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磁盤+分區+文件系統+掛載的查詢


總結-磁盤+分區+文件系統+掛載的查詢

關於磁盤,需要掌握以下信息:

目錄

  • 零、磁盤相關術語
  • 一、磁盤物理類型
  • 二、磁盤分區表格式——物理
  • 三、磁盤文件系統格式——邏輯
  • 四、文件系統和磁盤的掛載信息
  • 五、磁盤容量查詢
  • 六、磁盤inode節點使用量查詢

正文

零、磁盤相關術語

1、硬盤

(即,物理存儲介質)——物理硬件

2、分區

(即,物理卷,PV)——物理概念

3、文件系統

——邏輯概念

(1)inode區塊

——文件系統概念

(2)data區塊

——文件系統概念

4、邏輯卷管理

(即,LVM)——磁盤虛擬化技術

5、卷組

(即,VG,由多個PV組成,類似一個邏輯硬盤)——邏輯概念

6、邏輯卷

(即,LV,類似一個分區PV)——邏輯概念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gaojun/archive/2012/08/22/2650229.html

一、磁盤物理類型

1、分類

(1)機械硬盤(HDD)

——微小磁鐵

(2)固態硬盤(SSD)

——微觀電子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andy9468/p/11091115.html

2、查詢

bios界面中查看。

安裝查詢軟件。

3、小結:linux查看磁盤和分區

(1)查看磁盤和分區

最實用的linux磁盤查看工具。

lsblk
[root@mylinux ~]# lsblk
NAME               MAJ:MIN RM  SIZE RO TYPE MOUNTPOINT
fd0	                 2:0    1    4K  0 disk
sda                  8:0    0  100G  0 disk
├─sda1               8:1    0  500M  0 part /boot
└─sda2               8:2    0 99.5G  0 part
  ├─centos-root    253:0    0   50G  0 lvm  /
  ├─centos-swap    253:1    0  7.9G  0 lvm  [SWAP]
  └─centos-home    253:2    0 41.6G  0 lvm  /home
sdb                  8:16   0  200G  0 disk
└─sdb1               8:17   0  200G  0 part /data

查看信息。TYPE列,顯示設備屬性:磁盤(disk)、分區PV(part)、邏輯分區LV(lvm)。SIZE列,顯示磁盤或分區容量。

NAME列,顯示硬盤和分區關系。第一塊硬盤 /dev/sda。第二塊硬盤 /dev/sdb,以此類推。

MOUNTPOINT列,顯示掛載的目錄。

(2)查看磁盤和分區——查看文件系統的格式

lsblk -f
[root@mylinux ~]# lsblk -f
NAME                    FSTYPE    LABEL   UUID                                   MOUNTPOINT
fd0
sda
├─sda1                  xfs               ae2426c5-e8eb-4f91-b2e4-0cfb754ab71f   /boot
└─sda2                  LVM2_member       gR2ZVu-Q23l-rDLs-P4Pm-DYwN-gFm2-rS04Sa
  ├─centos-root         xfs               a1ba8d3e-56fe-4c31-a6d8-5e2762b3293d   /
  ├─centos-swap         swap              9ffa17f9-b29c-4431-8335-36f98258af79   [SWAP]
  └─centos-home         xfs               526d3482-4c80-4bf4-8cf6-289e64cb4450   /home
sdb
└─sdb1                  ext4              fd91ef1a-aa48-4f46-a392-5bdeed531e92   /data

查看信息。FSTYPE列,顯示分區的文件系統格式。

NAME列,顯示硬盤和分區關系。

MOUNTPOINT列,顯示掛載的目錄。

4、延伸:什么是loop設備

loop設備是一種偽設備(偽硬盤),是使用文件來模擬塊設備的一種技術,文件模擬成塊設備后, 就像一個磁盤或光盤一樣使用。在使用之前,一個 loop 設備必須要和一個文件進行連接。這種結合方式給用戶提供了一個替代塊特殊文件的接口。因此,如果這個文件包含有一個完整的文件系統,那么這個文件就可以像一個磁盤設備一樣被 mount 起來。之所以叫loop設備(回環),其實是從文件系統這一層來考慮的,因為這種被 mount 起來的鏡像文件它本身也包含有文件系統,通過loop設備把它mount起來,它就像是文件系統之上再繞了一圈的文件系統,所以稱為 loop。

一般在linux中會有8個loop設備,一般是/dev/loop0~loop7,可用通過losetup -a查看所有的loop設備

losetup -a

https://blog.csdn.net/scaleqiao/article/details/46777811

二、磁盤分區表格式——物理

1、分類

(1)MSDOS (簡稱 MBR)

(2)GPT(或稱GUID)

2、查詢

win7和Linux如何分別查看分區表格式(MSDOS-MBR和GPT)?

