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MI 和 Type-c 接口


作者:UGREEN綠聯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130411/answer/864691300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

一、HDMI接口

HDMI接口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隨着智能電視盒子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都通過HDMI高清線來連接電視盒子與電視,廣泛應用於智能電視、機頂盒、投影儀等。HDMI全稱是高清晰度多媒體接口,英文全稱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通俗一點說,HDMI是一種高清視頻接口,在目前主流筆記本、液晶電視、顯卡以及主板中都經常可以見到。HDMI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接口技術,可以同時傳送音頻和影像信號。是目前最為流行的高清接口。

 

 

HDMI接口有哪些使用場景? 這個挺多呢~ 比如有HDMI接口的筆記本、台式電腦、機頂盒、等輸出設備連接有HDMI接口的顯示器、電視機、投影儀等顯示設備。支持“復制模式”、“擴展模式”。

 

現在的安卓手機大多都采用了Type-C接口,如華為、榮耀、小米、三星、魅族等。對於這個接口,大家不再陌生,但大多數人對它的認識還停留在“支持正反插”、“用來充電”的基礎層面。

 

二:type-c接口

 

很多人喜歡Type-C接口手機,都是源於對支持正反插帶來的便利的喜愛。而Type-C的優勢僅非如此,它還有很多種妙用。

 

 

01實現快充

 

標准的Type-C接口在USB PD功率傳輸協議下,能夠擴展為輸出電壓20V,輸出電流為5A,電流傳輸可高達100W。手機續航時長一直是用戶關心的問題,目前電池技術尚未有重大突破,引入快充技術成為各品牌的解決方案。

 

搭配支持快充的數據線和PD充電器,可以為手機實現18W以上的超級快充。30分鍾充滿50%的充電效率,真正實現“充電五分鍾,通話1小時”,體驗過之后就再也不想放手了。(各手機品牌快充協議不同,搭配充電器和數據線時要仔細呦~)

 

02實現快速投屏

雖然現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在手機上完成,但是受限於手機屏幕尺寸,觀看體驗顯然沒有電視機、投影儀等大屏顯示器來得完美。

 

 

Type-C接口的手機就可以實現投影到大屏上,通過Type-C無線投屏器、智能擴展塢或 Type-C轉HDMI/VGA線連接大屏顯示器,手機中的照片、視頻、文件就都能直接投影到大屏上觀看,讓手機秒變電腦,甚至還能分屏操作,大屏小屏互不干擾。

 

03為手機擴容

以前,如果我們想把手機中照片或文件轉移到U盤上,需要將文件先傳輸到電腦上去中轉,比較費時、麻煩。

Type-C接口的手機可以通過連接Type-C U盤或OTG轉接頭,即可直接將文件傳輸到U盤上,輕輕松松為手機擴容。

 

04連接讀卡器

當拍完一組美美的照片,想第一時間分享朋友圈,發現還需要將照片從儲存卡導出到電腦上,然后再傳輸到手機,實在是愁人。其實Type-C接口能讓這件事變得簡單。

支持帶OTG功能的type-c接口手機直接連接Type-C讀卡器,就可以直接查看相機儲存卡內照片,實現手機與儲存卡互傳數據,大大提高了效率。

 

05使用有線上網

 

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WiFi,但是看視頻、玩游戲對網絡的要求比較高,WiFi不穩定的情況下是很影響娛樂體驗的。

現在就可以通過Type-C轉網卡接口,讓手機直接連上網線,享受更快更流暢的有線網絡,既不用擔心流量不夠用,也不用糾結網絡不穩定了(注:部分機型支持)。

 

06實現音頻傳輸

現在越來越多手機取消3.5mm耳機孔,如果想用有線耳機聽歌,就需要一個Type-C轉換器了。

Type-C接口支持影音信號傳輸,而且理論上還能提升音質。因為3.5mm接口是模擬輸出,取而代之的Type-C是數字輸出,可以帶來更加真實、高保真的音頻輸出。

 

Type-C接口日漸成為行業趨勢,這與它本身強大的傳輸速度、充電速度和豐富的擴展功能有重要關系。在未來,Type-C或將成為一統手機接口江湖的霸主。

 

