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員為什么是吃青春飯,而不是像醫生律師一樣越老越值錢?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非著名程序員”

速讀僅需 2 分鍾

這兩天,我看到這么一個問題,在知乎上非常火:

程序員為什么是吃青春飯,而不是像醫生律師一樣越老越值錢?

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這個話題。


 

在知乎的很多熱門的回答里,大家的觀點大概都是這樣的畫風:

程序員這個行業是因為技術更新迭代太快了,也就是技術周期短,今天學的技術,可能明天就過時不用了,后天重新學習一門新的技術。所以,經驗的積累沒太大用處,35 歲的程序員也學不過 25 歲的年輕人。

而醫生和律師這樣的行業,比如醫學知識和法律知識雖然會有變化,但是周期很長,而且變化都不大,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這些小的變化。所以,經驗的積累是非常重要的,資歷越老,工作時間越久,經驗越豐富,人們越信任這樣的醫生和律師。

程序員使用的技術半衰期短,醫生和律師用的是知識和法律,他們的半衰期長。

其實,我還想從另外一個角度談一下,大家感覺一下,對不對哈:

目前國內的程序員其實編程靠的不是腦力,而是體力。從這方面來講,醫生和律師卻一直都是腦力勞動。而且門檻也不一樣。

這句話看起來是不是很扎心,但是確實是現實。

醫生和律師都需要考取國家認可的證書或者執照才能上崗,程序員的門檻低到沒有任何條件。

所以,這就導致程序員這個行業門檻相對很低,人口紅利,加到了競爭,門檻低就形成了體力勞動的效果。

一個工作一旦成為純體力勞動,那么就意味着你年紀越大,體力也不行,當然就會淘汰了。


 

我不知道國外的程序員是如何工作的? 我通過讀《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這本書發現谷歌並沒有將工程師當做一個體力勞動者,他們注重提升團隊和工程師的腦力和創意。 這本書大部分都在講一個詞,就是: 創意精英 。

而創意精英,就是要求擁有各項能力的人,谷歌招聘 IT 工程師,不僅僅看重他的技術能力,也同樣看重產品能力,溝通能力,等各種各樣的能力,因為谷歌認為這樣的員工才會為公司創造出偉大的產品。

換句話講,在谷歌《重新定義公司(谷歌是如何運營的)》這本書里他們強調特備注重培養技術人員的產品思維,商業思維的能力,鼓勵工程師們去創新。

谷歌不會把員工的時間排的特別滿,員工可以拿出 20% 的工作時間去學習其他能力,培養自己的創意,互相激發一下靈感,開發一些有意思的東西等等。

特別注意:人家這里不是壓榨員工 996 ,谷歌是允許員工從工作時間里拿出 20% 的時間去做這件事。

而我們國內的環境正相反:

就目前我們國內的 IT 環境而言,你看看,每個工種工作都划分的太細了,就像是流水線上的工人。 比如:你是程序員,你負責前端的某一個模塊,前端工程,就像是工廠車間上那個擰螺絲的工人一樣。前端工程師又分為 Web 端工程師和移動端工程師,Web 端工程師還會分為有專門畫界面的,有專門優化瀏覽器加載性能的,移動端工程師分為 Android 端工程師,iOS 工程師,還有混合開發工程師,RN,Flutter 工程師等等。你看這像不像流水線上具體擰螺絲的一個工人?

把工種分的太細之后,其實有時候,並不是一件好事,他弱化了人們的能力,降低了技術門檻。

每天的需求不斷,這些需求和產品的更新迭代就像是流水線上的貨品源源不斷,讓程序員們不停的重復的干那點活,十年如一日,干到 35 歲了,體力不行了,自己還毫無成長。

相比於谷歌是允許員工從工作時間里拿出 20% 的時間去做有意思的事,國內的 IT 環境,996,007 ,讓程序員根本沒有時間去學習其他業務,不會給員工發揮思考和想象力的空間,無法成為創意精英,所以無法延長職業生涯。


 

所以,我們應該想辦法去提高自己的創意能力,想辦法去做一些延長職業生涯的事情。

其實,講這個故事,我就是想告訴大家,平時如果時間允許的話,可以嘗試鍛煉一下自己的多項能力,綜合能力,將來社會上真的非常需要這樣能力的人。而大多數程序員,其實就是僅僅局限在技術里,而這樣的人,往往就會缺乏技術洞見。

我們需要成長,成為創意精英,想辦法學習和去做延長自己職業生涯的事情。這樣我們才不會淪為軟件工廠里螺絲釘,才不會成為一個體力勞動者。

最后

特別推薦一個分享C/C++和算法的優質內容,學習交流,技術探討,面試指導,簡歷修改...還有超多源碼素材等學習資料,零基礎的視頻等着你!

還沒關注的小伙伴,可以長按關注一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