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的測試管理工具有很多,功能基本上都大同小異,選擇一款適合團隊的測試用管理工具
首先要需求明確,就是說你要用這個測試管理工具干什么? 最終想要達到什么目標?才能進一步完成對測試管理工具的選型。
一、明確需求
測試管理工具大體上分倆類,一類就是面對QA的功能測試,主要是滿足測試人員對用例的維護,測試計划的建立,用例的執行,以及生成測試報告等,另一類就是面對開發人員的接口測試,功能測試,壓力測試,性能測試,以及自動化測試,到最后的集成到流水線中,有的公司這塊由專門的測試人員來做,而這是2種不同的使用場景,對工具的要求也大不相同,在不同的企業內,這2種場景可能都是由一個測試團隊來完成,也可能是測試人員只是負責功能的實現的測試,開發人員來完成接口測試,功能測試,壓力測試,性能測試,以及自動化測試,這完全取決於團隊的工程化水平及人員配置。
聊到測試,有的人說用Excel就足以,通過Excel來維護測試用例,每次產品發布,按照Excel里面的用例,把產品功能過一遍,這樣做也沒問題,但是你想過沒有,隨着項目的迭代,復雜度的增加,Excel的缺點就顯而易見了,工作的效率及其低下,並且不能多人合作,用例的版本維護亂七八糟的,並且無法與缺陷做到實時關聯,可以說用Excel來測試的團隊,是那種及其小的團隊,一個測試人員而已,或者沒有專門的測試人員,由產品來代勞,我們就把它稱為廣義測試的第一階段吧。
而在一些稍具規模的公司,測試團隊大概在20人以內的,基本上都會選擇一個成熟的測試管理工具來管理整個產品的質量,達到多人協作,包括用例評審,討論,版本,測試和需求,缺陷的關聯,測試報告 以及后續的統計分析,能更好的支持反饋和跟蹤,持續提高產品的質量,保證產品的穩定性,我們就稱為廣義測試的第二階段吧,大多數的公司基本上也都處於這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工具非常多,功能也不盡相同,筆者就目前國內做的比較好的幾款產品做了一些簡單的功能分析,供大家參考

二、國內幾款好的產品的對比分析
通過筆者的比對,目前看 PingCode 產品的 Testhub 功能是比較全面,並且用戶體驗非常好的,但是它在測試自動化,以及Open Api 這塊基本上都不支持,這塊是弱於Jira的,這就回到前面的問題了,你要用這個工具來做什么的,達到什么目的?從這點出發,Testhub 完全能滿足我的需求,還有一點讓我心動的地方就是 Testhub 是支持用例自定義,這對於對擴展有情結的人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業務是多變的,多給自己留點空間,同時用例導入這塊支持腦圖的導入也是非常吸引我的。
Jira在測試自動化,以及OpenApi做的比較好,這是其它幾個產品不具備的,但是Jira對本土化的支持不是很友好,行為習慣和國內的用戶有一些差距。
禪道是開源的,用戶可以自己下載搭建,但有一定的使用門檻,筆者不太喜歡它的界面風格,當然對於有代碼控的人除外。
ones現在還是收費的,試用版本有諸多的限制
上圖中的功能比對也是以筆者所在的公司的業務決定的,視角也可能不是很全面,需要這方面的工具的同學還是要自己親自注冊比對,做出自己最好的選擇。
聊到這,除了工具的對比之外,大家會覺的測試應該還有更高級的階段,沒錯,你想的是對的,性能測試,壓力測試,負載測試,自動化測試,以及集成到流水線,我們把這個稱為廣義測試第三階段吧,筆者目前所就職的公司基本上是處於這個階段的,但在性能測試,壓力測試這塊基本上是0,也可能是目前的數據量和用戶量沒達到一定的級別的原因吧,也是需要持續改進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和產品的試用,最終我們選用了PingCode TestHub測試管理工具,帶着好奇心並對PingCode這個平台的其它產品做了一些研究,總之他們的產品非常全面,是一款支持研發全流程的產品,在研發的工具鏈,通過敏捷開發,測試管理,項目集,知識庫,以及其它的多元化產品來服務研發的全流程,從而形成DevOps的閉環,持續迭代,持續發布,持續交付。
三、使用經驗總結
目前筆者就對正在使用的PingCode 的 Testhub 做一些總結性的介紹
-
用戶體驗非常友好,界面風格清爽,非常適合國內企業的用戶風格
-
功能全面,全部支持我們定義的測試第一階段的所有功能
-
作為研發全流程的一環,完美實現了和其它研發產品的對接,互聯互通
-
官方的發布計划,下一步會完全支持測試自動化,對於想支持這塊的用戶也不用擔心了
一個高質量的產品,測試是必不可少的,一個好的測試管理工具對提升研發效能也至關重要,筆者就Pingcode Testhub 產品的一些使用心得做簡單的介紹
-
創建用例庫: 用例庫是用來存儲所有的用例,對用例統一的管理,按照不同的項目,對應不同的用例庫,在研發體系中,有一些公用的用例,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用例放到一個公共的用例庫里面,通過共享用例庫的方式來達到公用,從而減少用例重復維護的工作量

