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瘋UE設計師,不可不知的提升產品用戶體驗的10個測試方法


摘要:用戶體驗的描述比較主觀,產品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功能bug問題也會說體驗不好,程序崩潰也會說體驗不好,性能卡頓會說體驗不好,那是不是都在用戶體驗測試的范圍呢?

測試人員如何有效地進行用戶體驗測試?

1 什么是用戶體驗?UE != UI

UI:User Interface 用戶界面

用戶界面其實是一個比較廣泛的概念,指人和機器互動過程中的界面,以車為例子,方向盤、儀表盤、換檔器等都屬於用戶界面。

現在一般把屏幕上顯示的圖形用戶界面(GUI :Graphic User Interface)都簡單稱為UI。

UE: User Experience 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指用戶在使用產品過程中的個人主觀感受。即用戶在使用一個產品之前、使用過程中、使用后的整體感受,包括行為、情感、喜好、生理和心里反應、成就等各個方面。

通俗的講用戶體驗是整體的使用感受,包括受品牌影響,用戶個人使用經驗的影響,總之就是讓用戶用着爽。有良好體驗的事物易用且使人愉悅,或至少讓人不加思考就能正確使用。

雖然良好的美學設計有助於提高用戶體驗,但用戶體驗本質上講的不是出色外觀和感覺。為產品設計出色的外觀應該是最后一步,此前你要先把需求迭代完成,然后處理更抽象的用戶體驗問題。

所以UE遠不止網站外觀這么簡單,UI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 用戶體驗的重要性

有研究認為“每在用戶體驗的研究上花費1美元,將獲得100美元的收益”。

用戶體驗的重要性現在已是產業界的共識,是一種新的產品競爭力。

舉個最典型的例子,喬布斯和他的蘋果。

從某種意義上講,蘋果公司的成功來自對人們如何使用電腦設備的透徹理解,以及開發“酷比了的產品”的高度承諾。

可以說,喬布斯的每一個產品創新,都在顛覆人們的傳統認知,並在其中把“用戶體驗“做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徹底改變了手機市場的整體格局,在業界留下了一座不朽的豐碑。

用戶非常看重體驗的愉悅感和價值感,一旦不能滿足,可能會迅速選擇其他可代替的產品,對於一個產品或者企業來說,失去客戶是致命的。

3 如何進行有效的軟件產品的用戶體驗測試

用戶體驗的描述比較主觀,產品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都會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比如功能bug問題也會說體驗不好,程序崩潰也會說體驗不好,性能卡頓會說體驗不好,那是不是都在用戶體驗測試的范圍呢?

我認為不是,功能的可用性、可靠性、性能等都有成熟的測試方法,用戶體驗測試應該在產品的功能可用、可靠、滿足性能要求等基礎之上的,更多關注的是用戶感知和用戶反應,強調的是在產品可用性的基礎上給予產品感受的反饋。

同樣客戶體驗的提升應該建立在產品可用性的基礎上,否則一堆的bug體驗怎么也不會好的;在可用性的基礎上,再考慮客戶使用習慣、視圖效果和交互效果等UCD方面的設計,才能達到極致體驗。

那么用戶體驗測試的方法有哪些?

一般業界的用戶體驗測試包括調查問卷、用戶訪談、用戶測試(眾測)、眼動儀、腦動儀等,其中較實用的方法為調查問卷、用戶訪談、用戶測試(眾測),都是通過用戶體驗反饋來評估產品體驗好壞的。

但是這種方法更多是由用戶來完成,並不適合服務測試。

那服務測試如何來測試用戶體驗呢?我們可以從用戶體驗設計來入手。

關於用戶體驗設計,業界有較多的設計方法,比如用戶體驗五要素、蜂巢模型、用戶體驗金字塔、5E、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等。

用戶體驗五要素:

蜂巢模型:

用戶體驗金字塔:

5E:

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

  • 狀態可見原則
  • 環境貼切原則
  • 撤銷重做原則
  • 一致性原則
  • 防錯原則
  • 易取原則
  • 靈活高效原則
  • 易掃原則
  • 容錯原則
  • 人性化幫助原則

在我們的實踐中,最終選擇以尼爾森十大可用性原則為基准,再結合具體的業務,對每個特性、場景進行分析,把每個原則進行實例化,生成具體可執行的測試用例,從測試的角度來驗證產品的可用性。

對於尼爾森十大原則的具體解釋,大家可在網上搜索,材料還是很豐富的,這里不再詳述。

對於我們設計的測試用例,去除產品強相關信息后,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逼瘋UE設計師,不可不知的提升產品用戶體驗的10個測試方法》,原文作者:xyyzxyyz 。

 

點擊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