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帶你通過插件機制將CloudIDE擴展出你想要的功能,在CloudIDE中看視頻,玩游戲,聊天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插件來輕松實現,讓生產工具不再枯燥,開發工作多姿多彩。
距離華為雲CloudIDE在3月份HDC推出已經過去大半年時間,運行在網頁上的集成開發環境帶來了全新的開發體驗,作為一名開發者,在CloudIDE上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后是不是就想給自己的工作環境加點不一樣的功能?接下來的教程將帶你通過插件機制將CloudIDE擴展出你想要的功能,在CloudIDE中看視頻,玩游戲,聊天都可以通過我們的插件來輕松實現,讓生產工具不再枯燥,開發工作多姿多彩。
如果你有好的創意也可以將它變成插件共享到插件市場,讓其他開發者一起來體驗,幫助你改進,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CloudIDE插件開發的實戰中來。
一.創建第一個CloudIDE插件

華為雲CloudIDE的插件開發可以完全在CloudIDE上進行,不需要本地安裝任何軟件,所以第一步我們可以先申請一個CloudIDE實例作為我們的開發環境(不想看文字的讀者可以直接參考動圖進行環境創建)。
通過https://ide.huaweicloud.com進入CloudIDE首頁,點擊"立即體驗"進入控制台,作為開發環境的實例需要永久保存我們的插件代碼和開發環境配置,點擊"新建實例"來創建一個永久實例。
因為插件的開發需要使用Node.JS,所以我們的技術棧可以選擇"All in One"或者"Node.JS",點擊下一步,
在工程配置中我們選擇不創建工程,CloudIDE目前支持在IDE實例中創建項目,不需要通過導入樣例工程的方式來導入代碼。點擊確定便完成了一個CloudIDE實例的創建,創建成功后會自動啟動並進入實例。
進入實例之后我們可以開始插件項目的創建,分為如下步驟:
- 1) 點擊File->New Project,彈出新建項目頁面。
- 2) 選擇Plugin項目類型來創建插件項目。
- 3) 填寫插件的相關信息,這邊一一解釋下每個選項的含義和作用
Type: 選擇需要創建的插件類型。
⇨ Generic: 帶有前后端的通用插件項目,前端可以支持html或者模板來編寫,適合需要高度定制化界面的插件編寫;
⇨ Backend: 項目本身不帶有前端頁面,需要使用CloudIDE已有的界面擴展點來實現前端。
Path:選擇插件項目需要存放的路徑。
Name:插件的名稱,插件項目的目錄與之同名。
Publisher:插件發布者,默認自動獲取華為雲賬戶名。
Author:插件作者,默認自動獲取華為雲賬戶名。
License:選擇插件項目源碼的License,選項默認支持MIT和BSD,可以自動生成LICENSE聲明,如果自定義其他的LICENSE需要自行補充聲明。
Version:插件的第一個版本號,建議使用0.0.1這種版本格式。
Description:插件的詳細描述。
Engine: 渲染html需要使用的模板引擎。
Git-Init:是否將新建的項目初始化成一個git倉庫。
- 4) 點擊“Create”新建插件項目。
二.插件打包安裝

插件項目可以通過執行npm run pack進行打包,目前有兩種方式可以執行該命令
方式一:
1. 右鍵點擊Explorer的NPM SCRIPTS中的pack命令。
2. 選擇run,執行打包
3. 運行完成可以看到項目根目錄出現打包出來的以'.cloudide'為結尾的插件安裝包
方式二:
1. 點擊Termianl->New Terminal新建一個termianl
2. 在命令行中輸入'npm run pack',執行打包
3. 運行完成可以看到項目根目錄出現打包出來的以'.cloudide'為結尾的插件安裝包
三.測試插件效果
打包出來的插件安裝包可以在直接在通過右鍵菜單進行安裝,右鍵點擊打包出的'.cloudide'插件包,選擇'Install Plugin',插件安裝完成之后將自動激活。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區《實戰CloudIDE插件開發-快速上手》,原文作者:克勞德愛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