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華為OD的275天


0 - 時間線

  • 18年7月,畢業於某不知名985計科專業;
  • 畢業前,在某馬的 JavaEE(后台開發)培訓了6個月;
  • 第一份工作(18-07 ~ 19-12)接觸了大數據,感覺大數據更有前景;
  • 19年12月,入職中國平安產險(去到才發現是做后台開發😢)
  • 20年3月,從平安辭職,跳去華為 OD 做大數據基礎平台。。。

1 - 為什么會去華為 OD

在平安產險(正式員工)只待了3個月,就跳去華為 OD,朋友們都是很不理解的 —— 好好的正編不做,去什么外包啊😂

但那個時候,我鐵了心要去做大數據,不想和沒完沒了的 CRUD 打交道。剛好面試通過的崗位是華為 Cloud BU 的大數據部門,做的是國內政企中使用率絕對領先的大數據平台……
平台和工作內容都不錯,這么好的機會,說啥也要去啊💪

其實有想過在平安內部轉崗到大數據的,但是不滿足“入職一年以上”這個要求;
「等待就是浪費生命」,在轉正流程還沒批下來的時候,趕緊溜了😂

2 - 華為 OD 的工作內容

帶着無限的期待,火急火燎地去華為報到了。

和招聘的 HR 說的一樣,和華為自有員工一起辦公,工作內容和他們完全一樣:

主管根據你的能力水平分配工作,逐漸增加難度,能者多勞;
試用期6個月,有導師帶你,一般都是高你2個 Level 的華為自有員工,基本都是部門大牛。

所以,不存在外包做的都是基礎的、流程性的、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 —— 顧慮這個的完全不用擔心,你只需要打聽清楚要去的部門/小組具體做什么,能接受就再考慮其他的。

感觸很深的一點是:華為是有着近20萬員工的巨頭,內部有很多流程和制度。好處是:能接觸到大公司的產品從開發、測試,到發布、運維等一系列的流程,比如提交代碼的時候,會由經驗資深、經過內部認證的大牛給你 Review,在拉會檢視的時候,可以學習他們考慮問題的角度,還有對整個產品全局的把控。

但同時,個人覺得這也有不好的地方:流程繁瑣會導致工作效率變低,比如改動幾行代碼,就需要跑完整個 CI(有些耗時比較久),還要提供自驗和 VT 的報告。

3 - OD 與華為自有員工的對比

什么是 OD?Outstanding Dispatcher,人員派遣,官方強調說,OD 和常說的“外包”是不一樣的。

說說我了解的 OD:

  • 參考華為的薪酬框架,OD 人員的薪酬體系有一定的市場競爭力 —— 的確是這樣,貌似會稍微倒掛同級別的自有員工;
  • 可以參與華為主力產品的研發 —— 是的,這也是和某軟等“供應商”的兄弟們不一樣的地方;
  • 外網權限也可以申請打開(對,就是梯子),部門內部的大多數文檔都是可以看的;
  • 工號是單獨的300號段,其他供應商員工的工號是8開頭,或着 WX 開頭;
  • 工卡帶是紅色的,和自有員工一樣,但是工卡內容不同,OD 的明確標注:辦公區通行證,並有德科公司的備注:

還聽到一些內部的說法:

  • 沒股票,沒TUP,年終獎少,只有工資可能比我司高一點點而已;
  • 不能借針對HW的消費貸,也不能買公司提供的優惠保險……

4 - 那,到底要不要去華為 OD?

我想,搜到我這篇文字的你,心里其實是有偏向的,只是缺最后一片雪花❄️,讓自己下決心。

作為過來人之一,我再提供一些參考吧 😃

1)除了華為 OD,還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綜合考慮加班(996、有些是9106甚至更多)、薪資、工作內容,以及這份工作經歷對你整個職業的加成等等因素;

2)有看到一些內部的說法,比如:“奇怪OD這么棒,為啥大家不自願轉去OD啊?”;再比如:“OD等同華為?這話都說的出口,既然都等同,為啥還要OD?就是降成本嘛……”

3)內心夠強大嗎?雖然沒有人會說你是 OD,但總有一些事情會提醒你:你不是華為員工。比如:

a) 內部發文啥的,還有心聲平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無權限看的:

b) 你的考勤是在租賃人員管理系統里考核,績效管理也是;
c) 自有員工的工卡具有消費功能(包括刷夜宵),OD 的工卡不能消費,需要辦個消費卡,而且夜宵只能通過手機軟件領取(自有員工是用工卡領的);
d) 你的加班一定要提加班申請電子流換 Double 薪資,不然只能換調休,離職時沒時間調休也換不來 Double —— 而華為員工即使自己主動離職,也是有 N+1,以及加班時間換成 Double 薪資的;

說了這么多,決定還是要你自己下💪

但是要強調下:在我20年12月底離職的時候,OD 同學的工號已經排到1w+了。
也就是說,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有1萬多同學接受了 OD 並成功入職了,在技術實力、工作能力上,基本都是挺不錯的,希望社會上沒切實了解過 OD 的同學,不要戴着有色眼鏡看我們。

5 - 網傳的 OD 轉華為正編,真的假的?

