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搞基建(2)——團隊協作規范


      前端會與公司的所有部門有協作,若在某一環出現問題,就會發生不必要的時間開銷,降低開發效率。所以有必要制訂一套完善的協作流程。

      有個核心要素,那就是積極主動性。

一、與業務方的協作

1)BUG上報

      業務方包括運營、客服、財務等部門,在使用軟件時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

      若要上報這些BUG,則需要提供頁面地址、問題描述、截圖和機型,如果可以提供錄像的話,那最好了。

      還可以提供一些其他線索,諸如誰誰誰之前處理過該類問題,線索越多,定位問題的速度越快。

      注意,頁面地址是必填項,有了地址前端這邊才能准確的定位到問題和相關責任人。

2)業務需求

      在提出業務需求后,需要提供一些基礎保障,幫助研發或測試,例如開通海外PayPal支付,需要提供測試用的海外賬號。

      實時更改需求池任務的狀態,不必特地去通知業務方需求已上線。

  當業務人員修改需求,組內具體的開發人員獲悉后,及時與研發負責人同步,以免因信息不同步而發生不必要的溝通問題,嚴重點的話可能會影響整個項目的上線時間。

3)維護

  當有重要活動或業務上線時,需攜帶公司筆記本回去,及時修復線上問題。

  一般情況下,若出現線上問題,先定位問題出現的位置,然后重啟相關服務即可。

二、與設計的協作

1)定稿

      設計至少應在開發開始時敲定終稿,后面修改最多只做微調。

2)交互

      設計想要的交互動畫,可以制作成一段 mp4 視頻給到前端。

      並且前端會提出可能存在的問題(技術實現問題、性能問題等),協商解決方案(如優雅退化)並達成共識。

3)核對

      前端拿到設計稿后,與產品文檔比對,當與產品原型不符時,要主動找產品和設計核對。

      當前端收到新的設計稿與原先提供的有差異時,需主動與產品溝通。

4)驗收

      在完成頁面的開發后,讓設計確認驗收,可在工作群中@相關人員,讓他們確認回復。

三、與產品的協作

1)產品文檔

      產品應在文檔中補全設計搞(上傳設計稿圖像或加個藍湖地址),若有修改,則最好標明修改的位置,好讓前端和測試做驗收。

      產品在設計產品文檔時,得保證相關流程的完整性,例如新增一個支付渠道,那么就得把后台管理界面也寫到文檔中。防止在開發過程中臨時加需求,打亂整體節奏。

      前端必須仔細閱讀產品文檔,力求理解業務需求,杜絕由於需求模糊而發生的反復修改。

  若接到的某個需求不必寫產品文檔,得提前和產品說明,避免他在不知情的時候補充了產品文檔。

  需要至少有兩個人確認最終的產品文檔,羅列功能,以免需求有遺漏。

2)確定開發人員

      在正式開發前,產品需要確認相關功能由哪一端完成,這部分主要涉及的是前端和客戶端,以免在開發時臨時修改技術方案。

3)核對

      當文案發現有差異時,需主動與利益相關方核對,例如測試、產品、設計等。

  當版本開發中會對一個已有的功能做迭代時,需要和客戶端、產品溝通兼容性問題,明確兼容到什么程度,以免出現返工。

4)權限

      新功能提測與上線后,前端主動給相關人員開權限,不要再次提醒。

5)預估時間

      根據項目時間要求及工作量,預估時間,精確到小時,在完成預估后主動提供給產品。

      當需要預估提測時間時,最好將平時救火的時間也考慮進去,時間不要估的太緊。

四、與服務端的協作

1)接口文檔

      在開發伊始,就得先定好接口說明,既可以是規范的文檔,也可以是JSON文件,只要能說明字段即可。

      不要出現誰等誰的情況,這樣既費時又耗感情。

2)技術細節

      在需要互相協作時,需要先明確各個技術點,盡量做到在正式開發前就對好技術細節,避免返工。

  在與其他組溝通細節之前,需要自己了解清楚當前的產品需求,以及當前的系統情況。

  他們推薦的方案可以作為資料參考,但切記不要被他們影響自己的思路,我們要按自己的實際情況給出最適合的方案。

  務必要將技術細節確認好,即使是一個數據庫表的字段也要核對好,不要有歧義。

3)建表

  在建表之前,需要先和服務端溝通清楚,重新建表合適,還是在原表上新增字段合適。

  在初步溝通完成后,最好再看看當前數據庫中是否有相似功能的表,因為服務端的人很有可能剛接手,並不了解當前的數據庫。

五、與測試的協作

1)測試用例

      在需求確認后的兩天,測試整理出測試用例,開發在完成頁面后,主動執行部分測試用例,減少不必要的糾纏時間。

      若某個用例的執行成本較高,則略過,例如需要造很多復雜的數據。

      通常測試用例會包含許多功能點,但至少要將核心流程的功能點跑一下。

2)結對編程

      將代碼的大致邏輯講解給測試聽一下,做次簡單的結對編程,這么做可發現一些開發忽略的潛在問題。

  雖然不需要干涉測試的流程,但是可以在他們測之前說明測試的重點,以免將時間花在無關痛癢的細枝末節上。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