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播 (broadcasting)


廣播 (broadcasting)

飛槳(PaddlePaddle,以下簡稱Paddle)和其他框架一樣,提供的一些API支持廣播(broadcasting)機制,允許在一些運算時使用不同形狀的張量。 通常來講,如果有一個形狀較小和一個形狀較大的張量,希望多次使用較小的張量來對較大的張量執行一些操作,看起來像是較小形狀的張量的形狀,首先被擴展到和較大形狀的張量一致,然后做運算。 值得注意的是,這期間並沒有對較小形狀張量的數據拷貝操作。

飛槳的廣播機制主要遵循如下規則(參考 Numpy 廣播機制 ):

  1. 每個張量至少為一維張量
  2. 從后往前比較張量的形狀,當前維度的大小要么相等,要么其中一個等於一,要么其中一個不存在

例如:

import paddle

 

x = paddle.ones((2, 3, 4))

y = paddle.ones((2, 3, 4))

# 兩個張量 形狀一致,可以廣播

z = x + y

print(z.shape)

# [2, 3, 4]

 

x = paddle.ones((2, 3, 1, 5))

y = paddle.ones((3, 4, 1))

# 從后向前依次比較:

# 第一次:y的維度大小是1

# 第二次:x的維度大小是1

# 第三次:x和y的維度大小相等

# 第四次:y的維度不存在

# 所以 x和y是可以廣播的

z = x + y

print(z.shape)

# [2, 3, 4, 5]

 

# 相反

x = paddle.ones((2, 3, 4))

y = paddle.ones((2, 3, 6))

# 此時x和y是不可廣播的,因為第一次比較 4不等於6

# z = x + y

# InvalidArgumentError: Broadcast dimension mismatch.

現在知道什么情況下兩個張量是可以廣播的,兩個張量進行廣播語義后的結果張量的形狀計算規則如下:

  1. 如果兩個張量的形狀的長度不一致,那么需要在較小形狀長度的矩陣向前添加1,直到兩個張量的形狀長度相等。
  2. 保證兩個張量形狀相等之后,每個維度上的結果維度就是當前維度上較大的那個。

例如:

import paddle

 

x = paddle.ones((2, 1, 4))

y = paddle.ones((3, 1))

z = x + y

print(z.shape)

# z的形狀: [2,3,4]

 

x = paddle.ones((2, 1, 4))

y = paddle.ones((3, 2))

# z = x + y

# ValueError: (InvalidArgument) Broadcast dimension mismatch.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