說到Type-C接口,綠豆不得不提的就是另外一個名字,那就是雷電3。關於這個接口的名頭有很多,比如“可以替代所有接口”、“世界上最快”“擁有十八般武藝”等等,可能對於很多機友來說還比較陌生,這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其實你也許已經見過它,只是你沒認出來,因為它長得跟Type-C接口幾乎一毛一樣,外觀的區別就在於多了一個閃電標記。

 

那這個雷電3到底跟Type-C接口有什么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呢?功能區別又在哪里呢?別急別急,綠豆盡量用更通俗的說法讓大家搞明白,也歡迎比綠豆更專業的數碼玩家指點指點。

 

//雷電3的來歷//

雷電接口的英文名是Thunderbolt,由Intel開發研制。既然是3,那在它之前就肯定還有1和2,不過雷電1和雷電2使用的接口形態是Mini DisplayPort口(Mini DP口),前兩代雷電接口都有應用在蘋果Mac系列電腦中。

在雷電3誕生之前,由於大家對移動設備使用的頻率不斷增高,所以急需一個能夠統一移動設備和PC等設備的接口。因此,USB官網組織USB-IF(包括Intel、微軟、惠普等廠商)就順勢推出了USB Type C接口形態。

后來 Type C接口就是因為可以雙面插、體積小、更快的傳輸/充電速度、支持音視頻傳輸等優勢迅速被廣泛應用,而且還普及到了手機上,因此被大家熟知。

在USB Type C推出之后,Intel就將雷電3的物理接口由以往的mini DP改為USB Type C,性能上也做了更大的提升。傳輸速度提升到了 40 Gbps,可以擴展相當多的設備,能夠連接兩個 4K 顯示器或者 1 個 5K 顯示器,並且相比上代更加省電,能夠提供 100W 的電力輸送(實際可以更高)。

幾乎能替代電腦上的所有接口,所以才會出現只有一個雷電3接口的筆記本電腦(不過你需要擴展一堆接口哈哈哈哈)

 

跟前兩代很少有設備廠家應用的境況不同,除了2016款MacBook Pro外,戴爾XPS、聯想ThinkPad、雷蛇等筆記本電腦也陸續用上了雷電3接口,並且還很多不錯的雷電3拓展塢也隨之跟進。

 

//跟Type-C接口的關系//

了解完雷電3的誕生,大家應該對它跟Type-C接口的關系有一點認識了。

1.先有USB Type-C,才有了雷電3。

 

2.USB Type-C屬於接口規格(物理形態),雷電3則是指接口所支持的虛擬層面的協議規范。

 

3.是USB Type-C不一定是雷電3,是雷電3就一定是USB Type-C接口,雷電3可以說是USB Type-C的最頂級呈現。

 

4.功能方面,雷電3能夠實現USB Type C的絕大多數功能,並且傳輸速率更高,可實現的操作更豐富。

 

之前綠豆講過Type-C接口可以干些什么,比如外接USB設備,連接大屏顯示器、投影儀等。而雷電3外接USB設備就不說了,還能擴展網線口(RJ-45口),在視頻傳輸上不僅可以用於任意視頻接口的直連,而且畫面會更清晰穩定。

 

支持雷電3的線材,轉DP口時,理論上可實現4K@120Hz的高刷新率,轉HDMI2.0時可實現4K@60Hz刷新率。

而普通USB Type C ,轉DP口和轉HDMI都只能實現4K@30Hz刷新率——僅能看片,無法做電腦屏幕擴展使用。而且實際上,目前的很多USB Type C接口的產品中無法連接顯示器。

 

此外,雷電3還有其他強大的專屬功能,比如帶動高速SSD移動硬盤(通常寫入速度在700MB/s以上,讀取速度過1500MB/s);

 

多屏超清畫面擴展,滿足高端的商業、金融用戶和極客玩家,追求多屏擴展、分辨率高、鼠標操控無拖沓感的需求;

 

外接顯卡,采用集成顯卡的輕薄類筆記本玩不了大型3D游戲,但利用雷電3接口外接強勁的顯卡,輕薄本都能輕松吃雞。

 

划重點:以上提到的所有操作,只需要一個雷電3就能同時運行,且依然流暢。這就是超大的帶寬帶來的爆棚擴展能力!

 

說回主題,其實雷電3和USB Type C是相輔相成的。USB Type C的出現,讓雷電3能夠得到更大范圍的應用,而強大的雷電3也進一步鞏固了USB Type C統一PC、移動設備等接口的夙願。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