這個放到單獨的一節,是因為它很重要,有很多糾結的同學在關注這個問題。

答案是:真的。

據各類非官方渠道(比如知乎上的一些分享),轉華為自有是有條件的(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6592219/answer/1562692667):

1)入職時間:一年以上
2)績效要求:連續兩次績效 A
3)認證要求:通過可信專業級認證
4)其他條件:根據業務部門的人員需求及指標要求確定

說說這些條件吧 😃

條件2 連續兩次績效 A

上面鏈接里的說法:

績效 A 大約占整個部門的前10%,連續兩次A的意思就是一年里兩次考評都排在部門前10%,能做到這樣的在華為屬於火車頭,這種難得的績效會舍得分給一個租賃人員嗎?

OD 同學能拿到 A 嗎?不知道,我入職晚,都沒有經歷一個完整的績效考評。

(20210605更新下)一年多了,還留着的 OD 同學告知我:OD 是單獨評績效的,能拿到 A 的比例,大概是 1/5,對應的年終獎就是4個月;績效是 B,年終獎就是2個月。

在我看來,在試用期答辯時,能拿 A,接下來半年的績效大概率也是拿 A 的。

但總的來說,這種事既看實力,又看勞動態度(能不能拼命三郎瘋狂加班),還要看運氣(主管對你是不是認可)……

條件3 通過可信專業級認證

可信專業級認證考試是啥?華為在推動技術人員的可信認證,算是一項安全合規的工作。
專業級有哪些考試呢?共有四門:

科目一:上級編程,對比力扣2道中等、1道困難;
科目二:編程知識與應用,考察基礎的編程語言知識等;
科目三:安全編程、質量、隱私,還有開發者測試等;
科目四:重構知識,包括設計模式、代碼重構等。

上面這些,每一門單季度只能考一次(好像有些一年只能考3次),每個都要准備,少則3天,多則1星期,不准備,基本都過不了。
我在4個月左右、還沒轉正的時候,就考過了專業級的科目二、三、四,只剩科目一大半年都沒過(算法確實太菜了😂
但也有同事沒准備,連着好幾次都沒通過。

條件4 部門人員需求指標?

這個聽起來都感覺很玄學。還是那句話,實力和運氣到了,應該可以的!成功轉正員工圖鎮樓:

6 - 最后,真的感謝 OD,也感謝華為

運氣很好,在我換工作還不到3個月的時候,華為還收我。

我遇到了很好的主管,起碼在工作時間,感覺跟兄長一樣指導、幫助我;

分配給我的導師,是我工作以來認識到技術實力最厲害的人,定位問題思路清晰,編碼實力強悍,全局思考問題、制定方案……

小組、部門的同學都很 nice,9個多月里,我基本每天都跟打了雞血一樣,現在想想,也不知道當時為什么會那么積極有干勁😂

從個人能力上來講,我是進不去華為的(心里還是有點數的😂)。正是有了 OD 這個渠道,才有機會切身感受華為的工作氛圍,也學到了很多軟技能:

  • 積極主動,勇於承擔嘗試,好工作要搶過來自己做;
  • 及時同步工作進展,包括已完成、待完成,存在的風險困難等內容,要讓領導知道你的工作情況;
  • 勤於總結提煉輸出,形成個人 DNA,利人利己;
  • 有不懂的可以隨時找人問,臉皮要厚,虛心求教;
  • 不管多忙,所有的會議,不論大小,都要有會議紀要,郵件發給相關人……

再次感謝,大家都加油,向很牛掰很牛掰前進💪




看到這里,還有同學問我為什么年底離職,年終獎不要了?

我的答案在這里:16天5面,我終於拿到了鵝廠Offer

啰嗦完了,看到這里的同學肯定還有很多問號❓

比如收到了 OD 和其他公司的 Offer,糾結要不要去?

OD 工作能帶來成長嗎?從 OD 跳槽,會被簡歷歧視嗎?

…… 那就 關注公眾號之后留言/加我微信(微信大號還有坑位😄)。當然在這里留言也行,不過我回復可能不會太及時😄


版權聲明

作者:瘦風(https://healchow.com)

出處:博客園-瘦風的南牆(https://www.cnblogs.com/shoufeng)

感謝閱讀,公眾號 「瘦風的南牆」 ,手機端閱讀更佳,還有其他福利和心得輸出,歡迎掃碼關注🤝

本文版權歸博主所有,歡迎轉載,但 [必須在頁面明顯位置標明原文鏈接],否則博主保留追究相關人士法律責任的權利。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