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的基本原則
1、多問開放式問題
在小組研討的過程中,封閉式問題是要盡量避免的。封閉式提問帶有預設答案,通常可以用“是”或“否”來回答。例如,你對她的表現是否滿意?這樣的提問容易壓制回答的欲望。相比之下,開放式提問的自由度更大。例如,你對她的表現感覺如何?這樣的提問更容易激發表達,產生更多創造性的思路。
2、不問誘導式問題
例如,“為什么不直接開除她?”這就是一個誘導式問題。這個問題里面隱含了一個建議,即“你應該開除她”,這明顯不是一個好問題,很容易讓人感到不滿,讓好的場域迅速瓦解。
3、多問積極正向的問題
行動學習是一種互助關懷式的團隊學習,應該鼓勵參與者多問積極正面的問題,而不要提出消極負面的“審問”,如“你為什么連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大好?”
4、提問清晰簡潔
有些人在提問前會先做一兩分鍾的鋪墊和解釋,生怕自己的觀點被忽視,然后再花5秒問完自己的問題。其實這樣做就太耽擱時間了,畢竟團隊研討的時間很寶貴,提問應該盡量簡單明了,切忌長篇大論地解釋個沒完,讓所有人都聽得不耐煩。
5、如有必要,可以追問
雖然催化師要把控參與的均衡度,不能讓一個人問個沒完,但必要時可以允許連續追問。如你“手下有幾個人?”“他們分別做什么崗位?”“誰最需要得到幫助?”這幾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一口氣問完可以確保思路連貫,催化師不必武斷地打斷。
5F提問法
即使參與者認真遵守了前面的提問基本原則,但提問質量可能依然不高。缺失提問經驗的參與者常常不知道從何問起。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輸入5F提問法,5F提問的5個內容維度:事實(Fact)、感受(Feeling)、分析(Focus)、行動(Future)、學習(Finding),如下圖所示。通過輸入下面的5F提問法,並組織相關的提問練習,可以讓參與者知道應該問哪幾個維度的問題,提升多角度提問能力。
5F提問法解讀:
事實類提問:詢問具體事實,到底發生了什么。
例:這件事情發生多長時間了?
這件事的利益相關者都有誰?
到目前為止,你已經做過了什么?
感受類提問:詢問難題提出者和利益相關者的感受
例:當時大家的情緒反應是什么?
對方的感受是什么?
哪些方面讓你感到沮喪或不舒服?
分析類提問:探詢問題背后的原因和假設
例:是什么讓這個問題變得如此重要?
你觀點背后的假設是什么?
解決問題最大的挑戰是什么?
你從客戶反饋中發現了什么?
行動類提問:引導難題提出者關注未來,思考選項和行動方案。
例:有什么樣的可選方案?
你需要什么樣的支持或幫助?
如果資金不是障礙,你還有哪些不同的創新方案?
學習類提問:促進研討的學習反思,總結有意義的經驗。
例:從問題的研討中我們學到了什么?
剛才我們團隊做得好的方面是什么,可以做得更好的方面是什么?
你認為小組成員的提問(聆聽)質量如何?
5F提問法結合了庫伯經驗學習圈,並綜合了問題分析解決的邏輯:先通過事實類提問深挖具體事實,明確難題背景;再通過感受類提問了解自己和利益相關者的感受,通過這兩類提問能對問題有更加整體的了解。接下來通過分析類提問,找出造成難題的障礙因素、根源、局限性假設和是我的盲點。下一步通過行動類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和行動計划。最后使用學習類提問反思收獲。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