-
創建測試用例: 你可以按照所測試的功能點建立對應的測試用例,書寫用例步驟,設置用例的級別,維護人,用例的類型,備注等,用例的步驟支持復制,同時用例支持連續創建,這個功能點非常的爽

-
導入測試用例 : 支持 Excel 和腦圖導入,腦圖的導入這個功能很贊

-
用例列表的維護:當你創建了很多用例了,就需要一個維護頁面,在這個界面,可以批量設置維護人,刪除用例,把用例移動,復制到其它用例庫,同時還支持各種條件的搜索,功能非常的全面

-
用例和用戶故事關聯:這里支持測試用例和用戶故事的關聯,就是說你這個用例是測試那些用戶故事的場景的,並且能很方便的去查看所關聯的用戶故事的信息,狀態,等

-
新建用例評審:在有一些場景,一個測試人員寫完的測試用例,並不是立馬就按照所寫的用例來測試的,可能會有一個評審的環節,大家通過評審,共同去梳理這些測試用例的規范以及全面性,提高測試的能力

-
評審結果展示:這個界面就是展示評審通過的用例,評審通過的用例是得到大家一致認可的

-
測試計划:用例維護好了之后,我們就可以通過測試計划來完成一次的功能測試了,也就是說,你要測那些功能,就通過一個測試計划來把所測的功能對應的用例規划進來,測試計划的建立,具體取決於每個團隊的流程。

-
執行用例:我們按照測試計划規划好測試用例之后,就是具體的一個個的來測試功能來,填寫在真實的測試過程的實際值是不是符合用例的期望值,是不是功能有缺陷,測試是否通過,等等

-
用例與缺陷關聯: 如果你在測試的過程中發現了缺陷,你可以立馬在執行用例的上面創建一個缺陷,提交到缺陷系統中,同時這個缺陷和這次的測試關聯起來,做到可以追溯,開發人員修正缺陷之后,測試人員也可以進一步的回顧測試。

-
用例的自定義配置: 這個功能非常強,用戶可以定義自己需要的任何場景的測試用例,支持定制化

-
用例的模板: 對於測試人員來說,有些測試用例測試步驟大體上是一樣的,只是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這樣用戶在寫完一個測試用例之后,可以把它保存稱模塊,在書寫其他用例的時直接使用模板,然后改一改就可以了,非常節省時間,提高測試效率

-
輸出完整的測試報告:對於一個測試團隊的leader來說,他可能更關心,一次測試計划的整體報告,測試的覆蓋率,缺陷的統計,以及每個測試人員測試了多少用例。

更多的使用細節,筆者就不一一介紹了,總之非常好用還免費,有興趣的同學注冊PingCode,自己試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