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莓派的入網方式
一.AP模式
首先解釋一下AP模式,AP模式是指開發板能夠建立一個熱點被電腦和手機連上,我這里用的是樹莓派4b,他能夠建立一個熱點,然后我的熱點就可以被我的連接連接,就可以通過vnc遠程樹莓派了。
但是這種方式屬於wifi的直連模式,這種模式下不能聯網,樹莓派不能上網。
二.有線模式
入局有線模式即通過網線接域網中,IP地址由路由器自動分配,插上網線。此方式只可以與直連模式同時使用,WIFI局域網模式會自動禁止此模式。
這種模式下配置vnc和AP模式一樣,但是可以聯網。
三.wifi局域網模式(STA模式)
當我們沒有有線時,又想遠程桌面和聯網時,我們可以通過wifi局域網的接入,這時你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同一局域網下,才能實現遠程桌面。
注意(配置wifi局域網)
在電腦上插入之前寫好系統的TF卡,打開TF卡,在根目錄(boot)下新建文本文件,改名wpa_supplicant.conf,然后按照下面的參考格式填入內容並保存
country=CN
ctrl_interface=DIR=/var/run/wpa_supplicant GROUP=netdev
update_config=1
network={
ssid="WiFi-A"
psk="12345678"
key_mgmt=WPA-PSK
priority=1
}
說明以及不同安全性的 WiFi 配置示例:
#ssid:網絡的ssid
#psk:密碼
#priority:連接優先級,數字越大優先級越高(不可以是負數)
#scan_ssid:連接隱藏WiFi時需要指定該值為1
如果你的 WiFi 沒有密碼
network={
ssid="你的無線網絡名稱(ssid)"
key_mgmt=NONE
}
如果你的 WiFi 使用WEP加密
network={
ssid="你的無線網絡名稱(ssid)"
key_mgmt=NONE
wep_key0="你的wifi密碼"
}
如果你的 WiFi 使用WPA/WPA2加密
network={
ssid="你的無線網絡名稱(ssid)"
key_mgmt=WPA-PSK
psk="你的wifi密碼"
}
還要注意的地方
注意這里也要改 /boot/hiwonder_wifi_conf.py
文件名自行定義
#!/usr/bin/python3 #coding:utf8 HW_WIFI_MODE = 2 #wifi的工作模式, 1為AP模式, 2為STA模式 #HW_WIFI_AP_SSID = 'ssid_name' #AP模式下的SSID。字符和數字構成 #HW_WIFI_AP_PASSWORD = 'passwords' #AP模式下的WIFI密碼,字符和數字構成 #HW_WIFI_AP_GATEWAY = '192.168.149.1'#AP模式下的本機IP, 默認為192.168.149.1, 若修改了本項,手機APP上會無法進入wifi配置界面 HW_WIFI_FREQ_BAND = 5 #AP模式下的wifi頻率, 直接賦值為 2.4 或 5 對應2.4G和5G HW_WIFI_CHANNEL = 149 #AP模式下的wifi信道,5G下目前測試可用的有 149, 153, 157, 161 HW_WIFI_STA_SSID = 'TP-Communication' #STA模式下的SSID HW_WIFI_STA_PASSWORD = 'communication'#STA模式下的WIFI密碼 HW_WIFI_TIMEOUT = 30 #STA連接到wifi熱點時的超時時間, 超過時間未成功連接則認為連接失敗,默認為 30秒 #HW_WIFI_LED = True #是否使用LED指示燈, 默認為True, 使用LED指示燈 #HW_WIFI_RESET_NOW = False #清除所有配置文件, 默認為False,當設置為True時,程序會清除所有配置, 恢復初始狀態, 包括手機配置的和手動編輯配置文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