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率:編碼器每秒編出的數據大小,單位是kbps,比如800kbps代表編碼器每秒產生800kb(或100KB)的數據。
分辨率:單位英寸中所包含的像素點數; VGA:Video Graphics Array(視頻圖像分辨率)
分辨率:影響圖像大小,與圖像大小成正比:分辨率越高,圖像越大;分辨率越低,圖像越小。
清晰度
在碼率一定的情況下,分辨率與清晰度成反比關系:分辨率越高,圖像越不清晰,分辨率越低,圖像越清晰。
在分辨率一定的情況下,碼率與清晰度成正比關系,碼率越高,圖像越清晰;碼率越低,圖像越不清晰。
好的畫質是分辨率、幀率和碼率三者之間的平衡:
碼率不是越大越好
如果不做碼率大小上的限制,那么分辨率越高,畫質越細膩;幀率越高,視頻也越流暢,但相應的碼率也會很大,因為每秒鍾需要用更多的數據來承載較高的清晰度和流暢度。這對雲服務廠商而言這是好事(收入跟流量呈正比),但對您可能意味着更多的費用開支。
幀率不要超過24
如果限定一個碼率,比如800kbps,那么幀率越高,編碼器就必須加大對單幀畫面的壓縮比,也就是通過降低畫質來承載足夠多的幀數。如果視頻源來自攝像頭,24FPS已經是肉眼極限,所以一般20幀的FPS就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用戶體驗了。
有些玩過3D游戲的朋友可能會說,游戲的幀率越高越流暢。這里要注意一定不要混淆場景:游戲追求高幀率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讓3D模型渲染出來的運動效果更加接近真實運動軌跡,所以幀率越高越好。 但對攝像頭而言,它要采集的目標是真實世界的物體,真實世界本來就沒有刷新率的說法,所以這個理論不適用。
分辨率不盲目攀高
如果限定一個碼率,比如800kbps,那么分辨率越高就會讓編碼器越 “為難" ,可以想象,它必須拆東牆補西牆,通過減少色彩信息或者引入馬賽克這種“魚目混珠”的手段來承載足夠多的像素點。所以,同樣的是2G的一個電影文件,1080p畫質的版本可能不如720p畫質的版本看起來更清晰。
摘自:https://blog.csdn.net/lipengshiwo/article/details/53169235#:~:text=%E7%A0%81%E7%8E%87%E5%B0%B1%E6%98%AF%E6%95%B0%E6%8D%AE%E4%BC%A0%E8%BE%93%E5%8D%95%E4%BD%8D%E6%97%B6%E9%97%B4%E5%86%85%E4%BC%A0%E8%BE%93%E7%9A%84,%E5%8D%B3%E5%8D%83%E4%BD%8D%E6%AF%8F%E7%A7%92%E3%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