4、位置不可用。無法訪問H:\。文件或目錄結構損壞且無法讀取。
5、位置不可用。無法訪問J:\。參數錯誤。
碰到RAW這種情況,千萬不要驚慌,更不要按提示進行格式化。通常情況下數據是可以完整恢復的。但如果進行了格式化,那后續就很難了。
分區變成RAW格式的原因
移動硬盤或是U盤等設備數據丟失變成RAW格式,起因很多,以下幾個是比較常見的:
1、移除移動硬盤或是U盤的時候直接將盤拔出,沒有點擊"安全刪除硬件並彈出媒體"。
2、在硬盤還在工作狀態,讀寫數據的時候直接關機或是重啟系統。
3、電腦USB口供電不穩定,導致硬盤出現錯誤。
4、磁盤壞道\扇區,文件系統或是分區表的出現了壞道會導致分區無法正常讀取。
5、設備老化。任何設備都是有使用壽命的,存儲設備也不例外。
6、質量問題,使用來路不明的設備、硬件等都會導致數據存儲出問題。
7、病毒或是惡意軟件,將分區上的某些關鍵數據破壞掉。
8、調整分區或合並分區等操作過程出現錯誤。
9、磁盤被摔過或是在硬盤讀寫數據的時候受到震動。
移動硬盤/U盤分區變成RAW格式解決方法
故障現象和產生的原因上面基本說清楚了,那下面就具體的梳理下如何解決RAW分區這個具體問題。
首先正確流程/思路如下:
先恢復數據,后修復分區。
如果分區里沒有重要文件,或是已經備份過了,那就直接格式化分區就行。
通常儲存設備出問題后,在數據都恢復之前,不要對設別進行任何格式化、壞道修復等操作,這會對后續的修復工作產生嚴重的阻礙。
步驟一
將需要恢復數據的盤與電腦連接好。下載並運行軟件 – DiskGenius。
用這個軟件是因為圖形化界面,簡單高效容易上手,節約時間和精力。
步驟二
在軟件中選中要修復的RAW分區,然后點擊軟件中的"瀏覽文件"選項,如圖示。
如果損壞的不嚴重,在軟件中可以直接看到數據。直接跳到“步驟六”將想要的文件復制出來就行。
如果軟件中沒有顯示數據,那么進入到下一步。
步驟三
智能加載NTFS分區:
選中需要恢復數據的分區,然后點擊"工具" -> "智能加載當前分區"選項,如下圖所示。
如果這個功能沒有將數據讀出來,或是分區在損壞前不是NTFS格式,那么進行下一步。
步驟四
選中RAW分區,點擊工具欄上的"恢復文件"按鈕。勾選"完整恢復"選項后點擊"開始"按鈕,開始搜索丟失的文件,如下圖。
注意:
分區變成RAW格式,分區並沒有丟失,只是損壞,因此需要用從損壞的盤進行文件恢復。而"搜索分區"這個功能是用於找回丟失的分區,因此,此處"搜索分區"功能不太合適。
如果還想把分區變成RAW之前刪除的文件找回來,可以同時勾選"恢復已刪除的文件"選項。
"額外掃描已知文件類型"這個選擇應該也勾選上,尤其是當分區損壞比較嚴重,例如目錄結構部分損壞嚴重,那就必須要勾選這個功能,以便盡可能多的找到可恢復的數據。
步驟五
預覽文件
軟件進行掃描的時候實時會將找到的文件列出來,通過預覽文件可以找到想要的文件,並且檢查文件是否損壞。
步驟六
將需要的文件復制到其他盤。想要最終完成恢復過程,那就勾選想要恢復的數據,然后右擊鼠標並選擇"復制到指定文件夾"選項。
步驟七
查看恢復好的數據,看文件是否都已經恢復。確定文件沒有問題后,就可以將RAW分區進行格式化了。可以用系統進行格式化,也可以在DiskGenius中進行格式化。
總結
移動硬盤等變成RAW格式看似是非常復雜的問題,其實很容易解決。當存儲設備變成RAW格式,只要沒有特別嚴重的硬件故障,用戶可以輕松使用軟件將數據成功恢復。
————————————————
版權聲明:本文為CSDN博主「林展秋」的原創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權協議,轉載請附上原文出處鏈接及本聲明。
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31741827/article/details/11252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