(1)win7查看分區表格式

diskpart
list disk

判斷信息中的最后一列(GPT列),如果沒有,表示為MSDOS-MBR格式。如果有*號,表示為GPT格式。

(2)Linux查看分區表格式

查看分區

parted  -l

查看信息。如果Partition Table:有msdos字樣,表示為MSDOS-MBR格式。如果有gpt,表示為GPT格式。

三、磁盤文件系統格式——邏輯

1、分類

(1)windows的常用文件系統有2種:FAT和NTFS

(2)Linux的常用文件系統有2中:ext3、xfs

一般來說,一個分區,對應一個文件系統格式。但磁盤虛擬化技術將此規則顛覆了。

傳統的磁盤與文件系統之應用中,一個分區就是只能夠被格式化成為一個文件系統,所以我們可以說一個 filesystem 就是一個 partition。

但是由於新技術的利用,例如我們常聽到的LVM與軟件磁盤陣列(software raid), 這些技術可以將一個分區格式化為多個文件系統(例如LVM),也能夠將多個分區合成一個文件系統(LVM, RAID)!

所以說,目前我們在格式化時已經不再說成針對 partition 來格式化了, 通常我們可以稱呼一個可被掛載的數據為一個文件系統而不是一個分區喔!

2、查詢

(1)windows查看文件系統格式

方式一:

打開我的電腦 ——> 選擇一個磁盤 ——> 右鍵屬性 ——> 常規 ——> 文件系統。如NTFS

方式二:

msconfig ——> 存儲 ——> 磁盤管理 ——> 文件系統。如:NTFS

(2)Linux查看文件系統格式

parted  -l

關注File system列中的信息。如ext4、xfs等

四、文件系統和磁盤的掛載信息

一般來說,一個掛載點就是一個磁盤。

1、查看所有磁盤狀態

parted  -l

參考:https://blog.csdn.net/iamzhangzhuping/article/details/50011793

2、查看單個磁盤狀態

parted  /dev/mapper/centos-root
p
[root@mylinux ~]# parted  /dev/mapper/centos-root
GNU Parted 3.1
使用 /dev/mapper/centos-root
Welcome to GNU Parted! Type 'help' to view a list of commands.
(parted) p     # 列出分區信息
Model: Linux device-mapper (linear) (dm)
Disk /dev/mapper/centos-root: 53.7GB
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B/512B
Partition Table: loop
Disk Flags:

Number  Start  End     Size    File system  標志
 1      0.00B  53.7GB  53.7GB  xfs

Disk后面的值,顯示磁盤或分區的名稱。

Partition Table:后面的值,顯示分區表的格式。如果有msdos表示為MSDOS-MBR格式;如果有gpt,表示為GPT格式;如果有loop,表示不存在物理分區或邏輯分區,數據是掛載到loop偽設備(偽硬盤)上的。

五、磁盤容量查詢

df -h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devtmpfs                 3.9G     0  3.9G    0% /dev
tmpfs                    3.9G  4.0K  3.9G    1% /dev/shm
tmpfs                    3.9G  353M  3.5G   10% /run
tmpfs                    3.9G     0  3.9G    0%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50G   45G  5.3G   90% /
/dev/sdb1                197G   61M  187G    1% /data
/dev/sda1                497M  228M  270M   46% /boot
/dev/mapper/centos-home   42G   39M   42G    1% /home

功能:查詢磁盤容量、磁盤使用百分比、掛載點

詳細查詢用:

df -k

六、磁盤inode節點使用量查詢

df -i
[root@mylinux ~]# df -i
文件系統                   Inode 已用(I)  可用(I) 已用(I)% 掛載點
devtmpfs                  996678     440   996238       1% /dev
tmpfs                    1001047       2  1001045       1% /dev/shm
tmpfs                    1001047     925  1000122       1% /run
tmpfs                    1001047      16  1001031       1% /sys/fs/cgroup
/dev/mapper/centos-root 22712736  656679 22056057       3% /
/dev/sdb1               13107200      12 13107188       1% /data
/dev/sda1                 512000     389   511611       1% /boot
/dev/mapper/centos-home 43589632     705 43588927       1% /home

七、總結Linux對磁盤的查詢

總結最實用的linux磁盤查詢命令

1、lsblk(磁盤和分區)

lsblk

展示磁盤和分區關系

展示磁盤/分區容量大小

展示磁盤/分區,同目錄之間的掛載關系

2、lsblk -f(文件系統格式)

lsblk -f

展示磁盤/分區的文件系統的格式

3、df -h(磁盤/分區的容量使用百分比)

df -h

展示磁盤/分區的容量使用百分比

4、df -i(inode使用比例)

df -i

展示inode使用比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