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工實踐寒假作業(1/2)


軟工實踐寒假作業(1/2)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班級的鏈接>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作業要求的鏈接>
這個作業的目標 <撰寫博客、熟悉markdown語法、閱讀《構建之法》>
其他參考文獻


作業基本信息:在博客園上注冊並申請開設博客、自定義風格並加入班級。詳細閱讀作業要求,熟悉markdown語法,閱讀《構建之法》並思考問題,撰寫本篇博客。

一、回首過去

問題1 當初你為什么選擇軟件工程這個專業?

如今大三回首三年前自己選擇軟件工程這個專業,感觸良多。最開始的初心應該是興趣使然,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接觸計算機,從網頁到日常軟件再到各式各樣令人眼花繚亂的游戲,都讓我對編寫代碼這一神秘的能力心生向往。18年軟件工程也是熱門專業。包括咨詢了家中有經驗的長輩們,多數也是建議可以選擇計算機方向的專業學習。再到最后通過自己的查詢資料,在18年時畢業生薪資統計圖如下,計算機軟件類的專業薪資待遇也遠遠超過其他專業,專業發展方向也十分豐富,前途光明。
綜合了以上三個原因,深思熟慮之后,選擇了這一份自己感興趣並且有發展潛力的專業,興趣始終是我做出決定時最重要的參考對象。
圖片

問題2 當初對軟件工程這個專業的期待和想象是什么?

曾經在中學時就有過很中二的想象,也許程序員會像電影中演的那樣,一個人一台筆記本,就能夠破解一切機密,像軍師一般坐鎮一座城市,筆記本就猶如手中的羽扇,動動手指便可掌握城市的動向,保護一座城市的安全。
后來,在報志願選專業之前,對該專業的想象便是通過自己的雙手飛速敲擊鍵盤,寫出自己心中所想的軟件或者游戲。期待可以學到各種各樣的知識,各方面都涉及也都能做出一些成就。輕松地可以獲得高收入。
現如今,通過這三年的學習,通過多次團隊合作,意識到了程序員不可能是獨行俠,團隊合作的力量遠大於個人,程序十分嚴謹,不能無腦飛速敲擊鍵盤,往往一個bug就可以困擾我許久。要想獲得好的薪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天下沒有不勞而獲。
圖片

問題3 當初希望自己是如何投入這個專業的學習的?曾經做過什么准備,或者立下過什么FLAG嗎?

最初的我希望能提前學習知識,在這學期就做好下學期的學習准備,並且自學一部分,在高三的暑假我也是這么做的,跟着B站教程自學了一些C語言,希望自己可以飽含熱情,像高中生活一樣,繼續不斷努力學習。曾經自己准備英語的學習,也借來了高數的書本。當初希望自己不要荒廢大學生活,努力學習技術。如今,每個學期都有很繁重的學業,提前學習的計划沒有照常進行,但是我在努力完成好每個學期應該完成的學習目標。
曾經立下FLAG要擁有一款自己的APP並且能改變我的生活便利性或者屬於自己的網站(這個博客對我來說應該會是一個很好的經驗)。

二、立足當下

回顧總結(以下是我的個人簡介):

簡歷
昵稱 YellowBean 頭像
興趣愛好 吉他、看電影、旅游、吃甜品
特長 吉他指彈
成果和獲獎經歷 4次校級綜合獎學金 掌握的編程語言 C、C++、java、html/CSS/js、xml、C#
技術框架 Yii2.0 開發軟件 Dev C++、Visual Studio2019、eclipse、idea、VS code、Android Studio
累計代碼量 1.5W+

開發過的項目簡介:

1. 獨立使用Yii框架開發個人博客系統:
    可以實現后台系統的權限分配、博文以及評論管理、數據庫的CRUD、前台界面的搜索查看博文等,符合老師對項目所作的要求
2. 在數據庫實踐中,完成學生學籍管理系統:
    主要負責編寫后端JDBC、以及數據庫的創建與管理。

三、展望未來

問題1 閱讀《構建之法》,並提出3個及以上的問題。

1.看了第五章的5.2節軟件團隊的模式之后,其中提到了10種的團隊模式,選擇十分豐富。但我有這個問題,在這次軟工實踐中如何才能選擇合適的團隊模式呢?我在百度上查了資料,大部分博客中選擇的都是功能團隊模式,遇到問題可以互相解決促進團隊合作;根據之前的實踐經歷小組合作經常是由大家一起商議功能的實現分配給不同的人實現,最后再整合起來,和交響樂團模式有點像。
所以我的困惑是,團隊模式的選擇會對團隊合作的效率產生大的影響嗎,在成員能力不相同時,功能團隊模式會不會反而因為能力不同導致不能所有人都得到充分的鍛煉。

2.看了6.3的敏捷的團隊(P143),其中提到軟件開發流程很多,敏捷對團隊的要求很簡單。我有這個問題,初次組合成的互相不了解的團隊可以使用敏捷嗎?我查了資料,看到了傳統軟件工程與敏捷軟件工程的對比,敏捷有更強的適應性,傳統過於局限;根據之前的實踐,基本都是規划好了要做什么任務最終完成,結合,過程中並沒有不斷地根據實際修改。
所以我的困惑是,團隊實踐中是否需要選擇敏捷來作為開發流程,會不會適得其反。

3.問題3:看了2.3節的個人開發流程之后,其中提到了大學生和軟件工程師開發流程的對比,我有這個問題,是否要多花時間在測試與分析上。在查了資料以后,發現大部分的個人開發流程中需求分析都會占比較大的一塊而詳細設計只在一部分;根據之前寫代碼實踐的經歷,大部分都在一股腦地一直寫代碼與修改BUG,最后能通過就不會多去考慮。
所以我困惑的是,大學生是否要提前向專業的軟件工程師學習,把個人開發流程中更多的時間分配給需求分析與測試上?

問題2 你未來的職業規划是什么?

目前應該是先努力學習,考研成功繼續提高自己,以后希望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后端程序員,如果考研失敗那就要把時間集中在實習上,爭取先得到一個不錯的工作崗位,再在工作中提升自己。

問題3 對於軟件工程實踐課程,你有什么理解和期望?

  • 我希望通過軟件工程課程可以學到后端框架技術、提高代碼水平以及團隊交流的能力。
  • 期待老師和助教可以在我困惑不解之時,一語驚醒夢中人。

四、思維導圖和學習路線

思維導圖

圖片

學習路線

圖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